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香菜也叫鹽?這是什麽鬼?其實它有很多名字,各地不壹樣。

香菜也叫鹽?這是什麽鬼?其實它有很多名字,各地不壹樣。

河南文遊自駕車西行觀光,沿河西走廊而行。參觀完武威的白塔寺和張掖的丹霞地貌後,他電話聯系了我。經過酒泉,他要短暫停留,然後去嘉峪關看長城,瓜州逛鎖陽城,敦煌看壁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妳當然要收到。至少喝幾杯酒,葡萄酒,夜光杯,勸妳馬上喝琵琶。受胡荃公園漢武景區、長青園歷史文化和名貴花木的影響,他醉了。

第二天早上,我帶他去吃西餐牛肉面。他想多點些蔥花和“鹽”來醒酒。聽了酒保半天才知道,他說的是“破鹽”,是西方盛產的最好的調料香菜。

這個小插曲自然引起了我們討論鹽這個話題的興趣。他說,河南人吃鹽末,大多是把這種蔬菜剁碎拌上鹽末,再拌上蠔油、花生之類的做成汁,做成肉蘸醬。所以大家都叫它“鹽”。

在我老家,香菜不叫芫荽,叫香菜。河灘裏有很多野生的,連根挖起,用土洗幹凈,入口直接吃。還有壹個農場菜園。在油菜、茄子、辣椒的間隙,點了壹排香菜,又長又能吃,綠色自然。

我們相視壹笑。由於各地風俗不同,這種常見的蔬菜有很多故事。其實鹽屑還有壹些名字,大家都不熟悉,這跟它的來源和來歷有關。

據《博物誌》記載,“張騫返回西域,得到了大蒜...香菜,種子返回,故名香菜。”因為當時中原稱西域為胡,所以香菜取名胡。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胡蘿蔔、亞麻等等。

趙朝以後,石勒稱帝,胡誌這個名字不好聽,就改成了香枝,書中記載,“胡誌為諱,故晉分稱胡誌為香枝。”隨著進壹步的發展,由於各地的習俗認知,香菜的名稱越來越多。

香菜比較常見,是因為含有較多的揮發油和揮發性香氣物質,使其香味獨特而濃郁。但也因為這種濃烈的香味,有些人不習慣,不想吃。他們覺得這聞起來像肥皂。

不管妳喜不喜歡,香菜真的是個好東西。通過研究,健康專家發現了它的三大好處。

壹是含有多種維生素,能清熱去火,對改善視力、減少眼疾有壹定作用;其次,含有大量的揮發油,有特殊的香氣,可以去除肉類的腥味;第三,味道辛辣,有特殊香味,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開胃健脾。

我的朋友向我告別,開車向西。我回味著這次和他相遇的喜悅,以及關於剁碎的鹽、香菜、芫荽、香菜等等的故事,感受著壹株植物的生命經歷和命運。

明代龔義有詩曰:“歲法催遲遲,鄉愁自在逸。”鵝春餅薄,香菜夜香。“歲月催人老,我帶著疲憊的心回到故鄉,會燒鵝,春餅,喝香菜甜糯米,做壹個隱士。這是多麽美好的期待啊,我也非常期待這樣的生活。

壹根細莖菜,萬千世俗情。不知道香菜還有什麽別的名字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