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戊戌變法中的代表人物,譚嗣同的影響力自然是不言而喻。從年少推行新政時的意氣風發,再到後來變法失敗,譚嗣同從來沒有想過退縮。因此,他到最後變法失敗,也沒有選擇逃亡,反而是願意做流血的變法之人,
譚嗣同稱:?列國變法無不流血,中國變法之流血,請自譚嗣同開始。?
於是慷慨從容,以死循法。
在我們後人看來,譚嗣同頂天立地,敢作敢為,這種大無畏精神完全當得起大丈夫的稱號,所以盡管譚嗣同失敗了,他仍然是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就是這麽壹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有人卻說他是禍國殃民的存在,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緣由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下。
名為維新,實為革命的譚嗣同
譚嗣同是因為這場?維新變法?失敗而身亡,所以人們把參與這場變法的人員成為維新派,所以譚嗣同打上了維新派的標簽,但是其實,我們都對於譚嗣同的認識並不了解,譚嗣同更像是壹位革命派。只是因為形勢所迫,他在當時只能退壹步加入到了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活動中。
但維新派與革命派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比如在目標上:維新派想要的是用和平的改良方式,使得國家平穩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進行改革,建立君主立憲體制,然而革命派卻是想用革命的方式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和國。
譚嗣同其實想要做的是像當初秦國的商鞅壹樣,完全打破秦朝舊貴族統治的局面,進行壹場徹頭徹尾的變法運動。
而他之所以讓人們對於他是革命派印象認識不深的原因,是在於他壹直沒有實權去組織這樣壹場革命,所以只能暫時的倚靠在維新派中進行維新運動。
除此之外,在對待清政府的態度上譚嗣同也與維新派有著很大的區別。維新派想要的是穩定,然而偏向革命派的譚嗣同就比較激進了,甚至在變法不利的局面下,壹度想要發動政變殺死慈禧太後。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譚嗣同的種種想法都是偏向於革命派的理論。
然而身為革命派的譚嗣同之所以被稱為禍國殃民,就是因為他的想法太過於激進以至於讓人詬病。比如在當時,譚嗣同對於清朝傳統的八股文十分看不起,所以拒絕參加科舉,然而他本身卻是通過掏錢買官的方式來獲得官位的,所以譚嗣同的這種行為在當時很讓那些士子們看不起。
又比如在維新運動的時候,譚嗣同並不懂得循序漸進,而是壹刀切的主張直接了斷的廢除科舉制,這壹舉措使得那些整天寒窗苦讀的學子們壹下子沒有了晉升的門路,這就導致了士子們對維新變法從開始的反對最終到了憎惡的局面。
不僅如此,在維新運動中,第壹條措施就是將朝廷上下所有保守派的官員進行罷黜,不得不說這樣的措施確實荒唐。朝堂之上壹下子罷黜掉那麽多的官員,朝野會發生政治動蕩是在所難免的。
官員和士子往往是壹個國家的領軍人物,站在最高層,他們反對,勢必會帶動天下百姓也不會認同其舉措。所以盡管維新運動的主觀意願是好的,然而,太過激進,導致了太多階層的抵觸。
而譚嗣同,也得到了壹個不太好的名聲。
禍國殃民,譚嗣同的賣地想法
或許,譚嗣同之前的維新運動中的壹些舉措並不能真正的判定了他是禍國殃民的人,畢竟初心是好的,但是當譚嗣同被逮捕的時候,搜捕到的壹封書信卻使得人們對於譚嗣同的評價不斷的降低。
信中寫道:?當今的中國已經羸弱不堪,欠款太多,受制於世界諸強國,譚嗣同提出,將中國新疆蒙古等邊緣省份賣與俄國,以期獲取足夠的經濟,還清債務。另外壹部分可以用來維持變法所需。同樣,清廷還可以用余錢向俄國等國家請求庇護十年,十年時間,足以讓清廷的維新變法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
看到這樣的書信內容,不由得讓人對於譚嗣同的評價再次降低。維新運動的發展起來正是因為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的割地賠款在民間激起了極大的抗議熱潮。
然而到了譚嗣同這裏,卻又想著賣地進行賠款。
當初的新疆是左宗棠自籌軍費辛苦收回來的,過程不可謂不艱辛。盡管當初清朝有過戰敗割地賠款的事情,但是這也是因為戰敗無奈的選擇。
就這樣,清朝的這些行為也引起了民間的諸多抗議,然而到了譚嗣同這裏,卻主動提出賣地換錢的想法,在我們現在看來,譚嗣同無疑是賣國賊的存在了。
譚嗣同想要緩解壓力,壹次性還清清政府對於世界各國的欠款,所以想出了這個賣地的想法,甚至還說現在賣,以後還能買回來,不得不說,譚嗣同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幼稚的。
譚嗣同以為還清了欠款,就沒有了世界各國的壓力,可以專心的應對國內的維新運動,不得不說,這有些想當然了,世界列國又怎麽會允許清政府來進行穩定的變法呢?
正是譚嗣同的這種賣地的想法,所以他在如今被我們壹些人稱之為是禍國殃民的存在。
與虎謀皮,請外國勢力參與朝政
除了以上這些,譚嗣同甚至與康有為以及梁啟超商議過,請日本總理伊藤博文來作為清朝的政治顧問來參與朝政,將中國的內政外交都交到日本人的手中,讓他們打理。
而這也是他為之詬病的壹個緣由。
不得不說,譚嗣同的這種主張更是異想天開,請別國的政治官員來自己國家為自己國家做貢獻,想想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試問,這種外來勢力的政府官員是會為中國謀福利還是會為自己國家謀福利。
結果定然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真這樣搞,其實就差不多把整個清朝的權力交到了外國勢力的手中,任人宰割。這樣無腦的行為,我們實在是很難想象這是那個慷慨就義的譚嗣同所想出來的,放在之前那個時代不好說,但放在現在譚嗣同的這個提議肯定是讓人鄙夷唾棄的。
譚嗣同的本意是好的,在國家危難之際,憤而獻身,妄圖改變國弱的局面,被處死之時,甚至還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口號,讓人振奮、熱血沸騰,當得起頂天立地的稱號。然而他也因為自己的壹系列不恰當的舉措,使得不少人對他是由愛生恨,真是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