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金庸筆下的趙敏是誰?

金庸筆下的趙敏是誰?

稱之為女子,是出於對趙敏的尊敬。喜歡趙敏的壹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被金庸塑造的太優秀了,要是我是張無忌,肯定毫不猶豫的從壹而終了,不會再絮絮叨叨的和那三個女子糾纏不清,欠下無數風流癡情債。

且看趙敏的出場:

行了兩個多時辰,眼見前面壹排二十來棵柳樹,眾人心中甚喜,催趕坐騎,奔到柳樹之下休息。到得近處,只見柳樹下已有九個人坐著。八名大漢均作獵戶打扮,腰挎佩刀,背負弓箭,還帶著五六頭獵鷹,墨羽利爪,模樣極是神駿。另壹人卻是個年輕公子,身穿寶藍綢衫,輕搖折扇,掩不住壹副雍容華貴之氣。

張無忌翻身下馬,向那年輕公子瞥了壹眼,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

但眾人隨即不約而同的都瞧向那公子腰間,只見黃金為鉤、寶帶為束,懸著壹柄長劍,劍柄上赫然鏤著“倚天”兩個篆文。看這劍的形狀長短,正是滅絕師太持以大屠明教教眾、周芷若用以刺得張無忌重傷幾死的倚天劍。

這群人是壹隊元兵,約莫五六十人,另有壹百多名婦女,被元兵用繩縛了曳之而行。——所有婦女都是漢人,顯是這群元兵擄掠來的百姓,其中半數都已衣衫被撕得稀爛,有的更裸露了大半身,哭哭啼啼,極是淒慘。——只是這般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淫虐欺辱,卻也是極少見之事。——忽聽得那少年公子說道:“吳六破,妳去叫他們放了這幹婦女,如此胡鬧,成甚麽樣子!”話聲清脆,又嬌又嫩,竟似女子。壹名大漢應道:“是!”解下系在柳樹上的壹匹黃馬,翻身上了馬背,馳將過去,大聲說道:“餵,大白天這般胡鬧,妳們也沒官長管束麽?快快把眾婦女放了!” ——那公子本來和顏悅色,瞧著眾元兵的暴行似乎也不生氣,待聽得這軍官如此無禮,秀眉微微壹蹙,說道:“別留壹個活口。”——那少年公子牽過坐騎,縱馬而去,更不回頭再望壹眼。他號令部屬在瞬息間屠滅五十余名蒙古官兵,便似家常便飯壹般,竟是絲毫不以為意。

趙敏殺元兵正軍法的行為,雷厲風行,壹身貴公子打扮,風姿雍容,貌美儒雅,腰懸倚天劍,倒是真正的相配。可能想象滅絕師太那副風燭殘年鶴發雞皮的樣子拿著此劍?趙敏使此劍後來多有精彩之舉,這劍到了趙敏手中才是真正的物得其主。 在倚天屠龍裏,趙敏給我們最大的感觸是她的足智多謀。而趙敏初次以女性身份出場在綠柳山莊和張無忌過招,結下孽債情緣也是這壹段。趙敏本性中,極是調皮,然而又有種蒙古女子的坦蕩和不拘小節的豪放,不是那種矯揉造作的任性。

從本段開始,我可能會以評點為主,兼而對金大俠筆下的這個奇女子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本段的最後,會對上面壹段提出問題的各位作出我自己的看法的回答,還請支持者多多關註!!!謝謝!!!!

順著青石板大路來到壹所大莊院前,莊子周圍小河圍繞,河邊滿是綠柳,在甘涼壹帶竟能見到這等江南風景,群豪都為之胸襟壹爽。只見莊門大開,吊橋早已放下,那位姓趙的小姐仍是穿著男裝,站在門口迎接。

[好禮節,小姐以禮待之,終位英雄豈能太不給面子?]

趙小姐上前行禮,朗聲道:“明教諸位豪俠今日駕臨綠柳山莊,當真是蓬蓽生輝。張教主請!楊左使請!殷老前輩請!韋蝠王請……”她對明教群豪竟個個相識,不須引見,便隨口道出名號,而且教中地位誰高誰下,也是順著次序說得壹壹無誤。

[自然是預先經過調查了,不過連各位的相貌和排行都記得清清楚楚,這份聰明,怕也不亞於黃蓉她娘。]

趙小姐微笑道:“明教群俠名滿江湖,誰不知聞?近日光明頂壹戰,張教主以絕世神功威懾六大派,更是轟傳武林。各位東赴中原,壹路上不知將有多少武林朋友仰慕接待,豈獨小女子為然?”眾人壹想不錯,心下甚喜,但口中自是連連謙遜,問起那神箭八雄的姓名師承時,壹個身材高大的漢子道:“在下是趙壹傷,這是錢二敗,這是孫三毀,這是李四摧。”再指著另外四人道:“這是周五輸,這是吳六破,這是鄭七滅,這是王八衰。”

[好壹些啞然失笑的名字!這些名字不知是否和趙敏有關,不過看後面那些趙敏淘氣起來的樣子,這些人倒真像她的手下!]

明教群豪聽了,無不啞然,心想這八人的姓氏依著“百家姓”上“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排列,已是十分奇詭,所用的名字更是個個不吉,至於“王八衰”雲雲,直是匪夷所思了。但江湖中人避禍避仇,隨便取個假名,也是尋常得緊,當下不再多問。趙小姐親自領路,將眾人讓進大廳。群豪見大廳上高懸匾額,寫著“綠柳山莊”四個大字。中堂壹幅趙孟*白虹座上飛,青蛇匣中吼,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劍決天外龍,劍沖日中鬥,劍破妖人腹,劍拂佞臣首。潛將辟魑魅,勿但驚妾婦。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詩末題了壹行小字:“夜試倚天寶劍,洵神物也,雜錄‘說劍’詩以贊之。汴梁趙敏。”

 張無忌書法是不行的,但曾隨朱九真練過字,別人書法的好壞倒也識得壹些,見這幅字筆勢縱橫,然頗有嫵媚之致,顯是出自女子手筆,知是這位趙小姐所書。他除醫書之外沒讀過多少書,但詩句含意並不晦澀,壹誦即明,心想:“原來她是汴梁人氏,單名壹個‘敏’字。”便道:“趙姑娘文武全才,佩服佩服。原來姑娘是中州舊京世家。”

[書法文辭竟然還是壹絕,試問金庸書中還有那個嬋娟可比?黃蓉是拾父親的牙慧,而射雕中也沒有說過她的字跡如何。小龍女雖是武術聖手,然而其他方面的壹竅不知倒是有花瓶之嫌。至於其他金庸筆下的女子,可能在琴棋書畫方面各有其研究,然而要說找到第二人能夠與之相比卻也實在困難。這首詩中,不僅有江湖的豪氣,還有壹股儒生盡忠報國的氣勢,這也正和後文小酒館中,趙敏揚聲宣稱的那番作為蒙古女子理應繼承成吉思汗的那股豪氣,盡忠報國壹脈相承。另外,這幾段詩出自元稹的說劍壹詩,此時元朝蒙古人雖已經進中原壹百余年,但是對於漢人的那些較為酸腐的宋儒學說沒有什麽沾染,自然能夠學習壹些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學作品。趙敏的家世就是壹個蒙古人融入漢族的良好例證,我將在本文結束的地方把所找到的壹些趙敏家世的資料貼上來。但是此處汴梁趙敏是肯定有誤的,資料見下壹貼。]

趙敏的待客之禮非常的周全,臨水樓閣,龍井茶葉,紹興女貞陳酒,無壹不是中原文化的標誌。但看她待客的風采更是異於常人了。

那趙小姐談吐甚健,說起中原各派的武林軼事,竟有許多連殷天正父子也不知道的。她於少林、峨嵋、昆侖諸派武功頗少許可,但提到張三豐和武當七俠時卻推崇備至,對明教諸大豪的武功門派也極盡稱譽,出言似乎漫不經意,但壹褒壹贊,無不詞中竅要。群豪又是歡喜,又是佩服,但問到她自己的武功師承時,趙敏卻笑而不答,將話題岔了開去。酒過數巡,趙敏酒到杯幹,極是豪邁,每壹道菜上來,她總是搶先挾壹筷吃了,眼見她臉泛紅霞,微帶酒暈,容光更增麗色。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艷姿媚,這位趙小姐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同時雍容華貴,自有壹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視。

[此處趙敏的魅力簡直是讓我拍案稱絕,精明強幹,秀外慧中,雍容而又英氣逼人,大口喝酒,在眾豪士面前搶先夾菜,爽朗豪邁,這些都是像周芷若那樣講求三從四德的漢人女子學不了的。禮儀還是小意思,關鍵是那些武林事務,二十來歲的女娃兒,怎麽知道那麽多?由此任誰人也要起三分疑心的,我們這些武林豪士是偶爾來此,妳壹小小女子,是何來歷?為何知之甚詳?再壹點,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趙敏對張無忌的社會關系網早就大有圖謀的,對武當和明教口頭上非常推崇就是明證,說不定,對張無忌本人的了解也早就開始了,說不定還曾經在內心惺惺相惜,在心裏做青梅煮酒之嘆:“少年英雄唯我與君耳”。]

[然後調皮的周癲把劍拔出,那劍卻是有毒的。明教諸人身中劇毒,張無忌不得不再回綠柳山莊重會趙敏。兩人在爭解藥時打鬥,種下後來的情愫。]

[中毒壹段頗為有趣。但是細究起來也確實是明教人等自取其辱。誰讓妳非要動人家東西了?妳小人之舉在先,又怎麽能夠怪自己中了毒?雖說那是趙敏的計謀,然而,這種計謀以對方的不正之舉為導火索的,倒也確是壹妙著。倘若張無忌治兵甚謹,或者明教不是這樣的行事不端而是謹言慎行在細節上也苛求道義,或許明教諸人能逃過壹劫,趙敏就必須用它招再度誘捕;可是由於明教的善惡兩面不講求細節,他們果然中招。而趙敏要捉中原各大門派,她的招就是明顯的陰招,直接在飲食裏下毒。比較起來,趙敏真是善於識人啊。]

張無忌道:“既是如此,在下想要請問,姑娘這柄倚天劍從何處得來?”趙敏微微壹笑,解下腰間倚天劍,放在桌上,說道:“小妹自和各位相遇,各位目光灼灼,不離此劍,不知是何緣故,可否見告?”張無忌道:“實不相瞞,此劍原為峨嵋派掌門滅絕師太所有,敝教弟兄喪身在此劍之下者實不在少。在下自己,也曾被此劍穿胸而過,險喪性命,是以人人關註。”趙敏道:“張教主神功無敵,聽說曾以乾坤大挪移法從滅絕師太手中奪得此劍,何以反為此劍所傷?又聽說劍傷張教主者,乃是峨嵋派中壹個青年女弟子,武功也只平平,小妹對此殊為不解。”說話時盈盈妙目凝視張無忌臉上,絕不稍瞬,口角之間,似笑非笑。張無忌臉上壹紅,心道:“她怎知道得這般清楚?”便道:“對方來得過於突兀,在下未及留神,至有失手。”趙敏微笑道:“那位周芷若周姊姊定是太美麗了,是不是?”張無忌更是滿臉通紅,道:“姑娘取笑了。”端起酒杯,想要飲壹口掩飾窘態,哪知左手微顫,竟潑出了幾滴酒來,濺在衣襟之上。趙敏微笑道:“小妹不勝酒力,再飲恐有失儀,現下說話已不知輕重了。我進去換壹件衣服,片刻即回,諸位請各自便,不必客氣。”說著站起身來,學著男子模樣,團團壹揖,走出水閣,穿花拂柳的去了。那柄倚天劍仍平放桌上,並不取去。”

[此處可是趙敏和張無忌的心情的壹次絕佳披露!趙敏倒是對光明頂上張周二人的小動作很是熟悉。而張無忌的那個小動作,經歷多少生死陣勢,竟然穩不住壹只酒杯,倒是對周芷若的事情更重視呢,還是想對眼前這位美麗而聰明的女孩子有所隱瞞而實是尷尬呢?趙敏倒是借故走開了,當然是憑借原來的布置,給他們以接近那倚天劍的機會。看她那“學著男子模樣團團壹揖”,怕是那個人都要笑出聲來的吧。這麽壹個調皮可愛的女子。而趙敏為何對張無忌的事情這麽明了呢?我覺得,那個時候,當她從手下知道張無忌胸口受那壹劍的時候,恐怕也就是為壹個癡情的男子的蠢舉感到好笑而已。她重視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從張無忌的種種言行裏面感受出了壹些他的性格,加上在光明頂的其他事情,她恐怕對張無忌的了解已經不少了,已經到了未見面而知人的地步。至於怎麽看的出來,從下文的兩人鬥智鬥勇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