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尊女卑是出自孔子之口麽
、“男尊女卑”出於《列子》壹書兩千多年來,“獨 尊儒術”的人把“男尊女卑”當成了儒家的主張;近百年來,批孔的人也把“男尊女卑”當成 了儒家的主張,實際上“男尊女卑”出於《列子·天瑞篇》:“男女 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2、孔夫子主張的是“男女同尊卑” 認真閱覽壹下儒家典籍,就會發現孔子非常尊重婦女:壹尊重未 婚少女,二主張“夫婦同尊卑”,三主張“如鼓瑟琴”的夫妻關系, 四主張愛天下人先從愛妻子開始。(1)孔子尊重未婚少女,這有《詩經》為證壹部《詩經》詩篇305首,第壹首詩中的第壹句就是頌揚女性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中有很多首贊美女性的詩篇,《詩經》中的女性,或幽 靜恬靜,或調皮活潑;個個熱愛勞動,個個熱愛生活,個個敢追求愛 情。《詩經》中的女性,沒有讓人討厭的女性,沒有讓人看不起的女 性;壹個個是那麽的可愛,壹個個是那麽的善良。幽靜恬靜、溫柔而 又羞羞答答,少女外在之美與心靈內在之美互為表裏,在《詩經》裏 可以看到真正的東方女性之美。《詩經》的總編輯為孔夫子,如果不尊重女性,會編輯出如此優 美的詩篇嗎?(2)孔子主張“夫婦同尊卑”,這有《禮記》為證孔夫子對婦 女的尊重在婚禮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禮記·昏義》中的婚禮儀 式隆重而規範:婚禮之日,新郎首先要親自登門迎親;第二是新郎要 親自為新娘駕車,轉三圈之後再交給車夫;第三是新娘未進門,新郎 要先施壹禮;第四是新郎新娘喝完交懷酒,夫妻關系從此“同尊卑, ***相親”。“夫婦同尊卑”的關系從結婚第壹天開始。(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孔子主張的夫妻關系準則“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是《詩經》中的詩句。孔子把它推崇夫 妻關系的準則。“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詩》曰:‘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禮記:中庸》)這段話含有這樣的意思,君子做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君子治理 天下必須齊家開始;齊家必須從處理好夫妻關系開始。(4)敬天下人先從敬妻子開始,是孔子對君王的教育魯哀公向 孔子請教治國之道時,認為古代聖人領袖穿戴祭祀天地時的冠冕去迎 娶妻子過於隆重了。孔子馬上鄭重告訴他古代聖王為政的核心是“愛人”——“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愛天下人必須從愛妻子開始。君王敬重妻子這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治理天下的政事。所以,穿戴祭 祀天地時的冠冕去迎娶妻子是應該的。在孔子留下的經典中,凡是涉及到夫妻關系的論述,全都聯系到 國事、天下事。處理好國事、天下事,必須從處理好夫妻關系開始。 天下太平必須從家庭太平開始,家庭太平必須從夫妻和美開始。尊重妻子,是壹條“天子與庶人”都要遵守的道德標準。哲學之源“男女同尊卑”的理論出處源於孔子,但是“男女同尊卑”的哲學之源卻在中華文化的源頭。要弄清“男女同尊卑”的哲學之源必須先從天地、萬物的起源談起。天地萬物以及最初的男女到底從何而來?從同壹研究課題出發, 東西方民族得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西方《聖經》裏的答案是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以及最初的 男女。——東方的《周易》說天地萬物以及最初的男女都是自然形成 的:“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男女之間是壹個什麽關系呢?西方有壹個答案:當夏娃聽信了蛇 的迷惑偷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後,上帝罰夏娃“終身勞苦”而且必須 接受丈夫的管轄。但是後來的《聖經·新約》中對丈夫的要求則是“ 像愛護自己那樣愛護妻子”。從管轄妻子到愛護妻子,這個變化是從 專制到理性的變化。男女之間是壹個什麽關系呢?東方有壹個答案:男女生於天地之 間,天地為人之父母,人應該崇尚天地。天地合和而後有萬物生長, 男女合和而後有子孫繁衍;天地之間是壹個合和關系,男女之間也是 壹個合和關系。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 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周易 ·序卦》)男女、夫妻、父子、君臣,上下之間是壹個禮儀關系,禮 儀關系首先體現在男女之間。“(《周易·彖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