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泡茶的意境的詩句

泡茶的意境的詩句

泡茶的意境的詩句如下:

1、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2、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3、曬藥竹齋暖,搗茶松院深。

4、淹留膳茶粥,***我飯蕨薇。

5、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6、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7、無由持壹碗,寄與愛茶人。

8、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明,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溫、環境、心境、服裝等。泡茶技術,讓茶飲真正實現普及。

泡茶方式:

泡好壹杯茶或壹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壹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壹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到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壹,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

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茶,壹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