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孤獨地在寒風中飄落,水自己不停地流著。它們都是在描寫壹種自己孤獨、寂寞的狀態。“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是寫壹種思念,壹種兩人相隔兩地,卻被對彼此的思念而不得相見所引申出來的苦愁所困擾著。其實,這些詩句不僅僅能用來形容愛情的。如果,妳對著自己的親人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恰巧妳們又因為某種原因而相離很遠。就可以深深的體會到,古詩,其實是深遠的、廣泛地。它不會局限於某種情感,它本身就包羅著高深莫測的情感在裏面。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什麽意思
花自飄零水自流。
有人說,這是寫李清照慨嘆自己“青春易老,時光易逝”。要是這樣,那麽,下面“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兩句,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其實,這壹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雕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體現了李清照的感嘆語氣。這句話看似平淡,實際上含義很深。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唯其如此,所以底下兩句: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就自然地引出來了。如果說,上面沒有任何壹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兩相恩愛;那麽,這兩句就說得再明白也沒有了。她倆是同樣互相思念著,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無限鐘情和充分信任,體現了她開朗的性格,善於為對方著想,與壹般婦女的狹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詩詞中,寫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輝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憶江南》);或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壹類文字。象李清照這樣從兩方面來寫出相思之苦的,極為鮮見。
那麽,李清照的“閑愁”究竟達到了什麽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就是說,這種相思之情是沒法排遣的,縐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壹句話就是時刻在相思著。這裏,作者對“愁”的描寫,極其形象。人在愁苦時總是縐著眉頭,愁眉苦臉的。作者正是抓住這壹點才寫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兩句,使人若見其眉頭剛舒展又緊蹙的樣子,從而領會到她內心的綿綿痛苦的。“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兩者之間有著連接的關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種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化起伏,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這幾句和李煜《烏夜啼》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說:“然易安亦從範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語胎出,李特工耳。”誠然,李作比之範作已勝壹籌。“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總不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麽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變化的情景,怪不得成為千古絕唱。
參考資料: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什麽意思? 40分
壹剪梅
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cháng)註1,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註1“裳”,古漢語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衣:上衣。)(引)泛指衣服。《水經註·江水》:“猿鳴三聲淚沾裳。”註意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褲子,是裙的壹種,但不同於現在的裙子。(摘自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典(第4版)》)
[1]譯文 紅藕香殘,鮮艷的荷花雕謝了,從竹席上感到深深的涼意,輕輕提起下薄紗羅裙,獨自劃著壹葉蘭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隊形飛回來,(有沒有)傳回誰的家書?鴻雁飛回的時候,(轉眼間)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傾瀉在西樓,(我這在這盼望著)。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壹種離別的相思,妳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壹
以靈巧之筆抒寫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壹剪梅》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瑯嬛記》說:“易安結褵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壹剪梅》詞以送之。”最近,電影《李清照》沿襲了伊世珍之說,當趙明誠踏上征船出行時,歌曲就唱出《壹剪梅》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認為把這首詞理解為送別之作,於詞意不盡相符,就是“輕解羅裳”兩句,也難解釋得通。“羅裳”,不會是指男子的“羅衣”,因為不管是從平仄或用字看,沒有必要改弗衣”為“裳”。“羅裳”無疑是指綢羅裙子,而宋代男子是 *** 裙子的。要是把上句解為寫李清照,下句寫趙明誠,那麽,下句哪來主語?兩者文意又是怎樣聯系的呢?看來,應該以《花庵詞選》題作“別愁”為宜。
壹個女孩給我發的?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是什麽意思啊?求解
妳應該對她說,雲想衣裳花想容
《花自飄零水自流》什麽意思啊?
首先在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飄零的落花和東逝的流水很容易引起人青春漸老,芳華易逝的感慨,而且細膩的李清照還著兩個“自”字,似乎帶有壹絲嗔怪:落花和流水就這樣自顧自地,完全不理是不是觸動了我的愁思 壹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壹剪梅:詞牌名。因北宋周邦彥起句有“壹剪梅花萬樣嬌”而得名。又名《玉簟秋》、《臘梅香》。雙調六十字,上下闋各六句,四平韻。 曲牌名。南曲入南呂宮引。字句格律與詞上闋同,亦有與全闋同者。 本篇抒寫的是普通的秋日別情,是作者為懷念其夫趙明誠所作,上闋從秋日獨自泛舟出遊寫到明月高照閨樓,無論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歸家,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心上之人,盼望他從遠方寄來“錦書”。下闋以花落水流比擬丈夫離開自己以後的寂寞寥落之感,說明彼此伉儷情深,兩地相思難以消除。我們可以見到,柳眉剛剛舒展,心中又見翻騰,詞語淺近,感情深摯,體現了漱玉詞的藝術風格。 集評: 離情欲淚。讀此始知高則誠,關漢卿諸人,又是效顰(《楊慎批點本草堂詩余》卷三)。 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飄逸,令人省目(《草堂詩余評林》卷二) 易安佳句,如《壹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白雨齋詞話》卷二)。 詞壹開篇:“紅藕香殘玉簟秋”,荷花已然雕殘,盡是壹片清秋冷落時節,這個“秋”字,正是作者觸 *** 懷的節點,是緣景生情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氣的基礎。作者把“秋”這個抽象化的季節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象特征的“紅藕香殘”來表達。同時,秋涼的“香殘”景象和清颯氛圍最能激起人們的愁情幽緒,這在古典詩詞是極為常見的,這說明了其審美上的對象特征和心理意緒上的對應同構關系。作者巧妙的避免了自然景象可能的對主體心理意緒的掩蔽,使讀者產生審美上的偏向,而是把客體的自然物象作為引 *** 緒的媒介。即不是意大境小,也不是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然的秋思之間的相互契合。 作者淡起微推,首先用淡筆勾勒季節特征,其後輕推出抒情主體的形象。“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兩句足可玩味,“輕”,言其悄悄然;“獨”,曰其僅然壹身。何以如此?詞至此可謂不著壹字,然而其意脈潛隱其中,直到“雲中誰寄錦書來”,其潛隱之意脈方才顯豁,終顯其表層意象。作者眺望秋際雲天,原是企盼丈夫的“錦書來”,於是緊接“雁字回時”壹句。“雁字”既是眼前實景,雁陣歸然,長空嘹唳;也是寄興之景,所謂鴻雁傳書,本就是具有民族本色的傳統意象,含有象征意義。當這這種翹首引懷,待書於景的意識,最終成為顯性意識時,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所內蘊的深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釋。其在壹個幽靜的環境中孑然壹身,靜靜地等待雁傳尺素,獨自咀嚼那離別的傷情,悄然的排遣那銘心的思念。在這“輕”與“獨”中不事張揚,無需為伴的去回味、咀嚼、體驗、領略。上闋煞尾處,忽見“月滿西樓”這壹景象描述。這壹收筆,絕極妙極。不但呼應了首句“紅藕香殘”的景象,且同時組成了壹個空間上的立體環境體;紅藕、蘭舟、雁字、西樓。作者亦身在其中,獨處壹角,可謂身入詞境。這時候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空間感下透現的時態感觀,時空的靈動躍然紙上,此時流轉在我們心間的是作者的情與意的深度交融,於是從最初的繪畫美上升到壹個更高的美學層面,意境美。 本篇詞作,上闋隱然相思之意,下闋則直宣情愫。“花自飄零水自流”,乃借景抒懷,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傷感與無奈。可以說字字緊扣“相思”這壹詞中意脈。“壹種相思,兩處閑愁”,作者述及與丈夫身處兩地,***處......
花自飄零水自流 有什麽含義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壹剪梅》中的壹句,詞為懷念其夫趙明誠所作。此句以花落水流比擬丈夫離開自己以後的寂寞寥落之感,說明彼此伉儷情深,兩地相思難以消除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處相思,兩處閑愁”什麽意思?
是李清照寫的詞,本篇抒寫的是普通的秋日別情,是作者為懷念其夫趙明誠所作,上闋從秋日獨自泛舟出遊寫到明月高照閨樓,無論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歸家,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心上之人,盼望他從遠方寄來“錦書”。下闋以花落水流比擬丈夫離開自己以後的寂寞寥落之感,說明彼此伉儷情深,兩地相思難以消除。我們可以見到,柳眉剛剛舒展,心中又見翻騰,詞語淺近,感情深摯,體現了漱玉詞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