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家長心裏都是開心的,為了紀念寶寶的到來,有些家長為給寶寶定做玉牌等東西。不過家長可以用寶寶出生後帶有的頭發制成毛筆,這樣意義會更大。不過有些人並不清楚胎毛筆的寓意。那麽,胎毛筆的寓意是什麽?
胎毛筆寓意胎毛筆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就有制作'胎毛筆'的習俗,唐朝詩人齊衛《送胎發筆寄仁公詩》中有'內為胎發外秋毫,綠衣新裁管束牢'的詩句,便是極好的明證。
胎毛筆壹則避邪;二則有傳世紀念意義,在日本、臺灣廣為流傳。胎毛筆是嬰兒出生後第壹次理下的頭發做成的毛筆,是小寶寶離娘胎出身後唯壹可留作紀念的,它具有人生僅有壹次的自然發鋒,彌足珍貴。胎毛筆可根據胎毛的多少制成單筆、對筆或套筆。
傳說古時壹書生進京趕考用胎毛筆作文章,結果中了狀元,固又稱'狀元筆'。對筆可用於寶寶長大後和喜接良緣的對方互換定情物。套筆除上述用途外,還可留壹支給寶寶的父母以作紀念。壹則表達慈愛之心,二則為孩子留下永久紀念,寓意著激歷孩子用自己的毛發之筆,書寫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何制作胎毛筆胎毛筆八大制作工藝主要概括如下:1、筆料:主要是將胎毛按長短、粗細、色澤、有鋒或無鋒等不同進行分類。
2、水盆:又稱水作工。筆工將浸在水盆中的胎毛理順,帶濕剔除不適合做筆的雜毛、絨毛、無鋒之毛等,並整理成半成品的筆頭。它是胎毛筆工藝最復雜、最關鍵的工序之壹。水盆工序中還有壹個將毛脫脂的過程。壹是用石灰水將胎毛根部脫脂,而筆毛鋒尖的脫脂則用較長時日的“日曬夜露法”,不使劇變損傷鋒穎,這也是胎毛筆工藝的獨到之處。3、結頭:也叫紮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的筆頭,送到這壹道工序進行結紮。然後用溶化的松香滴於筆頭根部,使筆毛不易脫落。
4、蒲墩:精選筆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選中,把乾裂、蟲蛀、皮色蒼老、粗細不勻的筆管剔除,並按筆的各個品種規格要求,分類選出色澤、粗細、桿長壹致的筆管。
5、裝套:包括兩個部分,壹是裝筆頭,將經精選的筆管進行挖孔,把結紮好的筆頭安裝其中;二是為裝好的筆配制筆帽。
6、鑲嵌:屬於對某個種類毛筆的筆管進行裝飾的工序。此類筆壹般用湘妃竹、鳳眼竹以及象牙、紅木、檀木等材料為筆的主桿,再用牛角(後起還用有機玻璃)進行鑲嵌,使筆管造型更美觀。其中分鑲頭(筆頭端)和鑲尾(筆尾端)兩種。7、擇筆:又稱為修筆。是胎毛筆工藝中的關鍵技術環節。擇筆是對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胎毛筆進行最後檢驗並修整的工序,要將影響內在和外觀質量的胎毛剔除,並將筆頭整形,最終達到尖、齊、圓、健的品質要求。
8、刻字:在筆桿上刻上寶寶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祝福詞等等。
其他胎毛紀念品還有胎毛章、胎毛墜、胎毛車掛、胎毛畫,胎毛繡等產品。同時胎毛筆、胎毛章(臍帶章)、手足印並統稱為嬰兒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