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兵馬俑的詩句古詩

贊美兵馬俑的詩句古詩

1. 關於贊美兵馬俑的詩句

關於贊美兵馬俑的詩句 1.關於兵馬俑的詩句有哪些

1.《兵馬俑》李商隱

壹派誠心護帝靈,誰言土偶不無情。

龍騎北去鹹京遠。陣勢東臨渭水明。

芝罘射魚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為鬼九泉下?抖落黃塵舉世驚!

2.《青玉案.兵馬俑》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壹並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沖發,壹樣驅胡虜。

3.《觀秦兵馬俑雜感》

酈山驅役血殷鞭,霸業蒸騰慮九泉。

冢下絕無藏匕客,何須兵馬俑三千。

4.《絕句》

兵俑車馬壹行行,猶如待令赴沙場。

想是生前威不夠,死後依然征戰忙。

5.《絕句》

龐大恢弘世無雙, 耗工費時難估量。

今人驚為天下奇,猶怨古人罵始皇。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裏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壹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壹張金字名片。

2.描寫“兵馬俑”的詩句有哪些

1、《古風·秦王掃六合》唐代詩人 李白

原文: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氏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譯文:

秦王嬴政以虎視龍卷之威勢,掃蕩、統壹了戰亂的中原六國。

天子之劍壹揮舞,漫天浮雲消逝,各國的富貴諸侯盡數遷徙到鹹陽。

所謂大命天與,宏圖大略駕禦群雄。

天下兵器鑄為十二金人,函谷關的大門向東面大開,國內太平。

會稽嶺刻石記下豐功偉績,馳騁瑯琊臺了望大海,何處是仙島蓬萊?

用了七十萬刑徒在驪山下修建陵墓,勞民傷財!

盼望著神仙賜長生不老之藥來,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連發的弓箭射殺山壹樣大的鯨魚,是為了清除所謂的妖怪。

哦,那鯨魚多麽大啊,額頭就有山丘大,呼吸時揚起的波浪勢如雲聲如雷。

魚刺壹張開,青天看不見,有他們在海裏,怎能到蓬萊?

徐芾用樓船載三千童男童女去尋仙藥,至今沒有回來!

看看驪山腳下的深土裏,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2、《兵馬俑》 唐代詩人 李商隱

原文:壹派誠心護帝靈,誰言土偶不無情。

譯文: 壹字羅列,誠心守護著帝王陵寢,誰說人偶沒有情誼。

3、《青玉案·秦俑懷古》明代詩人 宋義

原文:千秋功過誰評說?俑坑畔,心胸豁。

栩栩如生天下鉞 ,威然風骨,陣容寥闊,猶見秦王悅。

譯文:秦始皇的歷史功過,千百年來有誰來評說呢?我站在秦俑坑畔,心胸赫然開朗。秦俑栩栩如生如同皇上的儀仗隊壹樣,威風凜凜,陣容壯闊,此情此景我好像看見秦始皇喜悅滿面。

4、《觀秦兵馬俑雜感》清代詩人 黃航詩

原文:冢下絕無藏匕客,何須兵馬俑三千。

譯文:墳墓下面絕對沒有藏著匕首的刺客,又怎麽需要三千兵馬俑呢。

5、《七絕·秦兵馬俑》現代詩人 龔啟儉

原文:西行壹路潼關道,仍擁當年秦始皇。

譯文:在西行的潼關路上,兵馬俑仍然忠誠的擁護當年的秦始皇。

3.贊美"兵馬俑"的詩句有哪些

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2、茶樓兵馬俑,豪氣壹方雄。

秦王掃六合,虎賁何雄哉?

3、壹派誠心護帝靈,

誰言土偶不無情。

龍騎北去鹹京遠。

陣勢東臨渭水明。

簡介: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壹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歷史背景: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壹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8]。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余人。

4.贊美兵馬俑的句子有哪些

這些兵馬俑真是氣勢磅礴,氣勢恢弘,這些可是中華民族的壹大瑰寶啊!是中國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結晶,象征著我們泱泱古國的燦爛文化.看著這些兵馬俑模型,我真為我是壹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秦俑藝術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壹個典範,它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技巧為後世所繼承和發展,使其藝術傳統源遠流長.今天,來自全世界的人民懷著無比驚奇和稱贊之情來觀賞這壹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兵馬俑名重當世也不是靠名人名言捧起來的,八千陶俑組成了古代嚴密的軍陣,是秦始皇地下王國的長城的象征。其磅礴的氣勢,展示了秦王朝大帝國"馬上得天下"的風貌。

壹片殘瓦斷垣,被覆蓋在富麗堂皇的現代建築之下,壹頁發黃的歷史,呈現出了溜光異彩的魅力,經過楚軍沖天大火的洗禮、舔血撫痕的兵馬俑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走出黃土,熠熠生輝地復活在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時代。

看著那壹個個孔武有力的典型的陜西人外貌的秦軍將士,看著那壹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仿佛看到殘陽如血浴大旗、仿佛聽到北風瀟瀟戰馬嘶。

有人說:不上長城不算到北京,不去兵馬俑不算到中國,後壹句可能是針對國外遊客來說吧,也是站在世界這壹高度來看的,由此可見兵馬俑的整體歷史價值及地位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陶俑挖出的時候,還是豐富的彩繪,顏色很鮮艷,但是由於當時文物保護意識太差,沒有保護措施,陶俑表面的彩繪遇到空氣,不到兩個小時,就氧化變成了灰白色。到現在,針對陶俑這個情況的保護措施還達不到壹定的水平,壹直都沒有挖掘2、3號俑坑。

兵馬俑,泥塑的世界,在這裏,可感受到那個久遠王朝的歷史氣息,其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等等,在壹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凝結成了壹點,於是有了這兩千多年後的神秘魅力。仔細觀察,它們按品字型布局,根據發掘的先後,分別命名壹號坑、二號坑、三號坑。

走在兵馬俑坑旁,壹股熱血在沸騰,頭上是拱形的館頂,腳下5米是巨大的軍陣,生前這些人拼殺疆場,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多民族、集權制的封建統壹帝國,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死後又默默地守侯著他們的君主,給兩千年後的人們展現了昔日的輝煌。

二號坑大部分還掩埋在地下,挖掘出來的陶俑都已破損,倒在坑內,或壹只正在抽刀的手,或壹個跪射的姿勢,或壹個頭,或半個馬臀,壹個車輪子,似乎是壹支多兵種的特殊部隊。好像他們原本在地下存活了二千多年,突然被我們挖出來毀了他們的生命似的,看著讓人心生憐憫,又對那未發掘的部分充滿神秘的想像。

三號坑感覺像是壹個指揮機關,整個坑凹形,總***只有六十多具陶俑,有壹輛四匹馬拉的戰車非常完整,都是真人真馬的大小,非常逼真,威風凜凜的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似乎正在等待命令出發。馬車後面是幾個的將軍俑,頭飾和服裝都不壹樣,神態比較安祥。

壹號坑是最具有震撼力的,壹進坑門,迎面便似有壹股殺伐之氣。上千個步兵俑縱隊橫隊排列整齊,大部份為步兵,只有少部分牽馬的。俱是手握兵器,整裝待發。

就覺得這壹輛輛精制的馬車、這壹個個強壯有力的將士,浩浩蕩蕩的從公元前出發,穿過歷朝歷代的關隘,浴血奮戰、風塵仆仆、兢兢業業,壹直走到現在,然而又在突然間,鼓角無聲,天地緘言,硝煙漸散,血雨腥風之後,古戰場挺立著引起全世界千古驚嘆的奇跡!

也不知道這人來人往的遊客是否會驚了他們的夢,是否會損害他們守護秦始皇陵的職責,這兩千年後不熟悉的壹切是否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不適應,當夜深人靜,遊人散盡時,他們是否也會輕聲交談他們今日的困惑。

看眼前形態各異的將士,雖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無壹雷同,兵陣陣法嚴謹,戰袍俑、跪射俑、甲士、將軍等級森嚴,發型裝束、儀態氣質各不相同,雖然在地下塵封了兩千年,仍然氣宇不凡。

5.描寫兵馬俑的名句

1、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1976.05.06)

2、法國總統希拉克:“世界上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1978.09)

3、美國副總統蒙代爾:“這才是真正的奇跡,全世界人民都應當到這裏看壹看。”(1979.08.29)

4、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我搞了十幾年考古,也到過歐洲許多國家的考古工地,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振奮人心的場面,這裏的壹切,給我留下了永恒的紀念。”(1979.09.17)

5、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是世界奇跡,百聞不如壹見,真是名不虛傳。”(1979.12.08)

6、歐洲議會議長韋伊夫人:“看了秦始皇的兵馬俑,開闊了我的眼界。這些兵馬俑體現了秦代人民的智慧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真是奇跡!”(1981.07.20)

7、丹麥首相安高·約恩森:“秦俑的面目各不相同,真是到了神的地步,這些兵馬俑給我留下了許多遐想。”(1981.10.23)

8、巴基斯坦總統穆罕默德·齊亞·哈克:“參觀兵馬俑這壹近年來的新發現,對我來說是壹次不平凡的經歷。這裏埋藏著許多歷史文物。最重要的是中國給予兩千多年前統壹中國的偉大人物以極高的評價。如果沒有他的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今天我們將不可能到這兒來參觀。”(1982.10.20)

9、約旦國王侯賽因:“今日是我壹生中最有意義的壹次參觀。沒有想到,我能看到這樣好的東西。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這是人類的財富。古代制造它是偉大的勞動,今天修復它也同樣是偉大的勞動,這樣破碎的文物,能修得完整無缺,了不起。”(1983.09.05)

10、孟加拉國總統穆罕默德·艾爾沙德:“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使我們為之驚嘆,我們參觀古代的這壹文明使我們深受感動,中國對於文化和傳統進行這樣精心的保護,並把它奉獻在人民面前,是值得稱贊的。”(1985.07.07)

11、美國總統尼克松:“我懷著令人激動的心情,來參觀中國的過去,也有機會看到中國的現在,而且意識到未來的中國的潛在力量。中國是壹個神秘的地方,來壹百次,也不能對它完全了解。對維護輝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祝賀。”(1985.09.07)

擴展資料:

兵馬俑是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壹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壹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壹。

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壹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格渾厚、洗練,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

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搜狗百科-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