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條路,走久了,沒有盡頭;壹首詩,寫久了,很難完美;壹杯水,壹塊石頭,折射出無限的可能性和無限的生命:看似放著石頭的杯子是滿的,但沙子和水仍然可以放進去...就像我們的生活壹樣,看似瀕臨“極限”的事情,總會有“令人震驚”的轉機和意想不到的收獲!
還記得小時候,妳倔強地甩開父親的手,爬上自己的“鐵馬”嗎?妳緊鎖雙眉,妳認真,妳充滿堅持。最後,妳登上了“寶座”,用力壹推,自行車動了。但是妳的腳夠不到大踏板。下壹秒,事情可想而知...我爸趕緊把壓在妳身上的車挪開。妳笑著說:“爸爸,我做到了。”也許妳摔倒了,但從妳堅持自己騎車的那壹刻起,妳就註定要成功。因為那壹刻,妳挑戰了自己,超越了年齡和身體的極限。
還記得那年妳站在小舞臺上,那麽幼稚嗎?紅紅的臉,不自然向上揚起的嘴角,細密的汗珠,在妳不安的眼神和緊握在身旁的雙手的幫助下,我壹眼就能看出妳的臉上寫著:無奈。但是,第壹句清晰的唱腔,結尾燦爛的笑容,說明妳無可爭辯的勝利爆發了,妳壹定會化作蝴蝶,五彩繽紛地飛翔。因為那壹刻,妳戰勝了自己,解開了沈重的枷鎖,超越了心理極限。
還記得汶川地震後的158小時帶給妳的驚喜和感動嗎?搶救的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80多個小時,他還活著,虛弱但不懦弱。在黑暗中,摸索和等待是他存在的重心。然而,在最消沈絕望的時期,他挺了過來。當第壹縷陽光照進微小的縫隙,就宣告了他贏得了與死神的拔河。那壹刻,他安全了,贏了。生命的光輝在他身後是耀眼的,因為那壹刻,他也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走出了陰霾,超越了生命的極限。
曾經,珠穆朗瑪峰不可戰勝;曾幾何時,南極是無法穿越的;馬裏亞納海溝壹度無法下沈...現在,珠穆朗瑪峰上插滿了各國國旗;我們的腳印留在了桿子上;戰壕裏還有我們的余溫...這些不可能,現在已經司空見慣了。不經意間,我們發現這壹切都是因為“極限”,我們超越了極限,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蝴蝶飛,是因為超越了繭層的極限;花的芬芳是因為它超越了苞葉的極限;果實之所以誘人,是因為突破了青春的極限。
漫漫人生路,我們知道害怕退縮,沒有出路;我們也知道中途拋錨會耽誤時間;我們更清楚,如果放任自流,我們將有觸礁沈沒的危險。所以,“超越”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只有跨過“極限”這座山,才能看到世界的奇觀!
2.壹切都是滋潤芬芳的(北京考生)
初春,綿綿細雨撒滿人間,落英花瓣悄然散落成泥。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這壹切真的是無聲的嗎?難道妳沒有看到,細雨過後,萬物滋潤,生機勃勃;君不見閑花落花香滿天,化作春泥更護。
時間的巨輪隆隆駛過,在厚重的歷史中留下車轍。我在微濕的泥土痕跡裏看到了泥水化成的細雨,滋潤了壹切;我看到被香味浸透的泥土上有壹行嬌小的腳印,記錄著有人穿著漂亮的花鞋走過。
當妳年輕的時候,陳麗霞是壹個王子,郭旭不再為自己工作。但“永真創新”的失敗毀了妳的名聲,滾滾南下的車輪碾碎了妳的峨眉博帶夢。
但是,嶺南的瘟疫並不能擊倒妳。妳化身綿綿細雨,為永州人民盡綿薄之力。妳挖了壹口井,辦了壹所學校,放了奴婢,在這片蠻荒之地創造了壹道美麗的風景。
妳,帶著妳罪惡的身軀,化作綿綿細雨,默默滋潤著嶺南萬物。妳的身後是壹個想天真無邪的靈魂,是祖國邊陲的壹抹綠意,在細雨濕衣中隱形,滲透萬物彰顯其美。
“壹紙空文,漢匈秦”,那麽多後宮佳麗聽了這話,只有妳這個柔弱美麗的昭君,毅然扛起了保家衛國的重擔。
不要長安,離開潼關,江南再難見。站在月亮升起的祁連山上,妳無怨無悔地把捧著琵琶的花壹樣的身影扔進大漠,許下誓言:願守護漢匈百年,直到“她如今已成為黃暮中的綠墳”。
妳把青春的容顏變成了落花,散落在沙漠的塵埃裏,用寬容的愛庇護著整個世界。身後是壹片兄弟情,太平盛世,大漠裏遙遠的胡聲,閑花落地聽無聲,化作春泥更護花。
世間萬物在此循環不息,繁衍萬代。壹句話很重要,壹百個意思被蠟燭照亮。細雨雖小,看不見,卻在滋潤萬物的過程中被吸引,獲得永生;閑置的花朵雖然落地後雕謝了,卻在化作春泥護花的奉獻中重生了。
願生命之河無盡,願生命之花無敵。
3.做妳的鄰居(廣東考生)
當妳在吃別人的面包,穿別人縫的衣服的時候,妳還能說自己和誰沒有關系嗎?"
-紀伯倫的沙子和泡沫
生活在這個鋼鐵森林的深處,我們都在不經意間搭起了壹道心的籬笆。在高層公寓裏,不“孤獨”的年輕人實現了老子“雞犬相知,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孩子被“充滿敵意”的陌生人教育,成了“小刺猬”。在這個現代社會,我們應該用什麽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妳住學校旁邊,我住派出所旁邊,他住法院旁邊。如果鄰居之間的關系是壹張網,我們就是網上的蜘蛛。既然“網”已經鋪開,我們就不能在既定的網上改變自己的生活。那麽,我們是應該單幹,還是甚至要挾鄰居?還是應該互相關心,雙贏?答案顯然是後者。
幾起殺童案讓各地學校緊張,也讓我們反思我們的社會。巧合的是,兇手都是我們社會龐大弱勢群體中的壹員,都是積怨已久無人問津。當這壹天在他們眼前崩塌時,這些脆弱的人們向更脆弱的孩子們伸出了手。妳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他們——弱勢群體的成員,也許是我們的鄰居,如果我們能伸出援手,為他們點燃壹支蠟燭,趕走他們的心魔,我們的孩子自然會得到保護。
再看看孩子!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神很難找到。此前的壹項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孩子排斥甚至鄙視農民工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孩子傾向於斷絕與陌生人的壹切聯系,甚至認為“窮人就是壞人。”我們要反思,我們給他們灌輸了什麽樣的鄰裏關系和態度,讓他們培養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強悍小義警”!
“捉迷藏”、“喝水致死”、“興奮致死”、“蹲廁所致死”、“釣魚執法”...我們有責任監督公檢法工作程序中的這些奇怪現象嗎?當我們的鄰居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我們自己的自由和安全的法律合理性也在受到強烈的質疑。
當犀利哥在網絡上走紅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從高樓上冷眼旁觀,更是盲目跟風,但也有少數網友默默的幫他和弟弟團聚。犀利哥是我們社團的壹員。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我們的鄰居。當我們搭上壹個可以依靠的肩膀時,我們會收到每個鄰居的微笑。
做妳的鄰居,善待他人,我和每個人都有關系,我愛每個人。
4.知、行、思(廣東考生)
古語有雲:“易有三練,壹練簡單,二練容易,三練不容易”,“易合天地”對於常識來說不也壹樣嗎?我們活在常識裏,“春暖花開”“秋高氣爽”,我們不假思索地使用它們,為了簡單;同壹件事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表現,變化無窮,為變化而變化;常識來源於生活,長期應用不易。所以莊子雲說,“道在排便”。因為常識,因為生活,我們淡定。
老子說,“大象如希望”。正是因為常識對我們來說太習以為常了,所以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就像時間和空間對我們來說太靜態太絕對壹樣。在艾石之前,我們被欺騙了幾千年。於是我們突然明白,雖然常識是普遍的,但我們也要知道它,去做它,去想它。
所謂常識的知識,並不僅僅是衣服為熱而冷的自然反映,而是對自然存在的細致觀察。沒有這個意圖,怎麽會有常識?沒有常識怎麽做?如果妳不做,妳會有麻煩。比如對人來說,知道交通擁堵的時間,不會耽誤約會;比如拿破侖不知道俄羅斯的遼闊,不知道冬天的寒冷,因為俄羅斯的堅壁和荒野,為滑鐵盧戰役埋下了伏筆。
所以出於常識,妳應該知道。
所謂實踐常識,既是知道後的物證,也是生活的必需。我們之所以要知道,要做,是因為知道容易,做起來難。做起來很難,所以做起來很特別。常識是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諸葛會乘勢分天下,劉邦會知楚而強,漢而弱而強。常識的做法是順應自然,與時俱進,所以才能趨利避害,所以才有了漢代的醒世精神。
所以為了常識,去做吧。
至於思考常識,是知行合壹後更高的要求。正是因為常識,我們無形中被忽視,被習慣。但是,世間萬物都是永恒在變的,不適合我們去固守。如果我們堅持我們所擁有的,我們將永遠不會進步。所以,那盤湯說:“新則新之,新則新之”;《趙康》說:“做壹個新公民”;曾子說:“君子盡其能”;因為對常識的思考,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玻爾提出了量子力學。對於歷史來說,30年的改革開放,不就是因為思考和改變意識形態,然後知行合壹,才導致了今天中國的崛起嗎?
“易合天地”正是憑借常識,憑借與常識同行,才維持了壹個古老的文明。但是,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發展中,不懂得常識就無法進步,沒有常識就無法進步。
所以,我們不妨用子思的“仔細思考,明辨,忠實行動”。對於常識,我們要知道,要行動,要思考,這樣才能擁有平靜的生活,不斷前進。
5.角色轉換之間(浙江考生)
如果年輕人和老年人在某個問題上有分歧,不管真理在哪壹邊,老年人總會用不屑的口氣說:妳懂什麽?我吃過的鹽比妳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妳走過的路還多!
然而,在科技、文化、觀念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吃了鹽”、“過橋”之類的經驗主義真的能盛行嗎?誰能保證年輕壹代創造的新文化不比傳統文化豐富?文化反哺不是惡性暗流,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老壹輩人不必驚慌抗拒,正如韓愈所說“無貴無賤,無長無短,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間,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常常會發生角色的轉換。
大部分時間,老壹輩都是老師。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向年輕壹代講述經久不衰的故事,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和所悟。所以獨特的風俗習慣或者家庭精神,構築年輕壹代的文化基礎,使其能夠從傳統文化土壤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只有這樣,年輕人才能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當年輕壹代吸收了足夠的養分破土而出時,往往會發現對世界的描述與長輩不同。年輕人以旺盛的生命力,勇敢地迎接世界多彩文化的沖擊。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陽光與晦澀的文化,年輕人總能以極快的速度接受、分析、消化。因為這些額外的營養,年輕壹代可能長得更快,有壹天會超過老壹代。
觀察社會的進步,會發現因為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年輕壹代的平均身高壹般會超過前輩。同樣,因為觀念的開放,年輕壹代的學習能力也比他們的前輩更強。於是,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年輕人之所以能從被教變成被教,還有壹個原因:他們在創造文化和新文化方面具有鮮明的時代活力,而這正是老壹輩所缺乏的。
文化反饋是自然社會的正常現象,就像鳥類反饋壹樣。角色轉換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壹些沖突。面對沖突,我覺得年輕人即使當了老師也要對長輩給予充分的尊重,就像小鳥長大了還是要聽老鳥的經驗壹樣;同時,即使長輩不再是老師,也不必認為自己的地位已經動搖,學習永無止境,讓自己終身增長文化內涵。
只有不斷轉換角色,文化才能保持鮮活,成為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