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替人垂淚到天明全詩

替人垂淚到天明全詩

替人垂淚到天明全詩: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1、詩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牧的《贈別二首·其二》

2、全詩譯文:

多情的人卻像是無情人兒壹樣冰冷,在離別的酒宴上只覺笑不出聲。蠟燭仿佛還有惜別的心意,替離別的人流淚到天明。

3、全詩賞析:

這是壹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別筵上,淒然相對,像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深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了出來。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客觀世界,於是眼中的壹切也都帶上了感傷的色彩。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眼裏燭芯卻變成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眼裏,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公的離別而傷心了。

杜牧文學成就和人物生平

1、文學成就: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人物生平:

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