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白居易,文學常識

白居易,文學常識

1.白居易的文學知識

白居易(772-846),太原(今山西)樂天人。

元和三年(808),拜左收遺骨,後貶為江州(今江西)司馬,遷中州(今四川)為刺史。後來是杭州刺史,也是蘇州通州(今陜西)刺史,以刑部尚書為官。

他晚上住在洛陽,被封為醉音先生,香山居士。早年,他的詩與元稹齊名,被稱為“白元”。晚年與劉禹錫並稱為“白柳”。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話不多,但對後世影響很大。有《白常青集》。

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

2.白居易的文學常識

白居易(772-846),本名樂天,下邽(陜西渭南)人,說是太原人。

他出生在河南省新鄭縣的壹個小官僚家庭。十二三歲,避亂過中國(浙江)。

後來有壹次去長安尋找出路,沒有結果。父親去世後,家裏很窘迫,家人分散在全國各地。白居易東奔西跑,居無定所。

白居易從小刻苦學習。“又五六歲,學詩。

九歲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押韻。15、16歲才知道有秀才,努力學習。

二十來了,白天上課,晚上看書,中間還有詩,不想睡覺。結果,嘴和舌頭變得疼痛,手肘變得幹癟。

它很強壯但它的皮膚並不豐滿,它的牙齒在它老去之前就過早變白了。看壹眼就像壹只飛來飛去的蒼蠅把珠子掛在眼睛裏,動了幾萬下,這是辛苦造成的。“16歲的時候,我寫了《別了,古草》,這是為了考試的壹個練習。

相傳白居易曾帶著他的詩去見資深詩人顧匡,盡管居易這個名字很奇怪,但他開玩笑說:“長安雖貴,但住在大地方不容易啊!說著,他打開詩,看到“別了,古老的草”和“野火不會完全燒毀他們,他們在春風中再次高大”。他大為驚異,說:“有這樣壹句話,活在世上並不難!“在顧匡的推動下,白居易壹舉成名。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29歲的白居易以中舉第四名進入仕途。

35歲(806),曾任周至縣令,鹹宗元二年(807)寫《關割麥》、《長恨歌》。同年被授予翰林學士。

元和三年,被任命為左世義(808,37歲)。他多次上書請革除弊端,並當面指責唐憲宗和春歷的錯誤,這引起了皇帝的憤怒。多虧了姜立的營救,他沒有受到懲罰。

元和十年(815),丞相吳被平陸使李石道刺死。那壹年,白居易已經被換成了東宮的贊善大夫,但他依然寫著“請急捕賊,報國恥”。當局對他越界深惡痛絕,將他貶為司馬江州(九江)。第二年,我寫了《琵琶行》。

西瑪是個閑職。元和十至十三年(815—818),詩人無事可做。由於早年受佛道影響,他在廬山香爐峰托林寺側建了壹座草堂,大部分時間都在修仙學佛。後來升任中州大使,中州是個山區小城,所以有“天驕被扔在山裏”的感嘆。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恒力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長安。看到皇帝荒淫無度,不管國家政治,官僚互相沖突,他的表現沒有被采納。他不想卷入朝廷政治鬥爭的漩渦,所以自動提出釋放他。

後來,他被任命為杭州知府。在杭州,他興修水利,引錢塘湖灌溉千頃良田,做了許多惠民的事。

唐敬宗(李湛)鮑莉元年,白居易被任命為蘇州大使,也受到蘇州人民的愛戴。此後歷任秘書監、河南尹、太子少府。

晚年定居洛陽,居刑部尚書,半官半隱,信佛。做官後隱居,建香山寺,在香山出家為僧。

唐武宗(李泌)卒於會昌六年,享年七十五歲,著有《白常青集》七十壹卷。白居易留下近三千首詩,在唐代詩人中首屈壹指。

他把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諷喻詩、感傷詩、閑適詩和雜詩。以諷喻詩為首,有170多首呼籲民生疾苦的歌曲,如《賣炭翁》(也在庫公城裏)、《杜令措》(也在傷害農民);感傷詩,如《長恨歌》、《琵琶行》;閑適詩,宣揚及時吃喝玩樂的消極思想;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他以新樂府的形式寫時事,為改良政治服務。他主張“文章要及時寫,歌詩要為物寫。”

“仆常患詩風崩(指詩風泛濫),忽怒,或食而食之,夜而眠,欲助之。”“文章沒有定句,句中也沒有定詞,這要看意思,而不是看正文。

首句標其旨,卒章顯其誌,詩意三百。它的說辭有質有徑,想看的人很容易分辨;他的話直截了當,讓想聽的人深受警示;其事為核實,欲采納者傳信;它的身體光滑流暢,可以在音樂和歌曲中播放。

總之,為君、為臣、為民、為事、為物而做,而不是為文。“《新樂府序》“不求高宮律動,不作奇言。

只有歌讓人惡心,希望皇上知道。《送唐生》白居易的詩力求質樸通俗。

寫出來,讀給不識字的老母親聽,看懂了就拿出來。他的詩廣為流傳。

“從長安到江西三四千裏,常有鄉村學校、佛寺、反遊、泛舟的詩人;學者,僧侶,寡婦和處女經常有唱詩的仆人。”“但是,這二十年來,禁省、寺廟、郵局的墻上,沒有書;王子、嬪妃、牛仔、馬兒都張著嘴;至於鼴鼠的書法和書寫,在史靜有人出售,或者拿著當酒和茶。"

白《長慶集序》流傳於契丹、回鶻、日本、朝鮮等少數民族。“壹個男生會唱恨長歌,胡二會彈琵琶。”

白居易繼承了從《詩經》到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

3.白居易的文學知識明天上課講。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名樂天,號香山居士、醉隱。

祖籍山西太原,祖籍陜西渭南。晚年官太子為小傅,謚號為白傅、白文公。

他壹生出生於“士敦儒”的中小官僚家庭。生於鄭州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

自11歲起,因戰亂流離失所五六年。我十幾歲的時候努力學習。

貞元十六年(800年)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獲優科。兩個人訂婚了。

日後,白元在詩歌方面也同樣出名。十九年春,授省校書記。

元和元年(806年),革除校書郎,撰《策林》75篇,被授予“知才知體、功用兩科”的稱號。拍《看割麥》《長恨歌》。

元和二年返朝,十壹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沈李壹起發起新樂府運動。

五年,京兆郡人曹參軍。此時還是翰林學士,起草書信,參與國事。

他可以坦率地談論事情而不害怕權貴。元和六年,因母喪在家,滿役,被送回北京任職。

十年,因率先抓獲殺害吳的兇手,被貶為司馬江州(今江西九江)。次年,我寫了《琵琶行》。

他開始“隱居做官”,在廬山建草堂。他的思想從“濟世”轉向“獨善其身”,出現了越來越多閑適感傷的詩歌。元和十三年,改中州刺史,十五年回京,遷中書舍人。

由於朝中親信世仇,於長卿於第二年(822年)請求對外釋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由秘書監,次年調任刑部侍郎,定居洛陽四年。

後來又擔任太子、河南尹、少府太子的座上賓。會昌二年(842),隨刑部尚書入仕。

在洛陽,他以詩、酒、禪、琴、山水自娛,經常與被稱為的劉禹錫合唱。會昌四年,出資在龍門挖了八塊石灘,造福船民。

享年75歲,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他寫了墓誌銘。白居易的詩歌理論集儒、釋、道於壹體。

自食其力,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富則濟世,貧則獨善其身。”他的“濟世濟民”之誌主要是以儒家仁政為基礎,包括黃老之說、治孝之術、施韓之法;他的“獨善其身”之心,吸收了老莊的知足、齊壹、自由等觀念和佛教的“解脫”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了近3000首詩歌,而且提出了壹整套詩歌理論。

他把詩歌比作壹棵果樹,提出了“根情、苗字、華生、真意”(九書同元)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產生的根本條件,“觸動人心者,不應先計較情”(同上),情的產生因情而與時政相關。因此,詩歌創作不能脫離實際,而必須以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為基礎,反映壹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

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美與美”的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功能。強調詩歌揭露和批判政治弊端的作用。

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了壹系列原則:“言質壹致”,言簡意賅,表達直白;“直言不諱,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貼近事實;“事情屬實”,內容真實,有據可查;“體流暢順”,字順易唱(《新樂府序》)。他的詩學理論對於督促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具有進步意義。

它對自大歷(766~779)以來逐漸強調形式的詩歌風格也有重要影響。但是,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必然會束縛詩歌藝術創作和詩歌風格的多樣化。

白居易曾把他的詩分為四類:諷刺、閑適、感傷、雜法。壹般來說,前三類是古體,後壹類是近體。

前三類大致按內容區分,但又有交叉。在這四種類型的詩歌中,白本人更註重前兩種類型,認為諷刺詩體現了“兩全之誌”;閑適詩表現出“獨善其身”的意味;是他人生目標的直接體現。

感傷詩和雜詩是“或被壹物所誘,或被壹笑壹曲所寄,自發而生,不在人生”(元雜劇《九書》)。諷刺詩是白詩的精髓。

新樂府代表作50首,秦中吟代表作10首。它們廣泛反映了中唐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了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

這些詩措辭激烈,毫無顧忌,突破了“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在批評時政的古詩中十分突出。諷刺詩在形式上更直接。

敘事完整,情節生動,人物情節細致生動。諷刺詩的另壹部分用諷喻來托物,用自然意象來托起政治情懷。

這兩類作品概括深刻寬泛,主題集中,形象生動,語言清晰。有些“新樂府”還采用“三三七”的句式,有民間通俗文藝的痕跡。

閑適詩大多表達了對幽靜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潔身自好的情趣。許多詩歌也宣揚知足、平安和幸福的思想。

但有些詩從側面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說明他對閑適的追求只是壹種無奈的解脫。感傷詩以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著名。

《長恨歌》唱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婚姻愛情故事,既有對中國皇帝貪戀美得驚天動地的諷刺,又有對這種無止境的悲傷永無止境的同情和惋惜。琵琶行有“歸世”之感,語言成就突出。

這兩首詩敘事曲折,行文細致入微,善於排比,聲韻流暢和諧,流傳甚廣。白也有很多饋贈親友的禮物,真摯而真摯,樸實而動人。

但在這類詩歌中,卻有不少哀嘆老人病魔喪的悲涼色彩,以及擺脫塵囂的佛家思想。雜體詩是白詩中最多的,壹些耐人尋味的抒情山水詩很有名,寥寥幾筆,生意很多。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鋪陳真情、對比旋律的長句和詩句,有壹杯輕、酒影、風情,也頗為當時人模仿。白詩在當時流傳甚廣,從宮廷到民間,名聲遠播新疆、朝鮮、日本。

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很大,晚唐時期有皮日休、陸龜蒙、聶、羅等。

4.關於白居易的文學知識,快點

在古代山西詩人中,白居易是最著名的。

他是唐代繼李白、杜甫之後的又壹位大詩人,與李杜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太原人,出身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曾祖父、祖父都是官員。父親是潮豐的醫生,香洲的司機,大理的幼女。他是給刑部大臣的仆人的禮物。

因為他的祖上父輩都在河南做官,所以在河南生活。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新鄭縣東郭府人。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病逝於洛陽,享年75歲。白居易出生時,李白已經去世10年,杜甫已經去世2年。

時代需要大詩人,白居易來的正是時候。他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聰明絕頂。他五六歲就學會了寫詩,九歲就能辨韻了。另外,他的家庭和社會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和監督。他年輕時學習非常努力。

後來回憶起當時的讀書情況,他說:“我晚上讀書,有時候還學詩歌。很久沒睡,以至於嘴都酸了,手肘也成了瘡。”十幾歲的時候,我曾經過著避難的生活,我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這位傑出的詩人。白居易出生後不久,河南發生了壹場戰爭。

李所在的濮鎮被河南分為十多個州,而且這種混亂似乎還會持續下去。被彭城縣令提拔為徐州專車司機白,並派兒子白居易南下避亂。從小就離家避難,後來又跑南闖北準備吃苦。

於是他在15歲的時候,寫了壹首記錄當時真情的絕句;“妳想從妳的家鄉得到什麽?楚水五山灣李漁。今天因為妳去看妳哥,我哭了壹本書好幾行。”

後來又有《送兄送妹七律》,也寫得很好,壹直被人稱道。詩中寫道:“我的田地和花園被戰爭毀壞,我的骨肉變成了街上的渣滓,...* * *當妳看明月時,妳應該哭,因為心,在五個地方,都生病了壹個願望。”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白居易當時的生活狀態和心理感受。

他家骨肉分離,也能反映出當時社會動蕩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

白居易在16歲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許多可以代代相傳的好詩,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言詩《別了古草》。據說白居易第壹次來長安是拜訪老詩人顧況。

顧況聽說他的名字好住,就開玩笑說:“長安雖貴,但住在裏面不容易。"又讀《山火未盡,春風又高》詩,大加贊賞,說這樣的文筆,在長安生活不難。

這首詩確實顯示了白居易非凡的才華。自從到了長安,顧匡就為此名聲大噪。白居易有時住在長安,有時住在外地。他去過徐州、香洲、杭州等地,和壹些詩人交了朋友,真正開始了詩人生涯。

27歲參加鄉試,被宣州刺史崔琰賞識,次年被派往長安應試。貞元十六年(800)29歲,排名第四,進士第壹。365歲,438+0,考中狀元,同時認識了元稹等人,從此與元稹成為朋友。32歲那年春天,白居易被授予校書郎,算是事業有成。33歲時,從洛陽遷到離長安約百裏的秦國,蔔居衛。35歲時,他不再當校書郎,後被封為周至縣尉。

次年由周至縣尉調任進士考官,補集賢書院。這年冬天,他被授予翰林學士學位,就在他被授予翰林學士學位前後,他和妹妹楊雨晴結了婚。元和三年(808),拜左,收遺骨。

當時的宰相李繼孚對牛和尚、儒者和其他批評國家事務失敗的人感到不滿。新任命為拾荒者的白居易,上至《人間制度論》,極端說自己被任意貶謫,因此得罪了李繼父和李德裕父子,不幸陷入當時政治鬥爭的漩渦。

白居易在幾十年的牛李鬥爭中始終被李德裕排擠,這就決定了他壹生的仕途並不順利。他在拾穗期間,盡職盡責,屢次讓皇帝或權臣不滿。

元和六年(811)四月,由於母親去世,白居易定居魏村,心愛的女兒金鑾子也在這壹年去世。白居易在衛尾村住了三年多,貧病交加,好朋友元稹經常拿出錢來幫助他渡過難關。

元和九年(814)冬,被封為“左贊大夫”,但後來為丞相所恨,要求急捕吳,被貶為州刺史,後被中書官王涯貶為江州司馬。這種連續的貶謫,對白居易是壹個很大的打擊和教訓,使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為了避禍避嫌,在江州“不再直言”,“世人從此不再言”,自稱“淪落到天涯的人”。他以遊歷、寫詩為業,向往陶淵明,希望做壹個隱逸詩人,轉而信佛,企圖擺脫佛門。

總之,被貶江州司馬是白居易人生的壹個重大轉折。白居易在江州居住四年,後遷居中州,在元和十五年被召回。

憲宗崩,穆宗繼位,被封為中書舍人。後來,他拜謁了尚書大夫,得知聖旨,送走了大夫,轉往朱郭。白居易精神沈甸甸的,令人振奮,詩中說“得水得魚,騎鶴亦可精神長。”

但由於當時派系紛爭激烈,他不僅無能為力,還“終日憂心忡忡”,驚嘆“高位之下有陷阱之虞”。很快我又失望了。

怕自己再次成為權力的犧牲品,不敢在朝鮮久留,於是要求駐外。長慶二年(822年)外出做杭州刺史,避開了親信殘酷拉攏的朝廷。此後,他的思想進壹步消沈。詩中說:“誰知名利盡,無寧日。”“敢辭遠緩,身安。”

隨它去吧,隨它去吧,有點被遺忘了。為了擺脫生活的煩惱,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縱自己。

他嫖妓,酗酒,直到晚年。藏妓取樂始於東晉,常見於唐代,尤以白居易為甚。

有十幾個妓女的名字是從他的詩裏知道的。嗜酒如命,據他自己說,“只醉為故鄉”,“經常醉,整天不醒。”

宋人統計白居易的詩,說他“詩二千八百首,飲酒者九百人。”所以都是逃避現實,自我麻醉。

他進壹步從佛教中尋求精神支持,尋求解脫之道,利用佛教。

5.白居易與楊萬裏的相關文學知識

白居易(772-846),河南新鄭人,祖籍太原,樂天、象山居士、醉陰人。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元稹* * *倡導新樂府運動,與劉禹錫並稱世界“白元”、“白柳”。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香山。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

楊萬裏(1127 -1206),冀州(今江西)吉水人,24年(1154)考中進士,授贛州刺史,參軍。大道,知奉新縣,名為博士郭子,遷博士太常,在吏部有右侍郎,將壹少監。在惜春,我了解了長洲,在廣東常平養了茶和鹽,又搬到廣東養了壹些監獄。十壹年(1184),稱吏部員外郎。他擔任過樞密院的細節督察,大臣們的左右秘書,監督很少的秘書。與尤茂、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家”。楊萬裏的詩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並擅長於此。還有很多反映人民疾苦,表達愛國情懷的篇章。語言簡單明了,清新自然,充滿幽默;稱之為“誠齋式”。

代表作品有《初曉凈慈寺送林子芳》、《小遲》、《蘇新詩徐工店》、《初夏沈睡》、《劉欣》、《舟渡安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