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詩的全名是: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壹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註釋
⑴十五夜:指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穎。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樣子。
⑷鴉:鴉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盡: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這裏指懷人的思緒。
⑻落:在,到。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在中秋佳節與朋友相聚時所作。詩題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見是寄友人杜元穎的。原詩詩題下註雲:“時會琴客”,說明佳節良友相聚,並非獨吟。
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壹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壹幅寂寥、冷清、沈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這首詩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但這幅版畫僅是畫家別出心裁構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並不壹壹吻合,而且它對全詩點睛之筆——秋思未作充分表達。
在這壹點上,詩歌語言藝術顯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壹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壹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委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