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 天生麗質本情長,因遇癡迷轉作殃。
不笑只緣憂世道,無辜偏選入宮墻。 聲傳繒帛原臣佞,烽舉驪山乃帝狂。
繼後幾經移國祚,傾危豈盡屬紅妝。 屈原的楚辭天問裏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 還有詩經·雅 瞻昂 瞻昂昊天, 則不我惠。
孔填不寧 降此大厲。 邦靡有定, 士民其瘵 蟊賊蟊疾, 靡有夷屆。
罪罟不收 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 女反有之。
人有民人 女覆奪之。 此宜無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 女覆說之。
哲夫成城, 哲婦傾城。 懿厥哲婦 為梟為鴟。
婦有長舌, 維厲之階 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 時維婦寺。
鞫人忮忒, 譖始竟背。 豈曰不極 伊胡為慝! 如賈三倍, 君子是識 婦無公事, 休其蠶織 。
天何以刺? 何神不富? 舍爾介狄 維予胥忌。 不吊不祥, 威儀不類 人之雲亡, 邦國殄瘁。
天之降罔, 維其優矣! 人之雲亡 心之憂矣! 天之降罔, 維其幾矣 人之雲亡, 心之悲矣! 觱沸檻泉, 維其深矣。 心之憂矣 寧自今矣。
不自我先, 不自我後 藐藐昊天, 無不克鞏。 無忝皇祖 式救爾後。
品評 這首詩寫周幽王昏憒腐朽,寵愛褒姒,以致被她專權,任用奸人,迫害賢才,終於招來了國家大亂。在壹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嚴重鬥爭。
詩人是位宗室貴族,他對國家危亡和本階級內部的爭奪憂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勢,救救後代。此詩直斥褒姒 “ 為梟為鴟 ” ,是“ 長舌婦 ” ,毫無顧忌,大約作於東周建國初。
全詩七章。首章說老天爺降下災禍,國不安寧,士人嚴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說下層貴族的土地、奴隸被當權者奪取;第三章說國家的禍亂是由於褒姒幹預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婦人應從事蠶織,不應當過問國政;第五章指責周幽王作為不善,賢才受害,國家瀕於危亡;第六章承上說天降下災禍,自己憂愁萬分;第七章希望繼承者光復祖業,為子孫造福。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這裏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買褒姒壹笑的典故 還有紅樓夢裏有壹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壹笑》也是用的此典。
2.關於《褒姒》的詩有哪些1.《天問》先秦 ·屈原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於蒙泛。
自明及晦,所行幾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伯強何處?惠氣安在?何闔而晦?何開而明?角宿未旦,曜靈安藏?焉有石林?何獸能言?焉有虬龍、負熊以遊?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長人何守?靡蓱九衢,枲華安居?靈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鬿堆焉處?羿焉彃日?烏焉解羽?鹹播秬黍,莆雚是營。何由並投,而鯀疾修盈?2.《詠史十壹首》宋·李華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嘗聞斷馬劍,每壯朱雲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
壹人調風俗,萬國和且平。單於驟款塞,武庫欲銷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許在嵩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壹命安能親。
綿邈數千祀,丘中誰隱淪。朝遊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揚側陋,薜蘿為縉紳。九重念入夢,三事思降神。
且設庭中燎,寧窺泉下鱗。漢時征百粵,楊仆將樓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島夷非敢亂,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三軍求裂土,萬裏詎聞天。
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如何得良吏,壹為制方圓。
秦滅漢帝興,南山有遺老。危冠揖萬乘,幸得厭征討。
當君逐鹿時,臣等已枯槁。寧知市朝變,但覺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鹹稱太子仁,重義亦尊道。側聞驪姬事,申生不自保。
暫出商山雲,朅來趨灑掃。東宮成羽翼,楚舞傷懷抱。
後代無其人,戾園滿秋草。日照昆侖上,羽人披羽衣。
乘龍駕雲霧,欲往心無違。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
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費巨萬計,宮車終不還。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隸,而當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尚可仰,精爽今何之。壹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文侯耽鄭衛,壹聽壹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
獻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
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
驅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
社宮久蕪沒,白雁猶飛翻。勿言君臣合,可以濟黎元。
為蜀諒不易,如曹難復論。六國韓最弱,末年尤畏秦。
鄭生為韓計,且欲疲秦人。利物可分社,原情堪滅身。
鹹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
麗色異人間,珊珊搖佩環。展禽恒獨處,深巷生禾黍。
城上飛海雲,城中暗春雨。適來鳴佩者,復是誰家女。
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
憐君貞且獨,願許君家宿。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
艷質誠可重,淫風如禮何。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陀。
3.《飛燕篇》 唐 ·王翰孝成皇帝本嬌奢,行幸平陽公主家。可憐女兒三五許,豐茸惜是壹園花。
歌舞向來人不貴,壹旦逢君感君意。君心見賞不見忘,姊妹雙飛入紫房。
紫房彩女不得見,專榮固寵昭陽殿。紅妝寶鏡珊瑚臺,青瑣銀簧雲母扇。
日夕風傳歌舞聲,只擾長信憂人情。長信憂人氣欲絕,君王歌吹終不歇。
朝弄瓊簫下彩雲,夜踏金梯上明月。明月薄蝕陽精昏,嬌妒傾城惑至尊。
已見白虹橫紫極,復聞飛燕啄皇孫。皇孫不死燕啄折,女弟壹朝如火絕。
明明天子鹹戒之,赫赫宗周褒姒滅。古來賢聖嘆狐裘,壹國荒淫萬國羞。
安得上方斷馬劍,斬取朱門公子頭。4.《薄媚》宋·董穎飛雲駛。
香車故國難回睇。芳心漸搖,迤邐吳都繁麗。
忠臣子胥,預知道為邦祟。諫言先啟。
願勿容其至。周亡褒姒。
商傾妲己。 吳王卻嫌胥逆耳。
才經眼、便深恩愛。東風暗綻嬌蕊。
彩鸞翻妒伊。得取次、於飛***戲。
金屋看承,他宮盡廢。5.《婕妤怨》唐·鄭鏦南國承歡日,東方候曉時。
那能妒褒姒,只愛笑唐兒。寶葉隨雲髻,珠絲鍛履綦。
不知飛燕意,何事苦相疑。6.《述婚詩》漢·秦嘉紛彼婚姻。
禍福之由。衛女興齊。
褒姒滅周。戰戰競競。
懼德不仇。神啟其吉。
果獲令攸。我之愛矣。
荷天之休。
3.關於妹喜、妲己、褒姒的古詩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系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
秦樓月 ----妲己 (滿雪瑩)
情絲截,不願回憶傷心切,傷心切,心如蛇蠍,心似碎屑。
夢魘打出同心結,心中血淚不停瀉,不停瀉,酒池之外,枯風殘月
《國語·晉語壹》,“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
《列女傳》:“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於色,薄於德,亂孽無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劍帶冠。桀既棄禮義,淫於婦人。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驕奢自恣……頌曰:末喜配桀,維亂驕揚。”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常置妺喜於膝上。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這裏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買褒姒壹笑的典故。
還有紅樓夢裏有壹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壹笑》也是用的此典。
給分吧。
4.關於《褒姒》的詩有哪些1.《天問》先秦 ·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於蒙泛。
自明及晦,所行幾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伯強何處?惠氣安在?何闔而晦?何開而明?角宿未旦,曜靈安藏?焉有石林?何獸能言?焉有虬龍、負熊以遊?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長人何守?靡蓱九衢,枲華安居?靈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鬿堆焉處?羿焉彃日?烏焉解羽?鹹播秬黍,莆雚是營。何由並投,而鯀疾修盈?2.《詠史十壹首》宋·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嘗聞斷馬劍,每壯朱雲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
壹人調風俗,萬國和且平。單於驟款塞,武庫欲銷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許在嵩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壹命安能親。
綿邈數千祀,丘中誰隱淪。朝遊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揚側陋,薜蘿為縉紳。九重念入夢,三事思降神。
且設庭中燎,寧窺泉下鱗。漢時征百粵,楊仆將樓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島夷非敢亂,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三軍求裂土,萬裏詎聞天。
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如何得良吏,壹為制方圓。
秦滅漢帝興,南山有遺老。危冠揖萬乘,幸得厭征討。
當君逐鹿時,臣等已枯槁。寧知市朝變,但覺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鹹稱太子仁,重義亦尊道。側聞驪姬事,申生不自保。
暫出商山雲,朅來趨灑掃。東宮成羽翼,楚舞傷懷抱。
後代無其人,戾園滿秋草。日照昆侖上,羽人披羽衣。
乘龍駕雲霧,欲往心無違。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
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費巨萬計,宮車終不還。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隸,而當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尚可仰,精爽今何之。壹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文侯耽鄭衛,壹聽壹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
獻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
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
驅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
社宮久蕪沒,白雁猶飛翻。勿言君臣合,可以濟黎元。
為蜀諒不易,如曹難復論。六國韓最弱,末年尤畏秦。
鄭生為韓計,且欲疲秦人。利物可分社,原情堪滅身。
鹹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
麗色異人間,珊珊搖佩環。展禽恒獨處,深巷生禾黍。
城上飛海雲,城中暗春雨。適來鳴佩者,復是誰家女。
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
憐君貞且獨,願許君家宿。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
艷質誠可重,淫風如禮何。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陀。
3.《飛燕篇》 唐 ·王翰 孝成皇帝本嬌奢,行幸平陽公主家。可憐女兒三五許,豐茸惜是壹園花。
歌舞向來人不貴,壹旦逢君感君意。君心見賞不見忘,姊妹雙飛入紫房。
紫房彩女不得見,專榮固寵昭陽殿。紅妝寶鏡珊瑚臺,青瑣銀簧雲母扇。
日夕風傳歌舞聲,只擾長信憂人情。長信憂人氣欲絕,君王歌吹終不歇。
朝弄瓊簫下彩雲,夜踏金梯上明月。明月薄蝕陽精昏,嬌妒傾城惑至尊。
已見白虹橫紫極,復聞飛燕啄皇孫。皇孫不死燕啄折,女弟壹朝如火絕。
明明天子鹹戒之,赫赫宗周褒姒滅。古來賢聖嘆狐裘,壹國荒淫萬國羞。
安得上方斷馬劍,斬取朱門公子頭。 4.《薄媚》宋·董穎 飛雲駛。
香車故國難回睇。芳心漸搖,迤邐吳都繁麗。
忠臣子胥,預知道為邦祟。諫言先啟。
願勿容其至。周亡褒姒。
商傾妲己。 吳王卻嫌胥逆耳。
才經眼、便深恩愛。東風暗綻嬌蕊。
彩鸞翻妒伊。得取次、於飛***戲。
金屋看承,他宮盡廢。 5.《婕妤怨》唐·鄭鏦 南國承歡日,東方候曉時。
那能妒褒姒,只愛笑唐兒。 寶葉隨雲髻,珠絲鍛履綦。
不知飛燕意,何事苦相疑。 6.《述婚詩》漢·秦嘉 紛彼婚姻。
禍福之由。 衛女興齊。
褒姒滅周。 戰戰競競。
懼德不仇。 神啟其吉。
果獲令攸。 我之愛矣。
荷天之休。
5.哪裏有描寫褒姒的古文或是與之相關的褒姒正史出自於《史記》史記卷004 周本紀第四
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 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昔自夏後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 曪之二君。”夏帝蔔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 蔔請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而漦在,櫝而去之。 夏亡,傳此器殷。殷亡,又傳此器周。比三代,莫敢發之,至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於庭,不可除。厲王使婦人裸而噪之。漦化為玄黿,以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子,懼而□之。宣王之時童女謠曰:“□弧箕服,實亡周國。”於是宣王聞之,有夫婦賣是器者,宣王使執而戮之。逃於道, 而見鄉者後宮童妾所□妖子⒀出於路者,聞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婦遂亡,礶於褒。褒人有罪,請入童妾所□女子者於王以贖罪。□女子出於褒,是為褒姒。當幽王三年, 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後及太子,以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6.袁枚的詩句 明月 詩句1、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有關於明月的:
《隨園詩話》 袁枚
飛雲倚岫心常在,明月沈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2、《隨園詩話》,清代袁枚的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著作。是壹部有為之作,有其很強的針對性。本書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托、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3、袁枚(1716-1797年),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壹,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為“性靈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