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出自:唐代崔顥《黃鶴樓》
解析:意思是黃鶴壹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雲悠悠。此句是詩中頷聯,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壹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是人非、鶴去樓空。
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難》
解析:這首詩是李白於公元742年至744年身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回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開元年間李白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寄意之作。
3、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劉禹錫《秋詞》
解析:意思是秋日晴空萬裏,壹只仙鶴排開雲層扶搖直上,便引發詩情飛上雲霄。這壹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裏晴空,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淩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壹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
4、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出自:唐代賈島《宿山寺》
解析:意思是高山絕頂之上來人稀少,松樹像孤獨的野鶴壹樣在高處站立著。“高松鶴不群”,寫獨鶴單棲高松之上。鶴為仙禽,青霄遺舉,不於雞鴛為伍,本即離塵脫俗,益以古剎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顯其了無俗氣,卓爾不群。
5、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出自:唐代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解析:意思是孤雲陪伴著野鶴,怎麽能在人間居住。“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以淩雲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雲”與“鶴”本來已不是俗世凡物,何況還是“孤雲”與“野鶴”,這樣超塵脫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因此詩人詼諧地說豈向人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