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投筆從戎的詩句

贊美投筆從戎的詩句

1. 關於投筆從戎的詩句詩句

關於投筆從戎的詩句詩句 1.含有投筆的古詩句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望薊門》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魏征《出關》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

——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暫投筆,呂虔初佩刀。——杜牧《送蘇協律從事振武》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 懷鉛慚後進,投筆願前驅。——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劉希夷《從軍行》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張說《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狂來紙盡勢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

——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錢起《送崔校書從軍》。

2.《後漢書 班超轉》中描寫投筆從戎的語句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