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春分美好的詩詞

春分美好的詩詞

春分美好的詩詞

 春分美好的詩詞,春分名字的來源還有壹個原因是因為它平分了春季,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剛好將春季壹分為二,以下春分美好的'詩詞。

春分美好的詩詞1

  《春分日》

 宋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為二十四節氣之壹。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餘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癸醜春分後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禦臘衣。

 春分時節,春天已經過去壹半,如果在這個時候下起雪,是非常罕見的。

  《詠廿四氣詩 春分二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時節,多雨。

  《春分後壹日雪》

 宋代:韓淲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

 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

 解凍群芳盛,餘寒百卉稀。

 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春分前壹日 其二》

 宋代:韓淲

 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餘芳。

 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

 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

 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

 春分時節,萬物生長,白天越來越長。

  《春分前壹日 其五》

 宋代:韓淲

 草色老春薺,氣數戚已分。

 流光生鬢絲,日暮江東雲。

 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聞。

 墻陰雨淒淒,夕陽何時熏。

  《春分日梅花壹樹盛開》

 明代:李孫宸

 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

 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

 《春分日大風》

 明代:陸深

 九十日春分壹半,四千裏路長風沙。

 寒衣欲變難為客,曉夢無憑數到家。

 關塞每憐新過雁,山城深護未開花。

 向陽剩有閑庭院,滿意東來吹帳紗。

  《二月十二春分日橫山晚歸作》

 清代:錢謙益

 杏園村店酒旗新,度竹穿林踏好春。

 南浦舟中曾計日,西溪樓下又經旬。

 殘梅糝雪飄香粉,新柳含風養曲塵。

 最是花朝並春半,與君遙夜***芳辰。

  《春分日有感》

 清代:方仁淵

 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壹半春。

 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

 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

 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壹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註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春分美好的詩詞2

  《踏莎行》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壹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大好春光中,新燕成雙成對,而玉籠中的鸚鵡卻孤獨成眠,孤獨的何止鸚鵡,還有那孤獨的歌女。

  《柳梢青·花朝春分》清代: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壹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壹半,莫負今朝。

 春分時節碰上花朝節,顧貞觀感慨,趕緊珍惜美麗的春光吧,不要喜辜負了時光。

  《七絕·蘇醒》宋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雨落在地上時,聲音是那麽輕微,壹如春天,總是那般溫柔。

  《癸醜春分後雪》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禦臘衣。

 這壹年的春分時節,居然下雪了,蘇軾於是感慨,這老天爺難料呀,明天的天氣還不知怎樣,大家還是把冬衣都留下禦寒吧!

春分美好的詩詞3

  描寫春分的詩句

 1、雪人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禦臘衣--宋·蘇軾《癸醜春分後雪》

 2、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壹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仲並《畫堂春》

 3、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4、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5、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唐·徐鉉《春分日》

 6、淩寒開涸沍,寢廟致精誠。色靜澄三酒,光寒肅兩楹。形鹽非近進,玉豆為潛英。禮自春分展,堅從北陸成。藉茅心***結,出鑒水漸明。幸得來觀薦,靈臺壹小生。--唐·陳至《薦冰》

 7、日長亭館。尚問寒深淺。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東風未軟。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猶*霜痕。天意因憐病起,故教遲吐清芬。--元·張野《清平樂和李禦史春寒》

 8、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9、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10、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1、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丘為《題農父廬舍》

 12、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3、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宋·周邦彥《蝶戀花》

 14、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杜牧《悵詩》

 15、寒隨壹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16、細聽春山杜宇啼,壹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17、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唐·杜甫《曲江對雨》

 18、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19、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韓愈《感春五首》

 20、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