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隋唐時期為什麽會盛行婦女妝飾之風?以哪些發髻為主?

隋唐時期為什麽會盛行婦女妝飾之風?以哪些發髻為主?

隋唐時期婦女的妝飾之風盛行,發髻式樣和首飾種類花樣翻新,豐富多彩;化妝術日益精進,超過前代。人們對妝飾有強烈的追求,往往宮中有什麽新式樣流傳出來,民間競相仿效,很快成為全社會的風氣。妝飾的發展充分說明了人們對儀表美的追求,也體現了當時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相對的穩定和改善。

發髻隋唐時期婦女發髻的式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據段成式《髻鬟記》、宇文氏《妝臺記》等文獻,以及繪畫、考古發現可知,婦女發髻有四五十種之多,其中最具特點的有高髻、花髻、椎髻、雙髻、墜馬髻、鬧掃妝髻、雙髻等。髻鬟之上,又用各種金玉簪釵、犀角梳篦等作為裝飾,所以又有"寶髻"之稱。

婦女妝飾好追求時尚,許多流行的發髻大都由貴族婦女的倡導所致。唐朝初年,發髻在隋代平頂式發髻基礎上,略有加高,有"半翻"、"反綰"等樣式,其中最具特點的"半翻髻",便是唐高祖時從宮廷中傳出來的。天寶年間以後,貴婦中流行戴假髻,當時稱為"義髻"。《明皇雜錄》記載:"楊貴妃嘗以假髻為首飾,而好服黃裙。天寶末童謠曰:'義髻拋河裏,黃裙逐水流。'"①楊貴妃好"義髻"便帶動了義譬在社會上的流行。唐僖宗時,宮人的束發都很緊、很高。黃巢起義軍占領長安後,他逃至四川成都,同時把發根緊束向上梳出的發髻式樣,也傳至四川,"蜀中婦人都效之",時謂之"囚髻"。

發髻的式樣因人們年齡、婚姻、職業等不同而發生變化。這時,未婚女子梳雙髻。雙髻又稱"雙螺髻",是將頭發梳於頭頂的兩側,所以又叫"丫髻"、"丫頭"、"丫環",這成為未婚女子的代稱。同時,奴婢頭上大都梳雙髻,這從敦煌壁畫中可以找到證明。在唐代,只有出嫁的女子才改梳發髻。高髻是唐代最為流行的壹種發式。高髻多是在平常的裝扮,萬楚《茱萸女》寫民間采茱萸的女子,"插枝著高髻,結子置長裙"①。節慶時在高髻上插上金玉釵鈿,於是變成了"寶髻"。從現有材料看,這種高髻尤以娼家中最流行,所以,元微之《李娃傳》說:"髻鬟峨峨高壹尺,門前立地看春風。"寫 *** 以高髻招人的情景。

唐朝末年,社會上最流行的發髻樣式是椎髻、拋家髻。椎髻的特點是其形如椎,不戴飾物,不施粉脂。《新唐書·五行誌》載:"元和末婦人為圓鬢椎髻,不設鬢飾,不施朱粉,惟以烏膏註唇,狀如悲啼者。"這種發髻樣式和化妝便是前面白居易所吟詠的"時世妝"。《五行誌》又載:"唐末京都婦人梳發,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時謂之拋家髻。"這種兩鬢抱面的發式,是唐後期最具特色的壹種發式。此外,唐末還有壹種"鬧掃妝髻"。白行簡《三夢記》雲:"唐末宮中髻,號鬧掃妝髻,形如焱,風散鬢。"此發式在宮中流行,類似亂發,作火花形,又似暴風自下扶搖而上,十分別致,當是椎髻的壹個變種。

化妝隋唐時婦女臉部的妝飾,也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首先是化妝品胭脂和黛的廣泛流行。胭脂又名"焉支",本出自西域焉支山下,由壹種名叫"紅藍"的花朵提取而成。唐時,婦女以胭脂作紅妝的風氣盛行。唐詩中有所反映,李白《子夜吳歌》"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杜甫《新婚別》"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敦煌曲子詞中也有"紅妝垂淚憶何君"、"紅妝隨洛浦,綠鬢逐浮萍"之句。這種紅妝是用胭脂打扮成的。唐代稱胭脂為"紅粉",詩人壹再歌詠它。孟浩然的《春情詩》中有"紅粉春妝寶鏡前",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中有"偶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壹時回"。在敦煌曲子詞中也多次唱到它,《破陣子》中有"焚香禱盡靈神,應是蕭湘紅粉"的句子,寫女子的戀情。《竹枝子》中也有"恨小郎遊蕩經年,不施紅粉鏡臺前,只是焚香禱祝天",說明唐代女子在憂愁時,是不用紅粉來扮紅妝的。隋唐時代的婦女十分講究對眉的修飾。畫眉主要用黛。所謂"黛"是壹種青黑色的顏料,是古代專門用來供給女子畫眉之用的,壹般是用青色細柳枝點著稀釋的這種青黑色顏料來畫,所以,敦煌曲子詞中有"翠柳畫娥眉"之句。眉飾的樣式有許多種,不同時期流行不同的樣式。隋代流行長眉,如隋煬帝的殿腳女吳絳仙就擅長畫長眉。唐初尚粗眉,有"輕鬢叢梳闊掃眉"、"狼藉畫眉闊"的句子。至開元、天寶年間,細眉、長眉又流行起來。天寶末年詩人劉方平作有壹首《京兆眉》,描寫了細長眉在長安城中的流行。詩雲:"新作蛾眉樣,誰將月裏同。有來凡幾日,相效滿城中。"史稱唐玄宗有"眉癖",對婦女畫眉極為熱心,他命畫工畫有《十眉圖》,其中有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可見當時眉飾的樣式是多種多樣的。

額頭、臉頰的妝飾風俗,除紅妝外,還有黃妝、花鈿、斜紅、面靨、點唇等。黃妝就是用壹種黃色的染料,在額際間妝飾,所以又稱"額黃"、"鴉黃"。朱嶠詩雲:"額黃侵膩發",盧照鄰詩也雲:"纖纖初月上鴉黃"。花鈿是在額頭雙眉之間用各種材料剪成鳥、蟲、花、葉等圖案,貼於額間。斜紅是在雙頰太陽穴的地方畫月牙形,狀如傷口。面靨又稱"花靨",是在婦女面頰兩旁,用丹青、朱紅等點出各種形象,或月形,或錢樣,有的則用金箔、翠玉等粘貼,有許多花紋。這種面靨,晚唐五代時更加盛行,有的將剪成的各種花紋貼得滿臉都是。唇飾,主要是點唇,唐初,婦女好紅唇,敦煌曲子詞中有"朱含碎玉"、"淡施檀色註歌唇"的句子。憲宗元和末年,婦女們盛行奇異的化妝,不擦紅粉在臉上,而是以朱膏塗唇上。據《淵鑒類函》引《妝臺記》記載,唐代女子點唇已有許多種,有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橋、萬金紅、至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腥腥暈、小朱龍、雙唐媚、花奴樣子等。總之以嬌小為尚,最美觀的是櫻桃小口。

首飾隋唐五代時期,生活五彩紛呈,人們審美情趣高昂,創造出輝煌燦爛的獨具特色的首飾文化。

這壹時期,首飾的種類十分齊備,包括發飾:簪、釵、步搖、勝、梳、篦、金鈿、珠花、簪花等;頸飾:項鏈、項圈、念珠、纓絡等;耳飾:耳環、耳墜;手飾:指環、手鐲、臂釧等;帶佩:帶鉤、帶扣、蹀躞帶等;腰飾:佩魚、香囊、香碌取C懇恢質資斡鐘行磯嘌式,比如高髻盛行,發釵的樣式也隨之發生變化。除了繼承兩晉南北朝所流行的樣式(釵股的尖端朝外彎曲,制成壹個彎鉤,以防發釵的墜落)外,逐漸將釵股上的彎鉤去掉,或者制成壹根釵股較短的釵形。此外,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制成的發釵,是這個時期發釵造型的又壹特點。湖南長沙隋墓中出土的壹件發釵,就是用玉、銀兩種材料制成的。在釵首作出各種形狀的花朵,也是這個時期發釵的壹個特征,尤其在中晚唐以後更顯著。發釵的形狀,通常是根據用途來設計的。壹般來說,安插發髻的發釵,釵首比較簡單。用於裝飾的發釵,則制作精美,實際上起著鬢花的作用。這種發釵,釵股較長,釵首制成各種精美的花朵。浙江長興唐墓出土壹件"鎏金銀花釵",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墓也出土壹件大型的"銀鑲琥珀雙蝶釵",制作工藝高超,造型優美,反映了這壹時期發釵的特征。

隋唐五代時期,首飾的制作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出現許多新穎而精巧的首飾造型。比如,發簪中最精美的翠羽簪便出現於唐代。翠羽簪是用鳥類羽毛裝飾的簪。盂浩然《庭桔》詩:"骨刺紅羅被,香粘翠羽簪。"即指此。這種發簪的制作過程十分復雜:先用金銀制成簪架,然後在簪架上粘貼羽毛,壹般以翠綠色為多。有的在翠色之外,配上壹圈"金邊",或鑲嵌寶石,便使發簪產生華麗的裝飾效果。在唐代婦女首飾中,步搖的使用十分流行。有金步搖、玉步搖、水晶步搖等許多種,《楊太真外傳》記載,楊貴妃進見之日,唐玄宗曾"自執麗水鎮紫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鬢。"白居易《長恨歌》雲:"雲髻花顏金步搖"。李賀《老夫采玉歌》則描寫了壹種玉步搖,雲:"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從出土的步搖來看,款式甚多,如"金鑲玉步搖"和"四蝶銀步搖"。前者在金釵上端有壹對翅翼,鑲玉片,又嵌有下垂的珠玉穗狀串飾,稍動則搖;後者在銀釵上有四只展翅飛舞的蝴蝶,下有珠玉垂飾,動則搖。

這壹時期,婦女佩戴首飾的習俗有許多新特色。第壹,插梳篦之風極盛。從文獻記載來看,唐代婦女喜歡插梳篦。梳篦的制作十分講究,材料也異常豐富,有金制,薛昭蘊《女冠子》詞:"翠鈿金篦盡";有銀制,花蕊夫人《宮詞》:"斜插銀篦慢裹頭";有玉制,元稹《六年春遺懷》詩:"玉梳鈿朵香陸";還有犀角和白角制的。當時婦女插梳篦的方法有橫插、對插和插數把小梳篦等。張萱《搗練圖》中的婦女,頭上同時插幾把小梳篦,使人聯想起元稹"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的詩句。中唐以後,婦女喜歡插兩把大梳,梳齒上下相對。這從周P《揮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可以看到。第二,流行簪花。唐代婦女戴簪花的形象,可以從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看到。當時的簪花有金鈿、翠鈿、寶鈿等。唐代簪花的制作工藝十分高超。日本大和文華館中藏有唐代團花簪花,在壹朵葵花形狀的花蕊周圍,用金絲編成網紋,制出八片立體的花瓣,造型像壹朵盛開的山菊,可謂精巧別致。除金鈿,當時還流行"翠鈿"和"寶鈿"。前者是用翠綠的鳥羽粘貼而成。後者則是在金鈿上鑲寶石,或直接用寶石制成花朵。第三,戴臂釧。

臂釧起初多套在手臂上,至隋唐年間,臂釧戴的位置逐漸下移,最後落到手腕部位,成為壹種腕飾。白居易《鹽商婦》詩中寫女子"皓腕肥來銀釧窄",可見當時婦女的銀釧,已戴在腕上。在湖北武昌隋墓中出土的女子陶俑上,腕部都塑有數道螺紋,即臂釧的形象。在《步輦圖》、《簪花仕女圖》中也可以看到婦女腕戴臂釧的形象。第四,極少戴耳環、耳墜。從文獻及考古發掘來看,隋唐時婦女中不流行戴耳環、耳墜,這主要由於這時期不尚穿耳的緣故。只有在少數歌女舞姬及少數民族婦女中間,才偶見戴耳環、耳墜的現象。第五,中亞首飾傳入中國。1957年8月,在西安隋李靜訓墓出土壹串項鏈。項鏈的鏈條由28顆鑲有珠寶的金珠構成,上端裝有扣紐,下有制作精美的墜飾,上面均鑲嵌青金石,制作精美,造型奇特。整個項鏈具有與中亞地區項鏈相同的風格,而且青金石也出產於阿富汗東北部。所以,學術界大部認為這件項鏈是中亞地區制作之後傳入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