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劉禹錫的《烏衣巷》寫到: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還有王安石的《南鄉子》寫到: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
四百年來成壹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遊,上盡層樓更上樓。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南京賦
時序三月,歲在丁亥。江南正值草長鶯飛之際,遊人已入魂牽夢繞之境。遂踐攬勝之約,成此采風之行。朋儕三五,行程千余。遊溧高之固城、石臼,訪浦六之石林、湯泉,攀鐘阜之層巖、絕嶺,步石城之清涼、莫愁。所聞所見,似行山陰道上,目不暇接;盛況盛景,如入芝蘭室中,心為之醉。“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恐為“綺靡”之詩但發幽思,欲作“瀏亮”之賦以暢壯懷。
美哉南京,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名自楚王,曾埋金以鎮王氣;地扼天險,始建業而稱名區。東向大海,西臨荊楚,南屏皖浙,北接江淮。處暖溫兼亞熱之雙帶,有雨順更風調之四時。文明歷史久遠,湯山猿人可證;開國立業輝煌,東吳孫權堪稱。豪華六代,帝王之鄉,盛名顯乎天下;東南半壁,富饒之壤,菽粟同於水火?建三百年集權王朝,朱元璋操獨裁之巨柄;葬數千載封建統治,孫中山開民主之先河。逐日揮戈,丹心已許百千萬;渡江易幟,青史永銘四二三。……
美哉南京,文脈流徽。巍巍雨花臺,烈士鮮血化碧;高高渡江碑,英雄浩氣摩天。梅園新村,紅梅花沖寒報春香透骨;中山偉陵,先行者遺囑警世意遠深。壹朵茉莉花,開向全世界;萬匹彩雲錦,衣被大中華。鰲山龍海,火樹銀花,秦淮河畔乃燈會佳處;婉轉清柔,抑揚頓挫,甘熙宅第誠京昆世家?崇尚教育,“南大”、“東南”,陶鑄多少雄才英物;弘揚文化,詩書畫印,折射不盡漢韻唐風。
以上來自網絡,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