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秋風葉下洞庭波的翻譯是什麽

秋風葉下洞庭波的翻譯是什麽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解釋:漂泊江湖偶爾相逢客恨實在多,黃葉紛紛落下洞庭湖水波連波。詩詞名稱:《贈少年》。本名:溫庭筠。別稱:溫岐、溫庭雲、溫廷筠、溫八叉、溫八吟。字號:字飛卿。所處時代:唐代。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出生時間:約812(或說824)年。去世時間:約866(或說882)年。主要作品:《過陳琳墓》《歸國謠》《河瀆神》《歸國謠》《蕃女怨》等。主要成就:詩詞創作。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秋風葉下洞庭波”的詳細介紹:

壹、《贈少年》的全文點此查看《贈少年》的詳細內容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壹曲歌。

二、賞析

作品大意寫浪跡江湖的詩人,在秋風蕭瑟的時節與壹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會,隨即就分手了。詩人選擇相逢又相別的瞬間場面來表現“客恨”,自然地流露出無限的離恨別情,給人以頗深的藝術感染。

詩中的“客恨”不是壹般的離愁別恨。這首小詩是借客遊抒寫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遊他鄉,忽遇友人,本當使人高興,但由於彼此同有淪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覺頗多苦恨。尤其在這金風起浪、落葉蕭蕭的秋天,更容易觸動遊子的愁腸了。“秋風葉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描繪南方蕭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並非實指。和下文的“夜別淮陰市”壹樣,都是借意。

詩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還比較含蓄。後半借酒消愁,意思就顯露得多了。“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壹曲歌”。“淮陰市”,固然點出話別地點,但主要用意還是借古人的酒杯澆胸中的塊壘。這裏是暗用淮陰侯韓信的故事。韓信年少未得誌時,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貽笑於淮陰壹市。而後來卻征戰沙場,成為西漢百萬軍中的統帥。溫庭筠也是才華出眾,素有大誌,但因其恃才傲物,終不為世用,只落得身世飄零,頗似少年韓信。故“酒酣夜別淮陰市”句,正寓有以韓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恥辱告別之意。所以最後在高樓對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壹曲,以壯誌***勉,正表達了壹種豪放不羈的情懷。

這首詩善於用典寄托懷抱,且不著痕跡,自然地與寫景敘事融為壹體,因景見情,含蓄雋永。暗用韓信故事來自述懷抱之後,便引出“月照高樓壹曲歌”的壯誌豪情。“月照高樓”明寫分別地點,是景語,也是情語。四個字點染了高歌而別的背景,展現著壹種壯麗明朗的景色。它不同於“月上柳梢”的纏綿,也有別於“曉風殘月”的悲涼,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調相吻合,字裏行間透露出壹種豪氣。這正是詩人壯誌情懷的寫照。詩貴有真情。溫庭筠多纖麗藻飾之作,而此篇卻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獨標壹格,令人耳目壹新。

三、溫庭筠其他詩詞

《商山早行》、《洛陽》、《蓮花》、《更漏子》、《送人東歸》。四、譯文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漂泊江湖偶爾相逢客恨實在多,黃葉紛紛落下洞庭湖水波連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壹曲歌。

深夜暢飲即將作別淮陰的街市,月照高樓我們引吭高唱離別歌。

五、註解

淮陰市:市,商業交換場所,古稱“市”,碑立於淮安老城府市口。

相同朝代的詩歌

《三姑石》、《暖翠》、《贈別徐侃》、《幽恨詩》、《題賈島墓》、《天臺禪院聯句》、《長恨歌》、《憶江南》、《錢塘湖春行》、《暮江吟》。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贈少年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