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翻譯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裏,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翻譯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沈沈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裏海棠花現在怎麽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之前壹樣。妳可知道,妳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了。
3、《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唐 元好問
枝間新綠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譯文
蕭瑟的冬天剛過,在料峭的春寒裏,嫩綠的小草、熱情的紅杏已爭相綻放。桃花微漲著粉臉,梨花輕吐著芬芳,楊柳則輕閑地梳理著柔風,壹派明媚而又爛漫的春光,讓人又是歡喜又是惋惜。多情的詩人於是感嘆“桃花謝了太匆匆”,長恨“水流花謝兩無情”,回味“客散酒醒深夜後”,手把“紅燭賞殘花”。但元好問的`這首詠花小詩,卻將他流連的目光,落在了“深藏”於“重重”“新綠”和尚未綻放的海棠蓓蕾上,可謂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