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項判官翻譯
江邊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衰敗的蘆草,以及江橋上飄落的楓葉,午潮已過,送君於江畔渡口。
渡口山鳥鳴叫,行人如織,車來馬往,熙熙攘攘。
我們兩人年齡相差十歲,但親如兄弟,初識時,都還是沒有官職的學子。
千裏迢迢來此,並非受白璧招聘,貪圖榮華富貴。
握手祝君多多保重身體,將來定能美服華車,前途無量。
註釋
山鳥:指壹種捕食小蟲的禽鳥,俗稱“山雞”,又名“雞頭鵑”,它鳴叫時的聲音為“泥滑滑”(滑,在這裏讀作“古”),南方人也就稱這種鳥為“泥滑滑”。
泥滑滑:山鳥鳴聲。
蕭蕭:馬鳴聲。
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雙,聘莊子為相,莊子固辭”事,即以白璧招聘。
強飯:努力加飯,即保重身體。
華簪:華,美也;簪,發簪。即華麗的服飾。
雞翹:鸞旗車的俗稱。這種車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賞析
這是壹首送別詩。
詩的開頭兩句寫送別時所見的景物。首句“洲渚”是江中泥沙沖積而成的小洲,可見送別的地點是在江畔渡口。“斷蘆”和“落楓”點明時間是西風蕭瑟的深秋季節。次句“沙長”與“午潮”密切相關,由於午潮已過,隨著潮水的退落,原來被水淹沒的岸邊沙灘盡皆呈現眼前,顯示送別的時間是過午以後。
“山鳥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對馬蕭蕭。”兩句記渡口所聞所見。“山鳥”是指壹種捕食小蟲的禽鳥,俗稱“山雞”,又名“雞頭鵑”,它鳴叫時的聲音為“泥滑滑”(滑,在這裏讀作“古”),南方人也就稱這種鳥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雞鳴叫的諧音,寫得頗為有趣。第四句概括地描述了這個渡口車來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蕭蕭馬鳴”出自《詩經·車攻》;這裏的“馬蕭蕭”,源自杜甫《兵車行》中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詩句,與上句“泥滑滑”成對,也是諧音。作者運用唐代詩人的句子,熟極如流,寫情寫景,妙到毫瑞,卻又各不相犯,足見其藝術手腕之高。
“十年長自青衿識,千裏來非白璧招。”兩句寫與項判官的交誼以及項判官的為人。第五句包括了兩個典故:“十年”用《禮記·曲禮》中的“十年以長,則兄事之”;“青衿”出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矜。”據《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這句是說,兩人的年齡大約相差十歲,親如兄弟,最初認識的時候,彼此都還是沒有官職的學子。第六句“白璧招”用《韓詩外傳》“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雙,聘莊子為相,莊子固辭”事,指項判官為官廉潔,他千裏迢迢來此,並不是受白璧招聘,貪圖榮華富貴。
“握手祝君能強飯,華簪常得從雞翹。”兩句,是臨別贈言。第七句的“強飯”,用平陽公主對漢武帝衛皇後說的話。衛皇後即衛子夫,原是平陽公主家中的壹名歌女。她初入官時,平陽公主拊其背說:“行矣!強飯勉之。即貴,願無相忘!”(見《漢書·外戚傳》)第八句的“簪”,指系發於冕的簪,“華”是形容詞,言其美。“雞翹”,是鸞旗車的俗稱。這種車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這兩句是希望項判官保重身體,努力加餐,將來壹定高車大馬,前途無量。
原文:
送項判官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斷蘆洲渚落楓橋,渡口沙長過午潮。
山鳥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對馬蕭蕭。
十年長自青衿識,千裏來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強飯,華簪常得從雞翹。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