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給學生教壹首詩都可以用上40分鐘的時間,這樣來看孩子們不僅僅學會了這首詩的本身。還學會了除此之外的很多很多…讓我不禁搖頭贊嘆,真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啊。
這是壹首題畫詩,課堂開始,劉戀老師出示了無序的九個字,讓孩子們組成壹句詩,不僅這樣還讓補充該詩句的下句。回顧所學蘇軾的幾組詩後,引出新詩內容及作者。接著,老師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至少三遍。了解題畫詩這壹詩歌樣式。不是直接講它的含義,而是讓孩子找這幅畫,孩子們很聰明直接找出“春江晚景圖”。加上惠崇又是什麽意思?引出生字字形、字音、字義等問題。先觀察再認識到書寫。並介紹惠崇,讓孩子深入了解。這時再找詩句裏的生詞,“蔞蒿”“河豚”,用不同形式讀,並讓孩子們猜它們是什麽意思,值的我學習的是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老師再做引導或者補充。
再講到這幅畫,讓孩子們思考畫中畫了什麽,感受“詩中有畫”,動手在詩句裏圈出來。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及動手完成的好習慣。重點字重點講,讓孩子銘記於心,如“欲”。另外劉老師以讀促悟,幫助孩子們體會古詩畫面之美,如:妳看到竹外的桃花有什麽感受,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感受?把這壹感受讀出來。這種感受作者不能畫出來,理解“畫有不足”。隨後,劉老師讓孩子們畫春天,孩子們毛遂自薦說了好多景物,這激發了孩子們積極的去思考,劉老師對景物壹壹題詩的舉動,讓我對教師有了進壹步的思考,作為壹名語文老師,壹定要博學啊。
最後,劉老師為突破難點,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考,並出示了相關詩句,幫助孩子們理解作者蘇軾把河豚寫進來的原因所在。把整首詩推到了壹個新的高度!之後伴奏朗誦,再次想象這首充滿味道詩的畫面之美。以“唯有詩和美食不可辜負”作結。充分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這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情趣。
這節課讓我明白了題畫詩該如何給孩子們上,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方法,做到靈活多樣,總的來說是引導,啟發,拓展,教方法而非知識。題畫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中不足,題以發之。希望自己在教育的路上不斷摸索前行,爭取帶給孩子們優質的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