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句子是小樓作業又東風,這句詩的全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詩的出處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是李煜。
譯文:
春花年年開放,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麽時候才能了結呢?在過去的歲月裏,有太多令人傷心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東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國。
舊日金陵城裏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都在吧,只不過裏面住的人已經換了。要問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東流的滔滔春水壹樣,無窮無盡。
註釋:
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又名“壹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了:了結,完結。
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江蘇南京)。
雕欄玉砌:即雕花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這裏泛指南唐宮殿。闌,壹作“欄”。砌,臺階。
應猶:壹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國。朱顏,紅顏,年輕的容顏,指美人。壹說泛指人。
君:作者自稱。
能:壹作“都”,壹作“那”,壹作“還”,壹作“卻”。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南唐末代君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國破降宋。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卓絕非凡。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壹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亦大。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現存詞可確定者三十八首,存詩十六首。
創作背景: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當作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宋代王铚《默記》雲:“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壹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據這些記載可知,宋太宗壹直對李煜心存懷疑,殺之而後快之心由來已久,這首詞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賞析:
此詞為作者絕筆,是壹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淒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