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道路賒是什麽意思 賒的意思是什麽

道路賒是什麽意思 賒的意思是什麽

誰知道這首詩的意思?我家世道德梁公道路賒政新天地力任郎年少歌

五言詩 不押韻 沒有具體意思 只是 五言藏頭詩 我梁新任

萬裏休言道路賒,有誰教汝度流沙.只今中國方多事,不用無端更亂華

妳這是問什麽

“孌童”是什麽意思?

[編輯本段]詞語釋義漢語孌童本義是指美少年,“孌”是容貌美好的意思,至南北朝左右開始專指與成年人發生性行為的男童或少年。被當作女性玩弄的美男。舊時供人狎玩的美男子;或稱為──男妓。 [編輯本段]詞語文法在中文的文法上,由於“孌童”並沒有動詞的用法,因此不能寫作“孌童癖”或“孌童行為”,若要說明此行為,該以“男同性戀”或“男同 *** ”等動詞來表示;“孌童”只是名詞,解作“男妓”、也泛指身為被動壹方的男性同性戀者。現代稱小受的。 [編輯本段]詞語辯析「孌童」

只作名詞──解作男妓、也泛指身為被動壹方的男性同性戀者;

「戀童」

可作動詞──解作成人愛好與兒童發生性關系的犯罪行為。 [編輯本段]相關文獻南朝 梁簡文帝《孌童》詩 :

孌童嬌麗質,踐童復超瑕。

羽帳晨香滿,珠簾夕漏賒;

翠被含鴛色,雕床鏤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連壁錦,床織細種花。

攬褲輕紅塵,回頭雙鬢斜;

懶眼時含笑,玉手乍攀花。

懷情非後釣,密愛似前車,

定使燕姬妒,彌令鄭女嗟。

詩的頭兩句點題,接下來四句寫所居環境,壹派女性意味,第七八句,寫年少貌美,接下來用六句細描孌童的衣著和姿態,最後四句刻畫情懷,認為與女子並無異樣。

《北史·齊本紀·廢帝紀》裏,國子助教許散愁自稱:“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從反面看出當時的達宦貴人中“登孌童之床”、“入季女之室”的不在少數,否則散愁不會專提出此點來回答宣帝的問話。

到了清代,淫狎孌童的風氣更盛,患戀童癖的男子數目相當可觀,在清人的筆記中,時常見到這壹類的記錄。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上說:“凡女子淫佚,發乎情欲之自然,孌童則本無是心,皆幼而受給,或勢劫利餌耳。”接著紀曉嵐便舉了壹個例證:“相傳某巨室喜押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買瑞麗小兒,未過十歲者,與諸童戲,時使執燭侍側,種種淫狀,久而見慣,視若當然,過三四年,稍長可禦,皆順流之舟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有書生嬖壹孌童,相愛如夫婦。”

姚雪垠 《燕遼紀事》:“他對 *** 和孌童壹類的人向來只作為玩物看待,認為他們是生就的楊花水性,最不可靠。”

中國歷史上對同性戀最早的記載是《雜說》,書中曾經提到:“孌童始於黃帝”——氏族部落前... 他“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駿馬,好梨園,好鼓吹”。諸好當中的“好孌童”也就是好男色。,。孌童的意思,就是供成年男同性戀作為性行為對象的少年男子 。

這裏可看出,人之所以當孌童,是受人“勢劫利餌”,即威勢所脅利物所誘,加之蓄意地造成他們心理變態所致。而男性之所以戀童,除了古書上所說的他們與女子的容貌、性情並無二致之外,還有更復雜的原因。

另,蒲松齡《聊齋誌異》卷八《男生子》中記載道:

“福建總兵楊輔有孌童,腹震動。十月既滿,夢神人剖其兩脅去之。及醒,兩男夾左右啼。起視脅下,剖痕儼然。兒名之天舍、地舍雲。

異史氏曰:“按此吳藩未叛前事也。吳既叛,閩撫蔡公疑楊欲圖之,而恐其為亂,以他故召之。楊妻夙智勇,疑之,沮楊行,楊不聽。妻涕而送之。歸則傳齊諸將,披堅執銳,以待消息。少間聞夫被誅,遂反攻蔡。蔡倉皇不知所為,幸標卒固守,不克乃去。去既遠,蔡始戎裝突出,率眾大嗓。人傳為笑焉。後數年,盜乃就撫。未幾蔡暴亡;臨卒見楊操兵入,左右亦皆見之。嗚呼!其鬼雖雄,而頭不可復續類!生子之妖,其兆於此耶?”

《紅樓夢》 *** 解碼中寫道:

戀童癖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消失,尤其在西方,用高價收買漂亮的男童以供玩弄,在上流社會已形成惡習。據報載,當時的西德有壹批人販子,專門將男童販賣給美國人。據洛杉磯的壹位警方人士估計,整個美國有戀童者不下幾十萬人。馬薩諸塞州還破獲過壹個自稱為“北美人童戀協會”的黑組織,它專門提供8~15歲的男童,這個組織擁有360名上層人物,其中有教授、作家、富翁,這些人向協會納費,協會便為他們提供方便。 [編輯本段]戀癖原因重要提示

孌童 = 男妓

戀童 = 成人愛好與兒童發生性關系的犯罪行為。

戀童癖並不壹律追求 *** 行為的滿足,那麽其深層的心理原因是什麽呢?

有的研究者認為,人對兒童表示愛有可能是出於對童年時代的留戀,對兒童時代的性遊戲表示關註和作壹種回顧。或者是由於受到人際關系的挫折,特別是與親人和自己的家庭相處不善,感到與成人社會的交往十分費力,而與兒童打交道則不需要動更多的腦筋,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以致毫不費勁地得到性方面的 *** 。 [編輯本段]歷史故事古文譯《孌童》

1.王蘭洲

嘗於舟次買壹童,年十三四,甚秀雅,亦粗知字義。雲父歿,家中落,與母兄投親不遇,附舟南還,行李典賣盡,故鬻身為道路費。與之語,羞澀如新婦,固已怪之。比就寢,竟馳服橫陳。王本買供使令,無他念;然宛轉相就,亦意不自持。已而童伏枕暗泣。問: “汝不願乎?”曰:“不願。”問:“不願何以先就我?”曰:“吾父在時,所畜小奴數人,無不薦枕席。有初來愧拒者,輒加鞭笞曰:‘思買汝何為?憒憒乃爾! ’知奴事主人,分當如是;不知是則當捶楚。故不敢不自獻也。”王蹶起推枕曰:“可畏哉!”急呼舟人鼓楫,壹夜追及其母兄,以童還之,且贈以五十金。意不自安,復

於憫忠寺禮佛懺悔。夢伽藍語曰:“汝作過改過在頃刻間,冥司尚未註籍,可無庸瀆世尊也。”

2.慘綠袍

戈東長前輩官翰林時,其太翁傅齋先生市上買壹慘綠袍。壹日鐍戶出,歸失其鑰。恐誤遺於床上,隔窗視之,乃見此袍挺然如人立,聞驚呼聲乃仆。眾議焚之。劉嘯谷前輩時同寓,曰:“此必亡人衣,魂附之耳。鬼為陰氣,則陽光則散。”置烈日中反覆曝數日,再置室中,密覘之,不復為祟矣。又東長頭早童,恒以假發續辨。將罷官時,假發忽舒展蜿蜒,如蛇掉尾。不久即歸田。是亦亡人之發,感衰氣而變幻也。

3.夜讀少年

德清徐編修開厚,亦壬戌前輩。初入館時,每夜讀書,則宅後空屋中有讀書聲,與瑯瑯相答。細聽所誦,亦館閣律賦也。啟戶則無睹。

壹夕,躡足屏息窺之,見壹少年,著青半臂,藍綾衫,攜壹卷背月坐,搖首吟哦,若有余味,殊不以為祟者。後亦無休咎。唐小說載天狐超異科,策二道,皆四言韻語,文頗古奧。或此狐亦應舉者歟!此戈東長前輩說;戈,徐同年進士也。

4.八蠟祠道士

烏魯木齊八蠟祠道士,年八十余。壹夕,以錢七千布薦下,臥其上而死。眾議以是錢營葬。夜見夢於工房吏鄔玉麟曰:“我守官廟,棺應官給。錢我辛苦所積,乞納棺中,俟來生我自取。”玉麟憫而從之。

葬訖,太息曰:“以錢貯棺,埋於壙野,是以璠玙斂也,必暴骨。”余曰:“以錢買棺,尚能且夢;發棺攘奪,其為厲必矣。誰能為七千錢以性命與鬼爭?必無恙。”眾皆囅然。然玉麟正論也。

5.亂山歸途

辛卯春,余自烏魯木齊歸。至巴裏坤,老仆鹹寧據鞍睡,大霧中與眾相失。誤循野馬蹄跡,入亂山中,迷不得出,自分必死。偶見崖下伏屍,蓋流人逃竄凍死者;背來布橐,有糇糧。寧藉以療饑,同拜祝曰:“我埋君骨,君有靈,其導我馬行。”乃移屍巖竇中,運亂石堅窒。惘惘然信馬行。越十余日,忽得路,出山,則哈密境矣。

哈密遊擊徐君,在烏魯木齊舊相識。因投其署以待余。余遲兩日始至,相見如隔世。此不知鬼果有靈,導之以出;或神以壹念之善,佑之使出;抑偶然僥幸而得出。徐君曰:“吾寧歸功於鬼神,為掩胔埋胳者勸也。”

譯文

1.王蘭洲

曾經在壹個小船上買了壹個小孩,年紀大約十三四歲,長的很清秀,也基本認識壹些字,說自己父親病死了,家道中落,和母親哥哥投靠親友沒有找到,跟著船回南方的家,行李都典賣完了,所以就賣掉自己作為母親和哥哥的路費,王蘭洲和他說話,小孩羞澀的和新媳婦壹樣,就感覺很奇怪,等到睡覺的時候,小孩脫掉衣服直挺挺的躺著,王蘭洲本來買小孩是打算買個仆人,沒有別的想法,但是這樣曖昧的情況下,也有些把持不住,完事之後,小孩趴在枕頭上偷偷哭泣,王蘭洲問:“妳是不是不願意?” 小孩說“不願意”,王蘭洲問“妳不願意為什麽剛才順從了我?” 小孩說:“我父親在世的時候,家裏養了好幾個小孩,沒有壹個不和我父親壹起睡覺的,有的剛來羞愧的拒絕的小孩,就用鞭子抽打說:“妳以為我買妳幹什麽?呆頭呆腦的就是妳!”所以我知道奴才服侍主人,就應該是這樣的,如果不這樣就會挨打,所以就不敢不主動。”王蘭洲跳起來推開枕頭說:“太可怕了”!趕快叫船工開船,壹個晚上追上小孩的母親和哥哥,把小孩還給他們了,並且贈送了50金子。心裏還是很不安寧,於是又去憫忠寺拜佛懺悔,夢到伽藍告訴他說: “妳所犯的錯誤在頃刻之間,冥司還沒有記錄,妳不必擔心玷汙了妳的名聲了”!

2.慘綠袍

戈東長前輩在翰林做官的時候,他的爺爺傅齋先生在街上買了壹件慘綠色的袍子,壹天鎖上門出去,回來的時候發現鑰匙丟了,猜想可能是忘記到床上了,隔著窗戶看,看到這件新買的袍子直挺挺的好像壹個人壹樣站著,聽到傅齋先生的驚呼才塌了下來,大家商量著把這件衣服燒掉,劉嘯谷前輩當時壹起住,說“這肯定是死人的衣服,魂魄依附在上面,鬼是陰氣,遇到陽光就散了,於是把衣服放在烈日下反復暴曬了幾天,再放到屋子裏,偷偷的觀看,再也沒有出現(直挺挺的立著)那種事情,又有東邊長頭早童,經常用假發接續辮子,即將罷官的時候,假發突然舒展蜿蜒的自己動起來,就好像蛇在回轉尾巴,不久就被罷免了。那也是死人的頭發,感覺到衰落的氣息而發生的變幻!

3.夜讀少年

德清縣(地名)徐編修開厚,是個生於壬戌年間的前輩,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每天晚上讀書,感覺宅院後的空屋子中有讀書的聲音,讀書瑯瑯相互問答,仔細聽他讀的,也是學校所教的律詩賦文,開門卻什麽都看不到,壹天晚上,踮起腳摒住呼吸偷看房子裏,看見壹個少年,穿著青色的短袖,藍色的薄絲綢外衫,拿著壹本書背向月光坐著,搖頭吟哦,好像在品味文章中的意思,不像作怪的人,後來也沒有發生什麽禍殃,唐代小說記載天狐(超異科,策二道:此二句不解)都是四個字的韻文,文章很深奧,或者這個狐仙也是要去考取功名的人嗎?這是戈東長前輩說的,戈東長,和徐編修同年的進士!

4.八蠟祠道士

烏魯木齊八蠟祠的道士,八十多歲了,壹天晚上,放了七千錢在布墊子上,自己爬在上面死了,大家議論這是讓大家用這個錢安排他的後事,晚上道士托夢給工房吏鄔玉麟說:“我守護官廟,棺材哪些都是官府給的。錢是我辛苦積蓄的,請妳放到棺材裏,等到來生我自己來取。”

玉麟覺得很可憐就按照道士夢中的意思做了,埋葬後,嘆息說:“把錢藏到棺材裏,埋葬到荒郊野外,這是相當於古代貴族的厚葬啊,壹定會被人盜墓而挖掘出來暴露屍骨的。”我說:“用他的錢給他買棺木,都不滿意要托夢給妳;挖開棺材搶奪他的錢,這個道士壹定會變成厲鬼。誰能為七千錢用性命和鬼爭?壹定沒事的。”大家都笑了。但是還是鄔玉麟說對了(有人盜墓了)

5.亂山歸途

辛卯春天,我從烏魯木齊回來,路上到了巴裏坤,老仆人鹹寧抱著馬鞍睡著了,大霧中和大家走散了,醒來後錯誤的跟著野馬的蹄印,跟到了亂山中,迷路了出不來,自己想這下死定了,偶然看到懸崖下有趴著的屍體,大概是被流放的人逃跑被凍死了,背的有布口袋,裏面有幹糧,鹹寧就靠這個解除了饑餓,於是就拜謝這個屍體說:”我埋葬妳的屍骨,妳如果在天有靈,幫我帶路騎馬出去。“於是把屍體拖動到山洞中,搬來石頭把山洞堵死,茫然的騎馬隨便馬自己走,等了十多天,突然看到了路,出了山,竟然到了哈密(地名)的地界。

哈密遊擊(官職: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團長)徐君,是我在烏魯木齊的舊相識,所以就投靠到他的官衙來等待我,我遲了兩天才到,和鹹寧相見就好像隔世壹樣,還不知道是鬼果然有靈魂,帶他出來,或者是神仙以鹹寧的壹念之差,保佑讓他出來,或者是偶然僥幸的出來,徐君說:“我寧願相信是鬼神的功勞,好為掩埋屍骨這樣的事情做個榜樣”。

李白、王維和玉真公主他們三人到底是什麽關系?

李白、王維和玉真公主他們三人關系:

不僅唐代詩人受道教影響深刻,壹些皇室成員也受其影響。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煉;李白自敘“與逸人東嚴於隱於岷山之陽(即青城山)”,“東嚴子”就是與他“弱齡”訂交、結為“異姓天倫”的道友元丹丘;他們三人在青城山結識,故後來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薦入朝。

《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就是李白在開元十七年時,和玉真公主見面時所作。“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雲”之類的,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壹般浪漫,比起王維那篇《奉和聖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碧落風煙外,瑤臺道路賒。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此地回鸞駕,綠溪轉翠華。洞中開日月,窗裏發雲霞。庭養沖天鶴,溪流上漢查。種田生白玉,泥竈化丹砂。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禦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還瞻九霄上,來往五雲車。”要浪漫得多。太白本性桀驁不馴,生來就是個飛揚跳脫、風流多情的人物,不像王維那樣靦腆。不知後來玉真公主冷落王維也有著這方面的因素。

當時,元丹丘和玉真公主之間有相當牢固的信賴關系,蔡瑋《玉真公主受道靈壇祥應記》天寶二載:“西京大昭成觀威儀臣元丹丘奉敕修建”。元丹丘到天寶二載仍然擔任昭成觀威儀。昭成觀在長安皇城的西邊,旁邊是長安最大的道觀——玉真觀。元丹丘為了玉真公主修建紀念碑。而李白通過元丹丘的介紹得到玉真公主的支持。魏顥的《李翰林集序》雲:“(李)白久居峨眉,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這裏的持盈法師指的就是玉真公主。李白和玉真公主之間,除了有元丹丘作用和才華因素之外,道教也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玉真公主和李白之間對道教,尤其是上清道的知識上有不少的***鳴。

因此,當李白和玉真公主相遇後,如同風箏遇上風,肯定會發生壹些故事。只是事不湊巧,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而且很可能就正是他回心轉意,和玉真公主生活在壹起的時候。王維有才,有貌,精書畫,擅琵琶,少年得意,21歲高中狀元。據說開元八年(720年),詩佛王維尚未進仕,但王維善於奏樂,因音樂而結識了歧王,他常在寧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爺對他相當好——“待之如師友“。歧王把王維介紹給皇妹玉真公主,王維替玉真公主彈琴,玉真公主聽了王維演奏的《郁輪袍》後,讓宮婢將王維帶入室內,換上華麗無比的錦銹衣衫。然後置辦酒宴,安排王維入宴,坐在賓客的上首。席間,眾人談笑之際,公主覺得座中王維風流蘊藉,語言諧戲,不禁壹再矚目。於是第二年,王維就順順當當地進士及第。

王維進士及第後,被封為太樂丞(八品)。品級雖然不高,但是這卻是個為皇室宮廷宴樂培養樂隊伶人的官。玉真公主這樣安排,肯定是為了讓他方便進出宮禁及皇家苑觀之類的。但王維幾個月後就因“伶人舞黃獅子”壹案,被貶出京,遠去山東濟州做個看糧倉的九品小官——司庫參軍。“伶人舞黃獅子”據說依唐代律令,舞黃獅子節目,是專門為皇帝而演的,不得私自娛演,否則當以犯律處置。

王維壹下子被貶到濟州,這壹去就是四年半的時間。這事在當時也算不上什麽大罪,難以得此重罰?答案很明顯,正是王維不再願意到床上侍侯公主,又“私自”(未經公主同意)娶了妻子,於是玉真公主動怒,就找借口貶他到窮鄉僻壤“勞動改造”壹番。

在濟州熬了四年多後,王維終於熬不住,辭去了在濟州的官職,潛回了長安。但他在長安閑居了七八年,根本沒有實授什麽官職。於是有了開元十七年的另壹個故事。當時孟浩然到長安來求官找差事,他和王維意氣相投。孟浩然和王維正在聊天兒,突然唐玄宗就駕到了,嚇得孟浩然鉆到床底下去了。後來唐玄宗也沒有生氣,還讓孟浩然吟詩。

按理說,孟浩然和王維是朋友,壹起談談詩文,為何要往床底下鉆?皇帝有那麽可怕嗎?人家還削尖了腦袋找機會拜見呢,妳大大方方地讓王維引見壹下不正中下懷?再者,皇帝為何突然到王維家去串門?而且皇帝還像是學生公寓裏查宿舍衛生的似的,來個突然襲擊,因此有人斷定,王維此時定是住在玉真公主居處,或成了玉真公主的“外宅”。可能這天正好公主不在,王維就私自請了他來,所以皇帝壹來,他才嚇得朝床底下鉆。

李白和王維同歲,文才相當,又同是孟浩然的好友,但歷史文獻中找不到壹星半點有關他們之間友誼的記載,答案就在這裏,——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層關系,不爭風吃醋可能有些不容易。

不過李白有個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嗜酒如命。李白曾在《贈內詩》裏對妻子表示歉疚:“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太常妻說的是東漢有個叫周澤的官封太常,可能性功能有些問題,經常借口要潔身敬祖睡在齋宮裏。他老婆跑去看望他,他怒罵妻子冒犯齋禁,把妻子關到牢裏監禁起來。時人譏曰:“生世不諧,為太常妻”。李白可能因嗜酒如命,在這方面也虧待了妻子。故賦詩道歉。

在玉真公主那兒,必定也是美酒不缺,貓改不了偷腥的德行,李白必定做不到有酒不喝,時常爛醉如泥的李白,在玉真公主眼裏,肯定漸漸不如和她花間彈曲、鏡前 *** 、黃昏聯句、清晨畫眉的王維好。

於是,玉真公主漸漸把感覺超好青蓮居士李白晾在終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別館”裏不管不問了。玉真公主貴為公主,住處自然不只壹處,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等等都是她的。玉真公主不願意嫁人,自願出家為女道士。但卻沒有“緇衣頓改昔年妝”,過青燈黃卷下的日子。她的宮觀之華麗壹點不遜於皇宮,甚至尚有過之。當時就有大臣上書嫌太過奢糜。被冷落的李白,後來發了壹通牢騷後寫詩雲: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

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沈沈憂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

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不知是詩起了作用,還是玉真公主對李白仍忘舊情。到了天寶年間,玉真公主又對王維漸漸疏遠。王維壹生情境清寂自苦,在妻子死後,孤居三十年不再續娶,實在罕見。有人說王維學佛,這學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壹樣完全四大皆空,白居易不也是壹邊誦經拜佛,壹邊左手摟著“楊柳腰”小蠻,右手抱著“櫻桃口”樊素,其中的種種原因,不便揣測。我們只知道王維的心中壹直是存在著壹種苦悶的。“壹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不知王維是不是因為這難以啟齒的羞辱之事,他的內心才壹直處在懺悔中,尋求著解脫。反正,這時候李維是去了藍田輞川別墅和裴迪吟詩釣魚去了,後來又被打發到榆林等邊塞之地作侍禦史,這才有了我們千古傳唱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

而此時,在玉真公主的推薦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為翰林學士,並曾有“禦手調羹,龍巾拭吐”之寵。但李白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動他。不僅這樣,李白和同僚間的關系也差,得罪了高力士等人,於是天寶三年,唐玄宗只好將他“賜金放還”。但玉真公主不同意,賭氣對玄宗說:“那將我的公主名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賦,也都去掉。”玄宗有了楊貴妃在側,顧及不上這個妹妹,於是聽任她去除名號,散財修道。玉真公主於是真的離開京城,遠去安徽宣城修道。

李白還有壹首廣為流傳的詩,叫做:“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在這首詩中在意的不是在山,而是玉真公主也。玉真公主後來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煉,所以李白對著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李白終其壹生,都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這不,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時年七十多歲,葬於敬亭山。李白也於同壹年死於敬亭山下的當塗縣。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針刺進肉裏成語 針刺背的成語 下壹篇:描述池塘荷花的詞語 描述荷花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