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壹的化境。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決心隱居後所作。詩人通過描寫農村的美好風光,展現自己閑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
此詩的語言平淡樸素,但又不失韻味。以毫不誇張的手法,用家常話寫出沁人心脾的境界,顯得自然而又耐人尋味。“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源,以情為詩緣,以理為詩尾。前四句的“心”與“地”正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的關系。只要妳“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幹擾。妳,壹邊采著菊,壹邊賞著山,人景融為壹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成壹幅美好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情,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沒有他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欲 人都有欲。人欲無忌,而人欲有異;人欲無邊,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種年紀就有哪種欲望。無欲望便無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驗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過。欲壑難填,莫墜其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