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鹹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
2. 鹹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3. 鹹陽秦帝居,千載坐盈虛。
4. 鹹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
釋義:鹹陽的宮殿門闕、樓臺周閣,千門萬戶,座落重重。
出處:李商隱的《鹹陽》
賞析:鹹陽的宮殿門闕、樓臺周閣,千門萬戶,座落重重。在秦始皇仿作的六國建築裏居住著諸侯國來的“妃嬪媵嬙”,佳麗絕艷,顯現著壹代的強盛與繁華。秦末,竟毀在項羽壹把大火之中。難道當時天帝醉了,失卻了對秦地美麗山河的關照!
“天帝之醉”原來有個故事。據說,秦穆公有壹次長睡不醒。七天之後,突然睜開眼,他對身邊的人講:他覲見了天帝,天帝也非常高興。不但讓他欣賞了“鈞天廣樂”,還在酒醉未醒時,把“金策”也賜給了他。所以秦國才能據有山川秀美的關中。
5. 鹹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釋義:在鹹陽橋上遇雨了,那牛毛細雨隨風飄搖不定,宛如懸在空中的水晶帷簾;那泊著的釣魚船被這連綿的水晶帷簾阻隔,如煙如畫。
出處:唐朝詩人溫庭筠的古詩作品《鹹陽值雨》
賞析:這是壹首對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蕩,意象綿渺,別具特色。鹹陽橋,又名便橋,在長安北門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來,有多少悲歡離合、興廢存亡的歷史在這裏幕啟幕落。然而詩人此番雨中徜徉,卻意度閑適,並無愁眉鎖眼之態,筆墨染出,是壹派清曠迷離的山水圖景。
6. 鹹陽秦帝居,千載坐盈虛。
釋義:鹹陽是秦朝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在不斷發展的變化。
出處: 唐代詩人沈佺期的《鹹陽覽古》
賞析:本詩描寫主人翁遊覽古鹹陽對古人的壹些評價。
2.描寫鹹陽的詩句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 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裏,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賞析)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據朱自清《李賀年譜》推測這首詩大約是元和八年(813),李賀因病辭去奉禮郎職務,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時,詩人“百感交並,故作非非想,寄其悲於金銅仙人耳”。
詩中的金銅仙人臨去時“潸然淚下”表達的主要是亡國之慟。此詩寫作時間距唐王朝的覆滅(907)尚有九十余年,詩人何以產生興亡之感呢?這要聯系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詩人的境遇來理解、體味。
自從天寶末年爆發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壹蹶不振。憲宗雖號稱“中興之主”,但實際上他在位期間,藩鎮叛亂此伏彼起,西北邊陲烽火屢驚,國土淪喪,瘡痍滿目,民不聊生。
詩人那“唐諸王孫”的貴族之家也早已沒落衰微。面對這嚴酷的現實,詩人的心情很不平靜,急盼著建立功業,重振國威,同時光耀門楣,恢復宗室的地位。
卻不料進京以後,到處碰壁,仕進無望,報國無門,最後不得不含憤離去。《金銅仙人辭漢歌》所抒發的正是這樣壹種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詩***十二句,大體可分成三個部分。前四句慨嘆韶華易逝,人生難久。
漢武帝當日煉丹求仙,夢想長生不老。結果,還是象秋風中的落葉壹般,倏然離去,留下的不過是茂陵荒冢而已。
盡管他在世時威風無比,稱得上是壹代天驕,可是,“夜聞馬嘶曉天跡”,在無窮無盡的歷史長河裏,他不過是偶然壹現的泡影而已。詩中直呼漢武帝為“劉郎”,表現了李賀傲兀不羈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級觀念束縛的可貴精神。
“夜聞”句承上啟下,用誇張的手法顯示生命短暫,世事無常。它是上句的補充,使“秋風客”的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也為下句展示悲涼幽冷的環境氣氛作了必要的鋪墊。
漢武帝在世時,宮殿內外,車馬喧闐。如今物是人非,畫欄內高大的桂樹依舊花繁葉茂,香氣飄逸,三十六宮卻早空空如也,慘綠色的苔蘚布滿各處,荒涼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寫是金銅仙人的“觀感”。金銅仙人是漢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臺上,“高二十丈,大十圍”(《三輔故事》),異常雄偉。
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離漢宮,運往洛陽,後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習鑿齒《漢晉春秋》說:“帝徙盤,盤拆,聲聞數十裏,金狄(即銅人)或泣,因留霸城。”
李賀故意去掉史書上“銅人重不可致,留於霸城”(《三國誌》註引《魏略》)的情節,而將“金狄或泣”的神奇傳說加以發揮,並在金銅仙人身上註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物和人、歷史和現實便融為壹體,從而幻化出美麗動人的藝術境界來。
中間四句用擬人法寫金銅仙人初離漢宮時的淒婉情態。金銅仙人是劉漢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見證人”,眼前發生的滄桑巨變早已使他感慨萬端,神慘色淒。
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強行拆離漢宮,此時此刻,興亡的感觸和離別的情懷壹齊湧上心頭。“魏官”二句,從客觀上烘托金銅人依依不忍離去的心情。
“指千裏”言道路遙遠。從長安遷往洛陽,千裏迢迢,遠行之苦加上遠離之悲,實在教人不堪忍受。
“東關”句言氣候惡劣。此時關東霜風淒緊,直射眸子,不僅眼為之“酸”,亦且心為之“酸”。
它含有“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頭”的意味,表現出對漢宮、對長安的深切依戀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渾厚凝重。
特別是“酸”字,通過金銅仙人的主觀感受,把彼時彼地風的尖利、寒冷、慘烈等情形,生動地顯現出來。這裏,主觀的情和客觀的物已完全揉合在壹起,含義極為豐富。
詩人時而正面摹寫銅人的神態,時而又從側面落筆,描繪銅人四周的景物,給它們塗上壹層憂傷的色調。兩種手法交互運用,使詩意開闔動蕩,變幻多姿,而又始終圍繞著壹個“愁”字,於參差中見整飭,色調統壹,題旨鮮明。
“魏官”二句,側重描寫客體,“空將”二句則改寫主體,用第壹人稱,直接抒發金銅仙人當時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驅使下離別漢宮,作千裏之行。伴隨著“我”的唯有天上舊時的明月而已。
事情發生在三國時期而稱月為“漢月”,它抒發的顯然是壹種懷舊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所詮釋的:“因革之間,萬象為之壹變,而月體始終不變,仍似舊時,故稱‘漢月’。”金銅仙人親身感受過武帝的愛撫,親眼看到過當日繁榮昌盛的景象。
對於故主,他十分懷念,對於故宮,也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牽引的車子上,漸行漸遠,眼前熟悉而又荒涼的宮殿即將隱匿不見,撫今憶昔,不禁潸然淚下。
“憶君”句中“淚如鉛水”,比喻奇妙非凡,繪聲繪色地寫出了金銅仙人當時悲痛的形容——淚水涔涔,落地有聲。這種感懷舊事、恨別傷離的神情與人無異,是“人性”的表現,而“鉛水”壹詞又與銅人的身份相適應,婉曲地顯示了他的“物性”。
這些巧妙的表現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
3.關於鹹陽的詩句蕭西北風。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臂掛捎荊兔,腰懸落箭鴻。
歸來逞余勇,兒子亂彎弓。少 年 行 (唐)王 維新豐美酒鬥十幹,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登鹹陽縣樓望雨》 (唐)韋莊亂雲如獸出前山,細雨和風滿渭川。
盡日空朦無所見,雁行斜去字聯聯。《渭城少年行》 (唐) 崔顥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 驛使前日發章臺,傳道長安春信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裏花正開。 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江邊。 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花,遊子春來喜見花。 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
章臺帝城稱貴裏,青樓日晚歌鐘起。 貴裏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 渭水橋頭酒新熟,金鞭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與琵琶,玉壺清酒就君家。 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壹曲楊柳花。
《晚發鹹陽,寄同院遺補》 (唐) 李嘉佑征戰初休草又衰,鹹陽晚眺淚堪垂。 去路全無千裏客,秋田不見五陵兒。
秦家故事隨流水,漢代高墳對石碑。 回首青山獨不語,羨君談笑萬年枝。
《鹹陽懷古》 (唐)韋莊城邊人依夕陽樓, 城上雲凝萬古愁。 山色不知秦苑廢, 水聲空傍漢宮流。
李斯不見倉中悟, 徐福應無物外遊。 莫怪楚吟偏斷骨, 野煙蹤跡似東周。
《經鹹陽城》 (唐) 張祜阿房宮盡客誰來,可惜連雲萬戶開。 秦地起為千載業,楚兵焚作壹場灰。
應知長者名終在,祇是生人意不回。 何事暴成還暴廢,祖龍須死項須摧。
《鹹陽懷古》 (唐)陳上美山連河水碧氤氳,瑞氣東來擁聖君。 秦苑有花空笑日,漢陵無主自侵雲。
古槐堤上鶯千囀,遠渚沙中鷺壹群。 賴有淵明同把菊,煙郊四望夕陽熏。
《登鹹陽城樓》 (唐)許渾壹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州。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禪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鹹陽》 (金)趙秉文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冢臥麒麟。 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鹹陽塬上塵。
《鹹陽懷古》 (元)施子搏鹹陽秋水草離離,千古愁雲鎖翠微。 黃犬已亡秦鹿失,白蛇方斬漢龍飛。
煙銷古國空流水,樹老荒城自落暉。 應是驪山九泉下,死魂猶望采紫歸。
《清渭樓》 (明)黃公黃公愛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樓。 為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遊。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雲悠悠寄懷抱。
《晚渡鹹陽》 (明)秦玉縣城北依北塬坡,南面通津古渭河 兩岸夕陽秋草渡,半篙春水白鷗波。 當年宮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漢室多。
欲向長途詢往事,南山無語郁嵯峨。《過畢郢原山》 (明)王雲鳳我昔過北邙,春雲暗夕陽。
今來渡渭水,飛飛黃葉秋風裹。 洛陽道,鹹陽道,客頭未白心已老。
秦家墓,漢家墓,望裹裏裏總煙霧。 文王廟古不鎖門,行人愁上畢郢原。
4.與鹹陽有關的詩詞(唐)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溫庭筠 《鹹陽值雨》 鹹陽橋上雨如懸, 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 曉雲將入嶽陽天。 (唐) 杜牧 《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壹,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余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壹樓,十步壹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壹日之內,壹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壹肌壹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壹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壹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壹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唐)李白 《雜歌謠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 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壹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麹便築糟丘臺。 千金駿馬換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車傍側掛壹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鹹陽市上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君不見晉朝羊公壹片石,龜龍剝落生莓苔。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誰能憂彼身後事,金鳧銀鴨葬死灰。 清風朗月不用壹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唐)王維 《少年行》 新豐美酒鬥十幹,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唐)王維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用來形容鹹陽歷史悠久的句子李商隱的《鹹陽》:“鹹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杜甫《兵車行》: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裏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字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惟見水東流。
唐·陳上美《鹹陽懷古》:壹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州。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北宋黃孝先《留題清渭樓》:黃翁愛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樓。為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遊。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定分不可移,白雲悠悠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