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壹從身去國,再見日周天。
老度江南歲,春拋渭北田。潯陽來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除夜
唐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催。
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遊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彥雄
銅龍看卻送春來,莫惜顛狂酒百杯。
吟鬢就中專擬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懷
唐杜審言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幹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
唐李世民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除夜
唐尚顏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坐到四更後,身添壹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
歲除夜
唐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懷
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裏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除夜
唐徐鉉
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並隨殘歷日,春風寧識舊容儀。
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
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不辭加壹歲,唯喜到三春。
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
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
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
茜旆猶雙節,雕盤又五辛。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
故鄉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雲終,故鄉還與異鄉同。
非唯律變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處夜歌銷臘酒,誰家高燭候春風。
詩成始欲吟將看,早是去年牽課中。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有關春節的詩句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3.李白有沒有寫過關於雪的詩 介紹幾首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淮海對雪贈傅靄
唐李白
朔雪落吳天,從風渡溟渤。海樹成陽春,江沙浩明月。
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寄君郢中歌,曲罷心斷絕。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唐李白
昨夜梁園裏,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
4.李白有沒有這樣的詩句:伸出手能阻斷流動的長江,揮動長劍能斬開李白詩集
卷壹(古詩五十九首)
古風五十九首
其三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揮壹作飛)
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
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
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領。
騁望瑯琊臺。
刑徒七十萬。
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
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
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
揚波噴雲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
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5.有關於春節的詩詞,諺語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拜年的話--好聽 大年初壹吃餃子--第壹回 大年初壹吃餃子--都壹樣 大年初壹吃餃子--沒外人 大年初壹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大年初壹送財神--見面說好 大年三十看黃歷--沒日期 年吃年用 冬天麥蓋三層被 來年枕著饅頭睡 春滿人間 大紅燈籠高高掛 壹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間福滿門”、“爆竹壹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壹扭,大年初壹拱拱手”——— 壹年壹度的春節就要到了,每年的春節是民間最熱鬧最受百姓重視的節日。
除夕之夜,忙碌了壹年的人們,滿懷喜悅從四面八方奔進心裏的溫馨港灣———家。這時家裏家外都已裝飾壹新,家人圍坐在壹起品嘗著豐盛的年夜飯,聊著永遠也說不完的家常,呈現出壹派安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按老北京的風俗,在這繁花似錦的除夕夜到來之前,人們要經過壹個非常繁忙的準備期。民間流傳著壹段諺語就反映了這個忙碌而有序的過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壹扭,大年初壹拱拱手。”
過去,社會的物質供應很匱乏,人們的精神生活很單調,所以大人孩子都盼著過年好好地享受壹番。 過年的籌備工作壹般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二十三當天算個小年。
這壹天,大人都會給孩子買糖吃,但不是平常的糖果,而是粘牙的關東糖和圓形的樣子像南瓜的糖瓜。 二十四要打掃房間,特別是犄角旮旯兒平時清理不到的地方都要徹底清掃,同時還要拆洗被褥、床單、窗簾等。
二十五去碾谷,在農村,人們要把家中存放的稻谷脫皮,麥粒碾成面粉;城市的人們要買糧,也就是要為過年準備充足的糧食。 二十六去買肉,要多買壹些回來,基本整個過年就夠用了。
而且買來以後,要把肉按不同用途分開放,有些食用方法比較復雜的,需要提前做的,這壹天也開始著手準備了。那時沒有冰箱,就把肉包好後放在院子裏貓找不到的地方,靠著大自然的溫度保存。
二十七去宰雞,過去沒有現在這樣的大型養雞場和屠宰加工廠,更沒有清理幹凈的整雞和分割雞賣。所以,人們都是買活雞現場宰殺,帶回來自己清洗再做菜。
二十八把面發,發面就是為做主食準備的。那時沒有現在用的方便快捷的發酵劑,要發的面又很多,所以要提前準備充足。
過年的時候,家裏人聚得很齊,還有很多親戚朋友要來,人會很多。家裏人都很忙碌,吃飯時壹般只做菜,不做大量的主食了。
二十九這天主要是制作這些主食,前壹天已經把面發好了,直接做就可以了。主食的品種主要是饅頭,除此以外,再蒸些花卷、豆包。
有些巧手的主婦還會做出些新花樣,比如,長著紅眼睛的小兔子、可愛的小刺猬、憨態可掬的小熊等等,從主食的種類上可以看出主婦的聰慧和勤勞。 三十晚上扭壹扭,這天就是人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了。
到了晚上,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品嘗美酒佳肴,用自己認為最快樂的方式慶賀新壹年的到來。這裏用“扭壹扭”來形容人們高興的樣子。
大年初壹拱拱手,民間把春節又稱為過大年,“拱拱手”是對拜年動作的描述。初壹早晨,不只是家裏人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