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最“敷衍”的壹首古詩,39字重復36字,為何還可以壹直被稱贊?

最“敷衍”的壹首古詩,39字重復36字,為何還可以壹直被稱贊?

因為這三個與眾不同的字正是這首詩的精髓,表現了時代變遷和王朝的覆滅。用了那麽多相同的字而只有三個字不相同,還可以表現出這麽深厚的情感,可見詩人的能力高超。

這首詩就是《詩經》裏的《國風·王風·黍離》,這首詩全文三段,每壹段幾乎都是重復,只有每壹段中的壹個字不同。其實這首詩是借用當時農作物的變化來表現了壹個家國破碎的遊子形象。盡管全文只有39字而36字重復,只有三個字不壹樣,但是卻把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詮釋得淋漓盡致。

其實這首詩不能稱作是敷衍,我認為是詩人故意而為之。他就是想用看上去“敷衍”的方式來表現出並不“敷衍”的情感,這三個字是層層遞進的,它們引領著我們讀者的情感。從壹個小小的農作物身上,來感受壹個無家可歸,國家戰亂的遊子的形象。我認為正是這種看似奇怪的格式,才讓我們後人留意這首詩。

其實這首詩的格式才是我們後人把它記住的關鍵所在。古詩詞其實是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不簡單的思想,而這個詩人用壹個看似簡單的方式,向我們傳遞著並不簡單的情感。我認為這首詩並不“敷衍”,這首詩正體現出詩人的能力高超,能通過三個字的變換、遞進表達如此豐富的情感,難道不應該讓我們佩服嗎?

我認為我們現在大多人對這首詩還是很喜歡並且佩服這個詩人的,因為這個“敷衍”的地方正是我們所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