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意思是芍藥在春天得到了春風的無限嬌寵,哪有羨慕牡丹的時候呢?
出自唐末五代十國詩人王貞白的《芍藥》。
原文: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譯文:
芍藥在春天得到了春風的無限嬌寵,哪有羨慕牡丹的時候呢?麥秋時節壹年才會有幾天?谷雨季節只是微微有些寒冷而以啊。因為嫉妒她的嬌媚,清風頻頻的吹起。
羨慕那太過嬌美的嫩妝,夜露也想把它弄殘。只有芙蓉般的美貌,西子樣的容顏,才配陪伴在妳的左右。我只好隔著滾滾的水流,無限感嘆妳的美貌而以了啊。
擴展資料
在春末夏初百花雕零之際,有壹種花獨放異彩,這就是被稱作“殿春花”的芍藥。芍藥是我國栽種歷史最悠久的花卉之壹,有近五千年之久。
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芍藥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數次出現,並且在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作為代表愛情的美好個體出現,寄予了美好的“意”。此後,芍藥意象漸漸在文學作品中形成與發展,其“象”外之“意”也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逐漸成為壹個成熟的文學意象。?
芍藥花在文學作品中從物態之美、到意蘊品格之美,總為文人墨客所稱道,也總是與美好的事物相牽連。?
先秦·佚名《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的描寫。(意思是男女結伴壹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藥毋相忘。)
芍藥出現在男女約會的故事之中,並且是作為約會中互相贈送的禮物,可見芍藥傳遞的是愛慕之情、仰慕之意。芍藥在這裏代表的是純潔、神秘的愛情。這首詩奠定了芍藥意象的情感基調,為此後芍藥題材的創作打下了基礎。
芍藥花有紅、黃、紫、墨等多種顏色,在古詩詞中出現的芍藥多為紅色,紅色芍藥色澤艷麗,有“紅藥”之稱。
唐代詩人元稹在《紅芍藥》中贊美芍藥的顏色: 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意思是:紅芍藥綻放如紅綢簇擁,花蕊是金絲蹙成。花紅如燃燒的火焰,花瓣是彤雲剪裁,張開如紅霞包裹。錦帛不能與其媲美,桃花沒有其明艷。滿天彩霞也懼怕它而散開,落日見到它也愁苦欲墜。芍藥的紅色,艷而不俗,晶瑩剔透,可以為人帶來生命的活力和豐富的內心感受。每年的五月份,百花殆盡,而風中芍藥卻分外妖嬈,顯出勃勃生機。
芍藥的香味淡雅,若有似無,給人清新怡人的感覺。芍藥花朵碩大,由於是草本植物,花朵多盛開在根莖頂端,莖細花大,搖曳生姿,因而也被稱作“沒骨花”。又結合其或艷麗或淡雅的色澤,以及若有似無的清香,這種仿佛弱女子般嬌養細嫩之美,自古就與“多情”結下了不解之緣。
宋代詩人秦觀在《春日》中寫道: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首詩寫募春雨後景色。雨後庭院的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頭,嬌艷嫵媚。全詩描寫傳神,具有壹種清新婉麗的韻味。詩人將芍藥看作是多情的象征,含苞待放的芍藥好比掛著淚珠的柔弱女子,其脈脈含情的嬌柔之態更加引人註目。
再看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蘇侍郎紫薇庭各賦壹物得芍藥》:仙禁生紅藥,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還遇艷陽時。 名見桐君箓,香聞鄭國詩。孤根若可用,非直愛華滋。
詩的意思是:芍藥的風範高,是上天眷戀的禁品,以故“仙禁生紅藥”。幸運的是她占有有利的地理條件,還有陽光照耀,因而存活了下來。她被列入黃帝時的醫師桐君的采藥錄,她的清香流傳在《詩經·鄭風》之中。芍藥根可以入藥治病,並不單單愛她的花香。
詩人將芍藥的最初記載,芍藥的色、香、姿作了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芍藥的外在美和實用價值,委婉的抒發了自己願為國效力的誌向。
唐代詩人錢起在王維故居前懷念王維所作的《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淒然感懷》中寫道: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詩人吟詠芍藥,或許是出自本人對芍藥生命力的贊嘆,或許是感念王維對芍藥的欣賞。王右丞雖人已不在世,但其故居庭前的芍藥壹如既往的開放。詩人在感傷之余,還稱贊芍藥的生命力之旺盛勝過耐寒的青松。“主人不在花長在”,贊揚芍藥有堅持、有信仰。
百度百科--王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