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
人們所說的“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指的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和浙江雁蕩山。
安徽黃山
天上黃山 (20張)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清代安徽人閔麟嗣的《黃山誌定本》中杜撰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遊記中並無此說法),又有人以此杜撰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更有“天下第壹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江西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北部,北臨長江,東瀕鄱陽湖,是避暑勝地,古今很多名人到此遊歷或居住。山上雲霧繚繞,到處是奇花異草和珍稀樹木。名勝有五老峰、三疊泉、廬山植物園
、仙人洞、白鹿洞書院、廬山瀑布、觀音橋、天下第壹泉、抗戰紀念館等。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古論,亦有“中華文明發源地之壹”的今論。自1996年以來,獲“世界人文景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優秀生態景區”等三枚世界金牌。
廬山以其秀美的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沈積著稱於世。千百年來,各時代各學科無數頂尖人物在這裏留下光耀千古的足跡和華章。無數先烈在這裏為抵抗外來侵略拋頭顱灑熱血,浩氣長存。廬山是詩畫的國度,廬山是寬容的長者,廬山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浙江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297公裏,距溫州68公裏。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壹山”。總面積450平方公裏,500 多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壹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五嶽
五嶽說的是中國五座有名的山,即東嶽泰山(山東泰安)、南嶽衡山(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西嶽華山(陜西省華陰市)、北嶽恒山(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裏)、中嶽嵩山(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自古就有“南嶽”之名。
古北嶽大茂山(河北省阜平縣,古北嶽廟在曲陽)。稱“天下第二山”(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恒山)“並州鎮山”(古代並州包括山西河北大部),道家洞天福地(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五洞天),位居北直隸名山之首(《讀史方輿紀要》)。古南嶽天柱山(安徽省潛山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嶽”。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歷代帝王認為六嶽是群神居住的地方,因此自漢代起就在各山舉行封神、祭祀盛典。
泰山
六嶽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恒山奇,嵩山峻。東嶽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天下第壹山。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而唐代詩人杜甫則寫下了“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壹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嶽恒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壹個“奧”字上:在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恒山如行,嵩山如臥。早已聞名於世界。
東嶽泰山
泰山,指我國的五嶽之首。又稱東嶽,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首,也位居“中華十大名山之首”。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泰山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首例自然文化雙重遺產項目。[1] 另外,泰山還有嶽父的意思。
南嶽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贊美。
南嶽衡山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壹,主峰座落在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叠嶂,氣勢磅礴。素以「五嶽獨秀」、「宗教聖地」、「文明奧區」、「中華壽嶽」著稱於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A級旅遊區。
南嶽衡山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二十八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嶽」。宋徽宗在南嶽禦題「壽嶽」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巖。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鬥玉衡,亦名壽嶽」,再度禦定南嶽為「壽嶽」。歷代史誌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嶽」即「南嶽衡山」,南嶽衡山因而譽稱「中華壽嶽」。
西嶽華山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壹,海拔2154.9米居五嶽之首,位於陜西省西安以東120公裏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縣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壹座花崗巖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北嶽恒山
恒山,人稱北嶽,海拔2017米,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揚名國內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高氏山、崞山、玄武山、紫嶽。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裏處,距大同市62公
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中的中嶽。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第34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在北京時間2010年8月1日將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使之成為中國的第39處世界遺產。
古北嶽大茂山
河北大茂山,明代以前北嶽,別名恒山、常山、神尖、毋恤臺、神仙山等,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北70裏,海拔1989米;北嶽廟在曲陽。稱“天下第二山”(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恒山)“並州鎮山”(古代並州包括山西河北大部),道家洞天福地(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五洞天),位居北直隸名山之首(《讀史方輿紀要》)。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曲陽知縣田蘭廣重修北嶽廟竣工,他在撰寫的《重修北嶽廟之碑記》中說:“大茂在邑之西北,崔蟯截糶,巍然見百裏之外”。等等此類記載頗多。北嶽廟內還有壹塊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保留下來的《北嶽恒山圖》碑刻,至今也有700多年的歷史。此圖描繪了北嶽恒山的區域範圍,以及河流山脈分布情況及曲陽城的部分地理情形。
趙簡子曾通過假稱在恒山埋寶符選繼承人;秦始皇第四次東巡回鹹陽是過恒山,漢武帝曾在恒山上埋元玉。傳說道人於吉曾在上曲陽泉水上的得《太平經》,即恒山腳下泉水,張角學之未精,發動黃巾起義。八仙之壹張果老出沒恒山,他是唯壹被載入正史的神仙,唐玄宗賜號“通玄先生”。《道教神仙》載,茅山派師祖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恒山修道。漢朝東方朔曾嘆“淩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元朝詩人元好問證大茂山為北嶽的詩句:“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撲未散真巧存”。詩人對於恒山的描寫,他們大多使用形象思維,認為“山為地之勝,山為地之靈”。有了勝靈之山的蘊育,也就有了“人傑地靈”之說。由於山有靈性,古人信然,所以好山之人多將其引為知己。賈島、劉因、趙秉文、王世貞、顧炎武等眾多文化名人曾遊歷恒山留下詩詞和文章。
古南嶽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中華歷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南嶽”之 名。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壹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壹首贊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雲:“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公元 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臺祭嶽,敕封皖山為“南嶽”,被譽為“江南第壹山”;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所以又稱為安徽的“源頭山”。在祭嶽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為萬歲山。後隋文帝詔廢,隋唐以後,南嶽改為衡山
佛教五大名山
中國有5座山被稱為佛教名山。它們是山西的五臺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和貴州的梵凈山。山上修有寺廟,供奉菩薩,傳播佛教文化。
五臺山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裏,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最早在五臺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親自赴五臺山傳播佛教。《名山誌》記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五臺山所在的山西處於黃土高原,地旱樹稀,視野裏整整壹個是土黃色的世界,可以稱為金色世界。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余裏。在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壹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勢雄偉,連綿環抱,方圓達250公裏,總面積592.88平方公裏。
峨眉山
峨眉山(Mount Emei),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千米,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5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
峨眉山氣候多樣,植被豐富,***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峨眉山壹大特色。
普陀山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壹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裏,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丁亥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普陀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山、衛生山,浙江省唯壹的ISO14000國家示範區。
九華山
九華山(Jiuhua Mountain)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素有“東南第壹山”之稱,至2010年,保留著清朝皇帝乾隆禦賜金匾“東南第壹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境內。九華山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裏,保護範圍174平方公裏。景區方圓100公裏內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淩空。
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地藏王菩薩道場、安徽省四大名山之壹、上古學仙修道聖地、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梵凈山
梵凈山(Mount Fanjing),原名“三山谷”,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得名於“梵天凈土”。梵凈山曾榮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國十大避暑名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
梵凈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也是武陵山脈的標誌。主峰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梵凈山山門距銅仁市80公裏,距省會貴陽460公裏。
道教四大名山
武當山(湖北)、齊雲山(安徽)、青城山(四川)、龍虎山(江西),合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
武當山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壹。景區面積古稱“方圓八百裏”,現有312平方千米。東接歷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車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林區,北臨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武當山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以說,武當山無與倫比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壹,因此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壹仙山”。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A級旅遊區、全國武術之鄉、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壹,其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天柱峰金殿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壹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藥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藥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藥庫”之稱。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余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壹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裏壹庵十裏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嶽”石牌坊、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功夫,是我國“內家功夫”的傑出代表,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壹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壹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壹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鐘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齊雲山
齊雲山,古稱白嶽。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壹,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裏處,海拔585 米,方圓壹百壹十平方公裏;境內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間以幽洞、曲澗、碧池、青泉,匯成勝境。
齊雲山景區面積約110平方公裏,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50平方公裏,199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素有“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贊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壹名山”。
青城山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壹,中國道教發祥地之壹。
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裏,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裏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獅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壹大特色。
龍虎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裏處貴溪市境內。東漢中葉,正壹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壹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壹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江南詩山
敬亭山
敬亭山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裏。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壹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南齊謝脁《遊敬亭山》和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後,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後,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顏真卿,韋應物,陸龜蒙,蘇東坡,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清朝畫僧人石濤更是駐錫於敬亭山腳下的廣教寺,以敬亭風光為背景,留下傳世名作《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中國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詞、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壹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天下第壹福地
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太白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壹段,道教的發祥聖地。周代把終南山、太白山統稱為:太乙山。總面積1074.85平方千米,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壹福地”的美稱。
中國第壹神山
昆侖山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壹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壹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只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其他名山
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第壹高山,是海南島的象征,也是我國名山之壹,被國際旅遊組織列為A級旅遊點。該山位於海南島中部,峰巒起伏成鋸齒狀,形似五指,故得名。近看五指山,只見5個“指頭”由西南向東北,先疏而後密地排列。跟前那座郁郁蔥蔥的山峰,便是五指山第壹峰,海拔1300多米,崢嶸壁立,那頂峰傾斜指著天際。在五指山區公所的所在地朝山上看,整座山峰好像壹座碩大的金字塔,那山巔則像喙食尖削的鳥嘴,但是登上去後,卻是壹大塊近10多平方米面積的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