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桓臺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境內有馬踏湖風景區、王漁洋紀念館、四世宮保牌坊、史家遺址、徐夜書屋、冰山遺址等,小龐、前埠、唐山、新城等地都出土了石鏟、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史家村挖掘發現了商代遺址、高樓村有始建於隋代的華嚴寺,陳莊有木佛堂古槐等。
最有價值的人文景觀是新城王漁洋祠堂和四世宮保牌坊,最有價值的自然景觀是江北明珠馬踏湖。
以漁洋文化為主的新城古城遊和馬踏湖風景區自然觀光遊已成為桓臺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兩大重點品牌。
馬踏湖
馬踏湖位於桓臺縣東北部,湖東西長約12公裏,南北寬約8公裏,面積近百平方米公裏。
這壹帶地勢低窪,湖底海拔最高點9米,最低點6.5米,自西南向東北緩傾。
孝婦河、烏河、豬龍河匯流於此,形成了壹個天然的湖泊,1995年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湖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名勝古跡眾多,是天然的旅遊勝地,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
湖內碧水瀅瀅、河道縱橫、交織成網,蘆葦蕩、荷花塘壹望無垠。
馬踏湖最早叫平州,春秋時期稱少海,又名會城湖, 傳說齊桓公大會諸侯於湖區東側的會城,重兵陳列,馬踏地低,故名馬踏湖。
因其碧水連天、風光無限,為歷代達官貴人所向往,文人墨客多會於此。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壹夜霜。
卷卻天機雲錦段,縱教匹練寫秋光。”此後,元兵部侍郎於欽又有和詩,人們選用詩中所含“錦秋”二字命湖,這樣,馬踏湖又名錦秋湖。
馬踏湖湖內港港汊汊,碧水瀅瀅,2100多條渠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全長400多公裏。
湖內古跡風韻濃郁,勝跡隨處可見。
湖東南側有廷鄉城遺址,相傳為齊景公失馬尋蹤之地,故又名蹤城。
東側有會城遺址,當地人稱東城子,傳為齊桓公會盟處。
魚龍村北二公裏處有李家臺子,為蘇東坡登臨賦詩處,建有勝處祠和東坡亭。
華溝村即古之魯連陂,村中尚有魯仲連故居和魯連井故址,村北建有五賢祠。
五賢者,為戰國顏斶、魯仲連,漢代轅固、諸葛亮,宋朝蘇東坡。
五賢祠原為三賢祠,曾多次重修,1984年方改建為五賢祠。
門上對聯是:“異姓結同心之侶,壹堂萃三代之英。”祠內雕梁畫棟,金壁輝煌,架構奇妙,有歷代名人題詠,辟有馬踏湖書畫展室。
五賢祠北側,有徐夜書屋、漁洋軒故址及冰山遺址。
每到壹處都會有壹些美妙的傳說和故事,令人流連忘返。
湖區27個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連水,戶戶通船,門前搭起小橋,院後泊著小船,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
湖面上綠水浮鴨,翠柳搖風,港汊迷離。
駕船巡遊,風趣天然。
真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壹點又壹天。
只聞笑語不見人,蒲葦深處有人煙”。
? 馬踏湖景色迷人,物產豐富。
湖中盛產藕、蓮、蒲、葦和鵝、鴨、魚、蝦、蟹,以及各種可吃的野生食物。
湖鄉人用湖內的物產能做出百多種菜肴, 且四季各不相同。
春天的醋沏小魚,香酥可口,野鴨燜藕,風味獨特。
“金絲鴨蛋”,是湖中特產,將其腌制蒸熟,可見蛋青、蛋黃層叠,青、黃相交之處,有絲狀蛋黃油圈隔,燦然若金,蛋白香而不膩,肉質沙,不噎喉。
夏天的“白蓮藕”脆甜無渣,“雞靠麥黃鱉”,味道鮮香,又多營養。
秋天,毛蟹包子別有風味,還可做“毛蟹湯”,鮮美異常。
冬天的“溜黑魚片”、“黃燜鯉魚”食之難忘。
如若遊湖,不食這裏的水鮮,實乃遺憾。
馬踏湖中還存有許多古跡名勝,魯仲連故居、青冢、五賢祠、東坡亭、齊王閣等又為馬踏湖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
馬踏湖已被辟為山東省重點旅遊區。
隨著對湖區的開發,馬踏湖將會變得更加秀美,成為旅遊園地中壹枝獨具特色的奇葩。
實踐與探究
1、簡單說說馬踏湖的成名歷史。
2、到馬踏湖實地考察壹次,體會壹下泛舟的感覺,試著寫下來,
3、搜集有關五賢祠的詩句,摘錄到筆記本上。
4、五賢祠內有哪五個人物,能簡單說說他們的事跡嗎?
5、馬踏湖有豐富的物產,比較有名的有哪些?
6、試著做壹道馬踏湖風味小吃,讓父母品嘗壹下。
王漁洋紀念館
王漁洋紀念館館址為忠勤祠,位於新城鎮新立村。
原是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為紀念王漁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余年。
整組建築系磚木結構,造型古樸典雅,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
1986年12月建館並對外開放,1992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漁洋原名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著名詩人,清朝大臣,公務之余,致力於詩文著述,成就卓著,其詩、詞、散文凡數十種560卷,詩6000余首。
他的詩風格調高雅,吐辭修潔,境界縹緲淡遠,意味靈空含蓄,有相當高的藝術性,他被尊為“壹代詩宗”,成為當時詩壇盟主,他在詩論上創有“神韻說”。
近幾年來,幾次大型國際王漁洋學術交流會的召開和電視劇《王漁洋》的熱播,使紀念館成為“王學”研究的基地和中心。
紀念館占地100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下設七個展室和石刻園。
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文物185塊,除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外,另有明祝允明、董其昌、邢侗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可謂琳瑯滿目,海內知名。
王漁洋生平展室展出王漁洋詩文著述、手稿及印章,康熙帝禦賜王漁洋信古齋、帶經堂以及這些珍品的復制件,為了解和研究王漁洋,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
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的基礎上,與古典園林建築相結合修建的,園中有園,景中套景。
元代的“蒼雲”、“振玉”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壹級石刻“水月松風”石屏,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王漁洋紀念館所轄忠勤祠、漁洋祠、漁洋墓、四世宮保坊等,每年接待遊客約五萬人次,其中包括數以千計的國外友人和港澳臺胞,成為傳播文化歷史知識,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人們崇高風範的宣傳教育陣地。
忠勤祠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新城鎮新立村街北,是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
該祠初建於1588年(明萬歷十六年)建成,當時規模宏大,但現存面積只有原來的三分之壹。
祠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3米,占地3784平方米。
院內有正堂5楹,中間3間出廈。
長22米,高14米,進深9.65米,全為磚木結構,瓴瓦起脊,木椽單檐。
堂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頂部棟梁上飾有彩繪,內壁墻上鑲嵌石碣85塊,保存完好。
碑文集歷代書法名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歐陽洵、柳公權、虞世南的字刻成,真、草、隸、篆諸體俱備。
堂內還有王重光及其屬下王、張二指揮的碑刻彩繪像。
後堂3間,稱為“司馬祠”,原是明末兵部尚書王象乾的祠堂,現拓為王士禎紀念館。
正堂前東、西廂房各3楹,堂前有雙人合抱的古檜兩株,左右對稱,高約20余米。
院東南隅有四面碑1幢,上刻建祠時祭者姓名。
祠東50米處為原“碑廊院”,現存石碑9幢。
1984年國家對忠勤祠進行了修繕,並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世宮保坊
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南村大街北端,是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們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故名。
石匾額“四世宮保”四字傳為明書法家董其昌書。
?
據史料記載,王象乾被恩準建造“四世宮保 ”磚坊,深感榮幸,為使該坊增光添色,特聘請當時的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為坊題字,並饋贈 3000 兩銀子作酬謝。
董其昌深明王氏意圖,便鄭重地用楷書寫下了匾額 “四世宮保 ”4 個大字和前後楹聯。
當天傍晚,董在王家的花廳前漫步,聞聽有人說話,躲在壹旁聽,原來是王家子弟正在紛紛議論: “都說董其昌書法好,號稱書畫雙絕 ,看來,論寫楷字還不如王象鹹呢,3000 兩銀子花得冤 ”。
董聽了這些閑言碎語,非常氣憤。
翌日,即告辭王家說,到濟南門生處玩幾天,然後回歸故裏,王家送走董以後,打開題字壹看,“ 四世宮保 ”中卻少了“ 宮 ” 字,連兩幅楹聯也不見了,王象乾十分焦急,使派叔弟王象春奔赴濟南請董補寫 “ 宮 ”字,不料,董已離濟而去,董的門生繃著臉說: “何不叫府上子侄補寫壹字呢?”王象春聞聽話中有因,經過再三請求,董的門生才講明原委,並說: “恩師路過寒舍,留下壹 ' 宮 ' 字,不知府上用得著否?如需用時,還再需出 1000 兩銀子。
”王象春得知董其昌聽了閑話,故意帶走,只因“ 千金易得,壹字難求 ”,於是,立即從濟南籌措了 1000 兩銀子,換回了 " 宮 " 字,兩幅楹聯只好另請別人書寫。
此牌坊面向南北,跨街而立,既是新城72坊的唯壹幸存者,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古代磚坊之壹。
牌坊系磚石結構,呈中間高左右低的宮殿式。
面闊9.2米,進深3.33米,高15米,拱門洞兩側有石獅8個。
拱門、楹柱等上面雕有飛禽走獸、山水花卉,特別是磚砌圓柱頂部的4個浮雕人物,栩栩如生,顯示了明代雕刻家的精湛技藝。
? 牌坊頂部飛檐鬥拱,瓦當嚴整,四角杵頭獸面,唇吻聳起,都懸吊著風鈴鐵馬,隨風而動,聲韻動聽。
頂端花脊“八跑”,每“跑”二獸(壽),高居瓦基。
瓦脊中的“麒麟馱寶瓶”尤其古樸可愛。
坊之檐下正中、前後各砌壹塊鑲嵌花邊的豎式匾額,上鐫金色“聖恩”兩字,表明該坊為禦建。
整個牌坊集古代建築、雕刻、書法藝術於壹體,造型別致,獨具風格,古樸秀麗,雄偉壯觀,充分體現了建築之鄉精湛高超的建築技藝,成為我縣非常有價值的人文景觀。
實踐與探究
1、利用模擬長征的機會,聽講解員講王漁洋的生平事跡。
2、實地考察“四世宮保”牌坊,從不同角度觀賞壹下。
3、搜集董其昌為坊題字,“壹字值千金”的故事。
4、集體觀看《王漁洋查案》電視連續劇,了解王漁洋在揚州為官的情況。
5、讀背幾首王漁洋的詩句,如《真州絕句》等。
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桓臺縣田莊鎮高樓村西北角,寺名從《華嚴經》而來。
據史載,該寺原來規模宏大,為三進寺院,寺前立有數十丈高的古塔,名“隋文塔”,至明萬歷初年,寺被毀。
現存寺的基址高出地面2米,南北長120米,東西寬50米,前殿為四天王殿,已毀。
只存有正殿和百子殿。
正殿為大雄寶殿,5間,系磚木結構,飛檐鬥拱,瓴瓦單檐,頂覆綠色琉璃瓦(現大部換為紅瓦)。
殿長26米,進深10米,高17米,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
殿內橫梁立柱上彩繪祥雲蛟龍,瑤草瓊花,至今仍可見。
殿前東西兩廂房尚好。
後為百子殿,亦為磚木結構,木椽單檐。
華嚴寺《新城縣誌》記載:“新城佛寺十二,崔樓之洪福,高樓之華嚴最著,洪福誌乘謂唐建,華嚴或以為唐或以為元魏莫能明也”。
它是隋或隋以前的建築,當時規模宏大,殿宇輝煌,香煙繚繞,鐘聲佛號,成為盛極壹時的佛教聖地。
隋至今已1400余年,現在華嚴寺的建築遺存已不是隋唐時代的原制,而是明清時代重修後的面貌。
華嚴寺整組建築布局嚴謹,主次得體,參差有致。
平日大門緊閉,只有晨時的鐘聲傳出來,雖未喚醒苦海夢迷人,卻喚起了人們早起,男耕女織,為生活而奔波的念頭。
陰歷每月初壹、十五都有佛事活動,名曰“行香”,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有盛會,盛會期間是華嚴寺最熱鬧的時候,期間文人騷客,熙熙攘攘,商販閑農,車水馬龍,善男信女,焚香誦經,叫賣之聲,腔異調怪,熱鬧非凡。
現在的華嚴寺是桓臺縣歷史上12座佛寺中僅剩的壹座了。
寺內大雄寶殿、百子殿、東西廂房尚存,但屋頂換成了現代紅瓦,大殿鬥拱也腐朽錯位,所有佛像、壁畫、玄塑都蕩然無存。
20世紀50年代以後,成為集體糧庫,用來存放物品,先後拆除了山門、天王殿,更換了圍墻。
由於維修不及時,寺院破敗日漸加重,成為壹座空洞無物的院落。
1985年定為淄博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桓臺縣文化局、華嚴寺寺管委會投資700萬元對華嚴寺進行重修,恢復了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原貌,修建了圍墻和大門,成為壹個完整的院落。
如今寺院內有佛學院的僧人主持佛事活動,遠近周邊前來燒香拜佛許願還願的人絡繹不絕,佛香裊裊,經聲朗朗,極大地滿足了富裕起來的善男信女們求佛行善的精神需求,成為當地的壹大景觀。
從建築學上來講,淄博市的鬥拱建築除博山的顏文姜祠就只有華嚴寺的大雄寶殿了,有很高的建築價值。
雲濤古跡
在桓臺縣城索鎮烏河玉帶橋北側,河中有壹船形高埠,南北長87米,東西最寬處31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地表低於玉帶橋面數尺,這就是著名的雲濤古跡。
相傳古時烏河碧水長流,玉帶橋下濤聲不絕。
高地四周水花飛濺,翡翠萬千,每遇天將有雨,便有雲氣盤郁高埠之上,若雲若濤,故而得名。
大雨之後,玉帶橋上遊河水暴漲,水位有時高於下遊雲濤高地,卻仍不能淹沒雲濤地面。
此時,雲濤兩側巨流奔放,雲濤景物被水霧包繞,從橋上觀望,雖近在嘆尺,卻時隱時現,類似海市,世人引以為勝景。
烏河古稱溡水。
相傳春秋莊公九年,齊師與魯戰於乾時,即此地。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索鎮人於茂節立“雲濤古跡”大字石匾於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