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水和石頭的詩句

描寫水和石頭的詩句

01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元縝《離思》之四

02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薇。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忘機。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夜酒》

03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04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唐)王維《漢江臨泛》

05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06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竹渲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王維《山居秋溟》

07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霧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唐)王維《過香積寺》

08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孤村幾歲臨伊岸,壹葉初晴下朔風。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君同。

——(唐)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09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音便擬歸。縱使清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唐)張旭《山中留客》

10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11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12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船風雨看潮生。

——(唐)蘇禹欽《淮中晚泊犢頭》

13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

——(唐)李賀《夢天》

14 雲裏煙村雨裏灘,看之如意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

——(五代)李唐《七絕》

15 醜石半蹲山下虎,長松倒臥水中龍。試君眼裏看多少,數到雲峰第幾重。

——(宋)蘇軾《題王晉卿畫後》

16 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

——(南宋)馬遠《踏歌圖》

17 山色空蒙翠欲流,長江清澈壹天秋。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漁舟。

——(宋)錢選自題《秋江待渡圖》

18 東風壹樣翠紅新,綠水青山又可人,料得春山更深處,仙源初不限紅塵。

——(元)張圭題展子虔《遊春圖》

19 豐草茸茸軟似茵,長松郁郁靜無塵。相逢盡道年華好,不數桃源洞裏人。

——(元)黃公望《題趙松雪山居圖》

20 誰家亭子傍溪灣,高樹扶疏出石間。落葉盡隨溪雨去,只留秋色滿空山。

——(元)黃公望自題《秋山林木圖》

21 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元)黃公望題倪瓚《六君子圖》

22 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度年華。金陵躍水池魚戲,彩鳳棲林澗竹斜。

悶悶清談霏玉屑,蕭蕭白發岸烏紗。而今不二韓康價,市上懸壺未足誇。

——(元)倪瓚自題《容膝齋圖軸》

23危棧粘天路不分,鞭絲帽影印斜曛。半程微覺驢鞍濕,記犯山腰壹陣雲。

——(元)林紓自題

24 客來客去吾何孤,山靜山深事亦無。壹卷《黃庭》看未了,紫藤花落鳥相呼。

——(元)王蒙自題《茅屋諷經圖》

25 範寬墨法似營丘,散落人家二百秋。咫尺畫圖千裏思,山清水碧不勝愁。

——(元)王蒙題範寬《山水畫卷壹》

26 壹幅米家山,純以墨為戲。少許勝多許,塗抹有生氣。於今丹青手,罕識畫禪意。

——(明)董其昌自題

27 山居幽賞入秋多,處處丹楓映黛螺。欲寫江南風景好,川壹派出維摩。——(明)董其昌自題《紅樹秋色圖》

28 老禪好畫如好禪,不到覺悟不肯息。

——(明)汪廣洋題巨然畫

29 晚風吹夢晝茫然,日影亭亭碧樹圓。客有叩門都不應,自支高枕聽新蟬。

——(明)沈周自題《高枕聽蟬圖》

30 秋來好在溪樓上,筆墨牢牢意自閑。老眼看書全是霧,模糊只寫雨中山。

——(明)沈周自題《山水圖》

31煙山雲樹藹蒼茫,漁唱菱歌互短長。燈火壹村雞犬靜,越來西北近橫塘。

——(明)唐寅自題《雲山煙樹圖》

32 騎犢歸來繞葑田,角端輕掛漢編年。無人解得悠悠意,行過松陰懶著鞭。

——(明)唐寅自題《葑田行犢圖軸》

33 落木風蕭颯,秋清竹鎖煙。涼陰忽滿地,斜日到窗前。

——(明)文征明自題《枯木竹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