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河南少林寺的詩句

描寫河南少林寺的詩句

1. 關於河南少林寺的詩句

關於河南少林寺的詩句 1.有關少林寺的詩句

幸少林寺應制 宋之問( 656年?~712年),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 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遊少林寺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 長歌遊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從駕幸少林寺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皇帝。

陪鑾遊禁苑,侍賞出蘭闈。雲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於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陽,唐詩人,曾登天寶進士第。 飛閣青雲裏,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華嶽三峰小,黃河壹帶長。

空間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2.誰有描寫河南少林寺的句子啊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裏。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後來,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禪宗修行的禪法稱為“壁觀”,就是面對墻壁靜坐。由於長時間盤膝而坐,極易疲勞,僧人們就習武鍛煉,以解除身體的困倦。因此,傳說少林拳是達摩創造的。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揚名海內。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助戰解圍,立下了汗馬功勞。唐太宗李世民後來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並特別允許少林寺和尚練僧兵,開殺戒,吃酒肉。廟內有壹塊《唐太宗賜少林寺主教碑》,記述了這壹段歷史。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成馳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壹名剎”的稱號。宋代,少林武術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達2000余人。明朝到達鼎盛時期。

在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山腳下,有壹處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250余座。這是中國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都有雕刻和題記,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少林寺內還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後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兩通碑刻是留學中國的日本禪僧撰寫的。

3.誰有描寫河南少林寺的句子啊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裏。

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後來,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

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

禪宗修行的禪法稱為“壁觀”,就是面對墻壁靜坐。由於長時間盤膝而坐,極易疲勞,僧人們就習武鍛煉,以解除身體的困倦。

因此,傳說少林拳是達摩創造的。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揚名海內。

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助戰解圍,立下了汗馬功勞。唐太宗李世民後來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並特別允許少林寺和尚練僧兵,開殺戒,吃酒肉。

廟內有壹塊《唐太宗賜少林寺主教碑》,記述了這壹段歷史。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成馳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壹名剎”的稱號。

宋代,少林武術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達2000余人。明朝到達鼎盛時期。

在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山腳下,有壹處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250余座。這是中國最大的塔林。

塔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都有雕刻和題記,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少林寺內還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

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後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

其中有兩通碑刻是留學中國的日本禪僧撰寫的。

4.歌頌少林寺的詩詞文賦

幸少林寺應制 宋之問( 656年?~712年),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 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遊少林寺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 長歌遊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從駕幸少林寺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皇帝。

陪鑾遊禁苑,侍賞出蘭闈。雲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於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陽,唐詩人,曾登天寶進士第。 飛閣青雲裏,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華嶽三峰小,黃河壹帶長。

空間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少室晴雪送王寧 李頎(690-751),頗有詩名,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於世。

少室眾峰幾峰別?壹峰晴見壹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雲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嵩山采菖蒲者 李白(此仙不用多說了吧) 神人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嶽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元丹丘歌 李白 元丹丘,愛神仙。朝飲潁川之清流, 暮還嵩岑之紫煙。

三十六峰常周旋。 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

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遊心無窮。 贈嵩山焦煉師 李白 二室淩青天,三花含紫煙。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跡高想已綿。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 八極恣遊憩,九垓長周旋。

下瓢酌潁水,舞鶴來伊川。 還歸東山上,獨拂秋霞眠。

蘿月掛朝鏡,松風鳴夜弦。 潛光隱嵩嶽,煉魄棲雲幄。

霓裳何飄飖,風吹轉綿邈。 願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紫書儻可傳,銘骨誓相學。

5.描寫少林的句子有哪些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裏。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後來,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

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

香火繚繞的大殿裏,木鼓聲聲,佛號悠揚。閉目合十的僧人們壹本正經地在誦念著普度眾生的經文。操場上,數以千計的當代"少林俗家弟子"喊聲陣陣。兜售佛珠的女人們纏著遊人巧舌如簧。居心叵測的不法僧人瞄著遊人的腰包,盤算著騙局和陷阱。大雄寶殿上端坐的金身佛祖,以千古不變的寧靜,端莊,慈眉慧眼,於紅塵滾滾之中註視著少林寺的今天和明天。

整個寺院古色古香,古磚古瓦古樹,壹景壹物飽經歷史風霜。每壹座建築物都顯得蒼老高深,蘊含深廣,沒有壹點衰敗氣象。壹座建築群就是壹個藝術寶庫,飛梁畫棟層層疊疊,這些木質建築不用壹枚鐵釘,全靠各梁柱齒交溝含,互為抵禦,穩穩妥妥地把壹座建築支撐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些能工巧匠縝密的藝術構思,真是不可思議。還有那些梁柱上的雕刻,不知前人是如何把這些優美的藝術圖案雕上去的。藏經樓裏,不知又存藏著多少古人的筆跡。千年風雲變幻,依然無法改變這座古寺的顏色。

詩句有:

《遊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沈佺期(約656——713),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人。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長安中,任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後轉考功郎給事中。曾因貪汙及諂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在今越南境內)。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其詩多應制之作,流放時期的作品,則多對其境遇表示不滿。律體謹嚴精密,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沈佺期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