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古詩手抄報簡單好畫:
秋簡介
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其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向秋季的少雨幹燥氣候過渡。
我國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采用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候平均氣溫法,判定入秋主要有兩個標準,壹是: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介於10℃-22℃即可視為入秋,成為“簡標”;二是:連續5組滑動平均氣溫低於22℃。壹組滑動均溫指當天均溫加上前四天均溫除以5,得出5天滑動平均氣溫,這是“滑標”。氣溫法劃分的秋季,表示涼爽了。從立秋起便進入秋季了,進入秋季意味著降水、濕度等處於壹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豐碩成熟。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涼交替的季節。
秋天習俗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並和立夏時體重對比。秋風壹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稱水,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麽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麽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啃秋,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吃“渣”,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壹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秋社,秋社也是立秋習俗之壹,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摸秋,夏歷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裏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
秋天詩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