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譯文

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譯文

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 [宋代] 晏殊

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節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鬥妍。遠處的鄉村,秋色如畫中壹般美麗,樹林間從濃密的紅葉中透出稀疏的黃色.真是鮮亮可愛。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澈明凈;天高氣爽,萬裏無雲,平原仰視,上天寬闊沒有邊際,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遠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無限的思念。

註釋 芙蓉:荷花;金菊:黃色的菊花;鬥:比勝;馨:散布得很遠的香氣。天氣:氣候;重陽: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紅樹:這裏指楓樹; 間:相間,夾雜。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凈。碧天:碧藍的天空。茫茫:廣闊,深遠。目斷:指望至視界所盡處,猶言凝神眺望;憑高目斷:依仗高處極目遠望,直到看不見。鴻雁:即“雁”。大的叫鴻,小的叫雁。思量:相思。

賞析

此詞以寫景為主,上片點明“天氣欲重陽”,下片以“憑高目斷”相照應,可知此詞為重九登高所作。詞中通過對節令、景物、環境的描寫,烘托出重陽佳節倍思親的氣氛,最後以“無限思量”點出主題。

詞起兩句:“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近重陽。” 選出木芙蓉、黃菊兩種花依然盛開、能夠在秋風中爭香鬥艷來表現“重陽”到臨前的季節特征。接著“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周圍寫到望中的鄉村,從花寫到樹。秋景最美的,本來就是秋葉,這裏拈出樹上紅葉來寫,充分顯出時令特征。紅樹中間還帶著壹些“疏黃”之色,樹葉之紅是濃密的,而黃則是稀疏的,濃淡相間,色調更豐,畫境更美。

賞析二

這是壹首秋日野遊,遣興自娛的令詞。晏殊壹生仕途坦蕩,性情散淡,過著“未嘗壹日不宴歡”的生活。為官之余,歌飲郊遊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詞作當中。這首詞寫的是重陽登高的景與情。

“芙蓉金菊鬥磐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裏開放的花。詞人寫秋日裏萬花紛謝唯有芙蓉和滿目金菊競相綻放的景致,不單純是寫景,同時交待了季節。下句“天氣欲重陽”則更進壹步點明節氣。中國古代有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便是中國唐代大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詞人直言重陽,為後文登高寫景做了鋪墊。“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正面寫景。

創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