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乙卯重五詩》。
3、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元稹《表夏十首》。
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乙卯重五詩》。
5、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6、采絲纏粽動嘉辰,浴殿風生畫扇輪。——王_《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采絲纏粽動嘉辰》。
7、壹壹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晏殊《端午詞·內廷·壹壹雕盤分楚粽》。
8、已過浣花天,行開解粽筵。——陸遊《初夏·已過浣花天》。
9、青箬苞黍粽,紫絲絡蓮藕。——黃遵憲《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10、饞吻偏憐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範成大《病中不復問節序》。
11、萬壹原夫能末綴,采蒲裹粽待歸期。——劉克莊《送山甫銓試二首並寄強甫·二昆南北各驅馳》。
12、端五數日間,更約同解粽。——陸遊《過鄰家·老病在臂踝》。
13、金盤碧粽裹雕菇,九節菖蒲漬玉壺。——王仲修《宮詞·金盤碧粽裹雕菇》。
14、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釋紹曇《偈頌壹百零二首·紫芝峰下》。
15、壹十二峰黃栗粽,東大洋海茱萸茶。——釋了惠《偈頌七十壹首·重陽佳節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