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出自:《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唐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翻譯: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雕謝的暮春時節。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壹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賞析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壹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壹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李商隱從這裏推進壹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
詩人在壹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沈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