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此夜曲中聞折柳全詩

此夜曲中聞折柳全詩

此夜曲中聞折柳全詩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原文: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註釋:

1、洛城:洛陽城。

2、暗飛聲:悄悄地飄來聲音。

3、春風:壹本作東風。

4、折柳:即《折楊柳》,曲名。相傳西漢張騫入西域得《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楊柳》。梁鼓角橫吹曲也有《折楊柳》。清商曲有《攀楊枝》、《月節折楊柳》、《小折楊柳》諸曲。

5、故園:故鄉。

詩意:

陣陣悠揚的笛聲,從誰家中飄出?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誰能不勾起思鄉之情嗎?

賞析: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壹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壹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作者:唐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註釋:

1、西嶺:西嶺雪山

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3、泊:停泊。

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壹帶。

5、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只。

詩意:

兩只黃鸝在柳枝上鳴叫,壹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裏迢迢開來的船只。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四個獨立的景色,營造出壹幅生機勃勃的圖畫,詩人陶醉其中,望著來自東吳的船只,不覺勾起了鄉愁,細致的內心活動自然地流露出來。

詩歌以壹副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壹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此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時的顏色。以鳴發,黃鸝的啼叫,給人壹種輕脆,悅耳之感。早春時節嫩芽初發的柳枝上,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構成了壹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晴空萬裏,壹碧如洗,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壹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壹種向上的奮發,這裏用壹個上字很巧妙。這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兩首句還寫到黃鸝的啼鳴,詩人對這幅生機盎然,絢麗多彩的早春圖像就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行刻畫,而這種有聲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詩句的生機。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壹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壹種濕潤的感受,此句窗與雪間著壹含 字,表現出積雪初融之際濕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欞,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著濕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這就是詩人觀物寄情時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誌向,在歷經數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後終於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亂得以平定,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並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系。但同時,詩人以這種感受,從另壹角度來說明壹種艱難: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積雪則更為困難。於是,詩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卻有著更深的憂慮。因此,這句就不僅僅是對窗前雪的描寫了,它有著更深的寓意,而這種對景物的體察,其實早在壹二句就暗含其中了。兩個、壹行,數目歷歷分明,觀察仔細,不是因為內心的輕松愉快,而是詩人要排遣那種長期受到閑置的愁悶意緒和百無聊賴的心情。這與《水檻遣心》中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與《曲江》中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對景物的體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現心中百無聊賴的心情。

末句更進壹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雜心情。壹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用壹個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開的含義,杜甫用的正是這個含義。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麽壹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他應該知道,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在當時很難實現,而且在嚴武向朝廷推薦他之前,他剛剛結束流亡的生活,對朝廷雖有所望,但卻又極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復雜心情。而萬裏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壹從時間上,壹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以表示希望不大。這是第壹層含義。第二,這只停泊在門前的東吳船並非從東吳來,而是到東吳去的。東吳,正是杜甫心中那點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長安而說東吳,原因是,詩人以成都、東吳間相距之遠和路徑之難,來暗示他的抱負難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借東吳代指孫權,不僅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堯舜上的誌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萬裏、東吳船合而為壹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詩的上聯是壹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壹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壹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 成行。晴空萬裏,壹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壹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壹幅絢麗的圖景;首 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見。用壹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壹幅圖畫,近在眼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壹瞥,可以見到停泊 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裏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遊時,就 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裏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裏船與千秋雪相對,壹言空間之廣,壹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裏,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看起來是壹句壹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而壹以貫之,使其構成壹個統壹意境的,正是詩人的內在情感。壹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四句景語就完整表現了詩人這種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

這首絕句壹句壹景,但又融而為壹,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內心的心緒。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壹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著和仿徨。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正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

文學鑒賞二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 媚秀麗的春天景色。前兩句中壹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 的色彩,組成壹幅絢麗的圖景,顯示出春天景色的明媚和秀麗。

這首絕句壹句壹景,兩兩對仗,寫法精致考究,但讀起來十分流暢自 然,壹點兒也沒有雕琢之感。因為貫穿始終的是詩人的心緒,壹開始寫 草堂的春色,情緒是怡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 現,觸動了他的鄉情。詩人以清新輕快之景寄托自己復雜細致的心情, 正是此詩的主旨所在。

折柳送別的詩句

折柳送別的詩句

1、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2、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3、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裊翠絲柔。

4、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壹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5、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6、行人猶未有歸期,萬裏初程日暮時。唯愛門前雙柳樹,枝枝葉葉不相離。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8、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9、壹春惆悵殘三日,醉問周郎憶得無。柳絮送人鶯勸酒,去年今日別東都。

1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1、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12、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

13、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遊客送人歸。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幹濕汝衣。

14、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15、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16、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7、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儻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18、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19、永定河邊壹行柳,依依長發故年春。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

20、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

關於折柳送別的詩句

關於折柳送別的詩句

1、氣暄動思心,柳青起春懷。鮑照《三日詩》

2、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雜曲歌辭《送別詩》

3、幽幽桂葉落,馳道柳條長。折榮疑路遠,用表莫相忘。顧野王《芳樹》

4、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歌》

5、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6、楊柳成歌曲,蒲桃學繡文。北周庾信《奉和趙西東路春詩》

7、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8、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遊客送人歸。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幹濕汝衣。

10、桃含可憐紫,柳發斷腸青。梁簡文帝蕭綱《春日詩》

11、清江壹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情人橋上別,更無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開未飛,臨風楊柳自依依。隋煬帝楊廣《四時歌東宮春》

13、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梁元帝蕭繹《折楊柳》

14、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朝無名氏《送別》

15、曲成攀折處,唯有怨別離。岑之敬《折楊柳》

16、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

17、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

18、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

19、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20、絮時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蕭繹《和劉上黃春日詩》

21、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3、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2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全詩對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