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鄉村生活的古詩有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詩人們也酷愛誇姣的村莊日子,唐代大詩人王維就從前過著半官半隱的田園日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多麽愜意和甜美的日子。詩人孟浩然更是寄情於山水和田園,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估量咱們有這樣的境地,也樂得瀟灑在山水之間。
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是壹首描寫田園風光的詞,讀後讓我們感受到壹種恬靜的生活美。詞的上片寫月明風清的夏夜,以蟬鳴,蛙噪這些山村特有的聲音,展現了山村鄉野特有的情趣。全詩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詞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2、《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詩人歸田園後在南山的山腳下種了壹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長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就像壹個老農在和妳說他種的那塊豆子的情況,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
3、《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壹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描寫鄉村風光的詩句。
1、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出處杜牧《江南春》。
2、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出處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處杜牧《清明》。
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出處孟浩然《過故人莊》。
5、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出處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6、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出處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7、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出處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8、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出處王建《雨過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