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李白關於日本人的古詩(不是罵人的那首)

李白關於日本人的古詩(不是罵人的那首)

唐代詩人李白關於日本人的古詩是:《哭晁卿衡》,原文如下: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壹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譯文:

日本友人晁衡卿,辭別長安回家鄉,乘坐帆船遠去東方回蓬萊群島。晁卿如同明月沈大海壹去不返,思念妳的心情如同蒼白的雲彩籠罩著雲臺山。

擴展資料: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或十三載(754年)。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此詩作於天寶十二載。”郁賢皓《李白選集》:“此詩乃天寶十三載春夏間在廣陵(今江蘇揚州)遇見魏顥,聞晁衡歸國時遇暴風失事的消息後所作。”

中日兩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據史書記載,日本派來中國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都隨帶遣唐學生(留學生)多人來中國學習。晁衡就是隨第九次遣唐使來中國的日本學生。

晁衡於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來到中國求學,改姓名為晁衡。卒業後長期留居中國,歷任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等職。在此期間,他與當時著名的文士廣泛交往,與李白、王維、儲光羲等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天寶十二載(753年)冬,任秘書監兼衛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隨日本訪華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國,在琉球附近遇風暴,與其他船只失去聯系。當時誤傳晁衡遇難,其實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榮市)壹帶,遇海盜。

同船死者壹百七十余人,獨晁衡與藤原於天寶十四載(755年)輾轉回到長安。當時誤傳晁衡已溺死,李白便寫下這首詩來悼念他。《哭晁卿衡》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得聞日本友人晁衡回祖國航海途中沈船並誤傳已溺死後而寫下的壹首詩。

此詩雖因誤傳噩耗而作,但真實深摯地表達了詩人失去好友的悲痛,表現了兩人超越國籍的真摯感情。全詩通過幾個短促的鏡頭來寄托哀思,言辭頗多象征、隱喻,哀其人而不忍書其事,沈痛而不呆滯,結句尤其余韻悠長。

參考資料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哭晁卿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