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事物之間相似的條件來襯托某事物,叫做正對比。比如楊朔的《茶花賦》中,梅花、玉蘭、迎春是先贊美的,但“其實這不是最深的春色”,茶花是“深似海”。作者用梅花、玉蘭、迎春來襯托茶花之美。
利用事物之間相反的條件來襯托某事物,叫做對比。“懸崖上已是百尺冰,還有美麗的花朵。”(毛主席《算子詠梅》)惡劣的環境襯托出梅花堅強的品質,突出了它們頑強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怎麽用花劍手法?
先說正對比。正對比就是用事物之間相似的東西來襯托,如果要突出壹個人物的特點,就用另壹個或幾個特征相似的人來襯托他(她)。《老殘遊記》中,要突出白牛高超的講故事技巧,首先要用優美的鋼琴師和黑姑娘的講故事來博得人們的喝彩。這對作者來說是完美的對比。如果想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用特色相近的景物來襯托。魯迅《故鄉》:“既然是冬末,走近故鄉,天氣又陰沈了。冷風吹進船艙,從樹冠縫隙望出去,黃澄澄的世界對面是幾個荒涼的村莊,毫無生機。我心裏不禁難過。”在這裏,作者用寒冷的天氣和“毫無生機”的場景來烘托“我”的心情。這是風景的完美對比。
另外,對比。對比就是用事物之間相反的條件來襯托。如果妳想突出壹個人或壹件事的特點,就用特點相反的人或事來襯托妳想表現的人或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寫的是“借草船之箭”。如果只寫諸葛亮如何許諾制造和借箭,他的性格特征可能不會那麽鮮明,但如果加上魯肅就不壹樣了。作者力圖表現出魯肅的疑惑、懷疑、焦慮和緊張,從而突出了諸葛亮的自信、智慧和沈著。這就是“人與人匹配”。除此之外,妳還可以用物體或風景來給人劃線。比如杜甫的詩“花瓣如淚流過的地方,寂寞的鳥兒唱出了自己的哀思”,就是用美好的事物,花鳥,來烘托自己的哀思之情。
值得註意的是:
1.對比和對比是不壹樣的。形成對比的事物和人物之間是平行關系,沒有主人。通過對比,他們各自的特點更加鮮明。有主次的東西和人物組成陪襯,陪襯是為主體服務的。
2.用前襯還是後襯,視具體情況而定:綠葉襯紅花,用前襯;敗枝襯紅花,反襯之。
如果陪襯用得好,真的可以出奇制勝。當然,前提是好好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