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2. 麻煩給下關於古詩中象征性意象的整理古詩中的意象,壹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 “蟬”是“惜時光”、“痛別離”、“苦遠遊”、“感身世”的同義語。
花草樹木類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雕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 菊:隱逸高潔脫俗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 蘭:高潔牡丹:富貴美好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綠葉:生命力希望 活力黃葉:雕零成熟美人遲暮 松柏: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淒苦 柳:送別傷感春天的美好 飛禽走獸類子規:悲慘淒惻 猿猴:哀傷淒厲 鴻鴿: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孤)雁:孤獨思鄉消息 鷹:剛勁自由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風霜雨雪類海:遼闊力量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湧: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 江水:時光的流逝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機 暴雨:殘酷熱情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衰敗 狂風:作亂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 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雲:遊子飄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顏色器物類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郁 黃:溫暖平和 紫:高貴神秘 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 玉 :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 名望其它類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明誌自省鞭撻 古跡:懷舊明誌昔盛今衰(國家)衰敗蕭條 破曉:初現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思親 朝陽:希望 朝氣活力 夕陽:失落消沈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熱烈熱情奔放惡勢力對社會、對人的摧殘 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1、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壹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就表現了李白思鄉之情。
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為傲霜之花,它壹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賦予了堅強的品格、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3、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4、松 :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所以松柏象征著堅貞和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5、蓮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6、梧桐 :梧桐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征。
7、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征了。
8、鷓鴣鳥 :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裏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9、寒蟬 :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壹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10、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後來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 11、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 12、竹:生命力,節操,貞節,氣節,謙虛,虛懷若谷,清高。
13、長亭:送別之意。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14、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鴛鴦:指恩愛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16、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牛嶠《感恩多》)。
3. 古文中事物的象征意義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3、動物類 猿猴:哀傷 淒厲 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鴻鴿::理想 追求 魚:自由 愜意 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瘦)馬: 奔騰 追求 漂泊 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哀傷 沙鷗:飄零 傷感 鳥:象征自由 蒓[chún]羹鱸膾:指家鄉風味。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雲:“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
莊周夢蝶:語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
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壹,萬物齊等的思想。
後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遊《冬夜》詩雲:壹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
(孤)雁:孤獨 思鄉 思親 音信 消息 鴻雁:書信——對親人的思念。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
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壹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
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裏也有特定的內蘊。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壹種鳥。
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壹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秋天〕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淒淒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壹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古詩詞中“燕子”意象 燕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相傳燕子於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頌。
如“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宴殊《破陣子》),“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喬吉《天凈沙.即事》),“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南宋詞人史達祖更是以燕為詞,在《雙雙燕.詠燕》中寫到:“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極研盡態,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爛,燕子嬌小可愛,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詩人自會傷感無限,故歐陽修有“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之慨嘆,喬吉有“燕藏春銜向誰家,鶯老羞尋伴,風寒懶報衙(采蜜),啼煞饑鴉”(《水仙子》)之淒惶。
4. 初中語文關於寫象征性的作文那是在壹個驟雨初歇的午後,我在陽臺憑欄遠眺環村的青山。“唧——唧——”耳畔突然響起幾聲低低的淒慘的鳥叫,我四處尋覓,終於在屋檐下發現壹只燕子,斜靠著墻腳,雙翅耷拉著半拖在地上。 好可憐啊,我心裏想著,情不自禁地走過去,把它托在手中。那淡黃色的喙告訴我,這是壹只初學飛翔的雛燕,剛離開溫暖的小窩挑戰藍天,就遭遇風雨的摧殘。它閉著雙眼,小嘴巴裏發出輕啼。 細細的小爪緊緊地扣著我的手指,羽毛淩亂而潮濕,還沒長齊。我緩緩地沖它呵了口氣,它才睜開眼睛,眼神卻很平淡,僅瞧了我壹眼,又重新閉上了。在我的撫摸下,它雙翅有力地拍打了壹下,卻沒能飛起來。看來,它仍有著重返藍天的信念與追求,只是沒了力氣。 也許是餓成這樣的,我捧它下樓,找了小飯粒餵,它卻不領情。硬是掰開小嘴,才勉強塞入。不料,它壹甩腦袋,飯粒就掉了出來。另尋小蜘蛛餵,也壹樣不接受。難道是渴了,把它的嘴放到水裏,它渾身哆嗦打了個寒顫,又不動了。我有些惘然:這可憐的小精靈,需要的到底是什麽呢? 沒準我的關心與呵護純屬自作多情,它休息壹會就能好。於是,我把它放回發現它的地方,但願大自然能給它以力量,或者讓它的同類發現而來救助返回藍天。回房間不久,又下雨了,瓦楞上響起了“劈劈啪啪”的雨聲,半空中,也傳來燕子歡快的鳴叫。我想:那只雛燕,可能也恢復了力量,壹飛沖天了…… 雨壹停,我迫不及待地沖上陽臺,去看那只讓我牽腸掛肚的雛燕。天!它已經躺在地上,兩腿伸直,頭歪向了壹邊,幼小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我很覺歉疚與自責:如果,把它放在家裏,可能還活著,已經受傷的弱小身軀,怎能再經歷風雨的摧殘呢? 可是,現實告訴我,大自然是不會平等地對待每壹個生物。而這只雛燕,相信也不願靠人的憐憫和同情而茍活,只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在爭取生命的輝煌與光榮,因此,即使遭受不幸,它也決不會後悔。 這時,頭頂上又有幾只嘰嘰喳喳的燕子掠過,它們充滿生機與活力,看著它們翩然而過的身影,我忽然想到,那只雛燕壹定沒有死,它壹定活過來了。要不,從它的同伴的鳴叫聲中怎麽壹點聽不出悲傷?於是,我的心壹下晴朗起來。 啊!生命是這樣堅強,偉大與可愛!
5. 翻譯 古文每壹句都有典故,我壹句句翻譯給妳哈。
1,首先要知道這四句出自《煙波釣叟賦》,說是宋代趙普所著,這是假托之詞,實際上是明朝人寫的,講的是奇門遁甲的相關東西。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從語言詩歌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奇門遁甲五行術數的角度看,這個詩歌的含金量壹點都不高,看看就行了,不用深究。
2.第壹句 內含典故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實際上是兩幅圖 傳說 上古伏羲氏時,洛陽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化成八卦。另外大禹時,洛陽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叫神龍負圖出洛水
3.第二句 彩鳳銜書 出自“火離為鳳皇,銜書遊文王之都,故武王受鳳書之紀”,實際上就是君權神授的意思 後來也指皇帝皇後所下的詔書 所以另外有壹個典故叫 木鳳銜書。
4.第三句 這裏 風後是壹個人的名字 後字實際上是古人自創的壹個字,是 司字反寫而成 是皇帝或者首領的意思 所以我們今天有壹個詞叫 皇天後土 皇與後相對 天與土 也就是地相對 那麽風後 實際上是說 這個人是風這個部落的首領 同時他還是伏羲氏的後裔 他是黃帝的丞相。因命就是因而命令 誰命令 黃帝命令 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 得九天玄女授書 於是借此打敗蚩尤 他命令風後將仙女所授演化成書 寫成兵法之類的東西 。
5.奇門遁甲從此始 就很簡單啦 就是說 這就是奇門遁甲的源頭。
所以這幾句就是在講奇門遁甲是怎麽來的 ,妳可以聯系真首詩歌來翻譯,第壹句算是互文,不用那麽具體的直譯,不然就很羅嗦。就是上天賜予黃帝河圖洛書之法,黃帝命風後將其寫成書,這個就是奇門遁甲的來源。妳可能會問,河圖洛書不是給伏羲和大禹的嘛,首先,奇門遁甲之術,五行術數,八卦周易等等是相通的,誰先誰後誰受誰影響本就已經很難去推斷,而且,河圖洛書雖然可以具體表示兩幅畫,也可以象征河洛文化,還可以象征八卦五行之術等等,它的詞意很廣。另外至於到底傳給誰,誰作的,這個不用計較哈,本來就是傳說,至於到底是怎麽來的,如果不相信神鬼之說的話,不管怎麽樣,他壹定不是壹個人的智慧,應該是在很多人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理論。
他們那幾個人亂翻譯 斷句都沒斷清楚 還直接貼百度的 壹點意思都沒有 望采納 謝謝
6. 求壹篇罵人的文言文駱賓王罵武則天的那篇文章,被稱為古代最成功的罵人文章~因為這篇文章得到了武則天贊嘆! 《為徐敬業討武瞾檄 》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踐元後於 翟,陷吾君於聚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
神人之所***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子,幽在別宮;賊之宗盟,委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延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種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誌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
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
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鮑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壹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立勤王之勛,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