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賞析關於四季的詩句

賞析關於四季的詩句

1.5首關於四季的古詩及其賞析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範成大《喜晴》)

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遊《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2.要有關四季的古詩和賞析20首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

(範成大《喜晴》) 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遊《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3.要有關四季的古詩和賞析20首

春: 春 曉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析] 這首詩寫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二句是說:春天夜短,睡著後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到處是鳥雀的啼鳴聲。這兩句詩抓住春晨到處鳥鳴雀躁的音響特征,渲染出壹種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壹片盎然的生機。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二句,詩人在美夢乍醒、欲起未起之時,回想起昨夜的風雨聲聲,於是想見風雨過去必有很多落花,這裏的聽覺形象“風雨聲 ”決不是令人感傷的“斷腸聲”,而是包蘊豐富的“更新曲”。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仿佛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裏,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註釋: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雲連在壹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簡析] 這是壹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壹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

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

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壹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

——自答。這樣壹問壹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

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征。

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 夏: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簡析] 這是壹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

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壹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壹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裏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

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 漁歌子 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

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壹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裏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

“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 秋: 憫 農1 李 紳 春 種 壹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簡析] 這是壹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壹、二句“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

從“壹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壹處田地閑置著。

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

這真是觸目驚心!壹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

4.40句關於四季的詩句春:10句夏:10句秋:10句冬:10句每種要有

春天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4、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5、殘春醉著釣魚庵,花雨娛人落半巖. 6、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8、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 9、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 1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夏季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8.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 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秋季 1、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4、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5、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7、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8、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9、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10、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冬季 1、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2、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3、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4、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5、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7、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8、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9、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 10、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終於湊齊了~~~~~累死了,樓主啊~~~喜歡就采納唄!最好再加點分哈~~~~。

5.提供十首描寫四季的詩句及點評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壹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覺曉”,第壹字就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此句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處處聞啼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鳥噪枝頭,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這兩句是說:春天來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覺天已大亮。壹覺醒來,只聽見處處有鳥兒在歌唱。

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賞析:此詩以世稱想思子的紅豆為起興,先說“紅豆生南國”,已使人感到相思之情隨紅豆而生,生生不已。繼問“春來發幾枝”,問而不答;然而南國溫暖多雨,春風又動,則紅豆之發,豈止幾枝,而相思之情,亦隨之浩浩無涯。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或從此化出。 前兩句只寫紅豆而未說相思,後兩句則合紅豆、想思為壹物而“勸君多采 擷”。“君”者,抒情主人公“我”想思對象也。說“我”如何思“君”,容易流於平直、淺露。詩人的高明之處,正在於不說“我”思“君”,卻勸“君”多采“最相思”之“紅豆”,則“我”對“君”之無限深情以及對彼此相思之情的無限珍惜,已從空際傳出。 相思之情,人所***有,卻難於表達。此詩的妙處,全在於托紅豆,寄相思,象征比擬,言近旨遠,風神搖曳,情思纏綿。故能引發讀者的情感***鳴,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賞析:那巧如剪刀的春風裁制出絲絲碧柳,給大地披上新妝,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給人以美的啟迪。宋代梅堯臣《東城送運判馬察院》詩雲:“春風騁巧如剪刀,先裁楊柳後杏桃。”清人金農《柳》詩雲:“千絲萬縷生便好,剪刀誰說勝春風。”無不由此化出。清黃周星《唐詩快》說它是“尖巧語,卻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說它比喻新巧,卻出語自然,毫無人工的痕跡。

4.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賞析:“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後兩句是“含”“泊”,壹動壹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裏”點出空間的遼闊。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賞析: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壹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裏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壹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裏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賞析:《秋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文章先從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襯“我言秋日勝春朝”,由虛而實,突出了詩人對秋的獨。到見解《秋詞》雖寫於劉禹錫官場生活失意,政治抱負難以施展之時,但詩人卻無絲毫的沮喪和氣餒,而是用“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幅開闊遼遠而又富有生氣的畫面,營造了壹種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氣氛。這不僅是現實秋景的客觀描繪,更是詩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寫照。詩人的豪邁情懷可見壹斑。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沈,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了。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壹次,有鵲為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宮女久久地眺望著牽牛織女,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於真摯愛情的向往。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冷”字,形容詞當動詞用,很有氣氛。“涼如水”的比喻不僅有色感,而且有溫度感。

8.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6.寫四季的詩句,盡可能多,最好有賞析

1.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遊《病起書懷》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5.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8.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9.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沈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14.壹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15.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6.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1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唐.李白《長幹行》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7.關於四季的詩句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詩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10、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春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夏 1、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辛棄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7、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8、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9、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範仲淹《漁家傲》 1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1、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1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王五》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1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5、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壹番洗清秋。

——柳永《小聲甘州》 冬 1、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毛澤東《沁園春·雪》 2、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4、瀚海瀾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

——東方虬《春雪》 7、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陸暢《驚雪》 8、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王安石《梅花》 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祖詠《終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落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12、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