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平樂.村居的詩意

清平樂.村居的詩意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作者寫了不少描寫農村生活的佳作,這首詞即是其中之壹。劉熙載說,“詞要清新”,“淡語要有味”(《藝概·詞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淡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在描寫手法、結構和構思三個方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壹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壹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壹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壹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裏,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壹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壹起,壹邊喝酒,壹邊聊天的優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壹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裏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壹定的典型意義。“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於吳國。“媼”,是對老年婦女的代稱。

下闋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裏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裏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壹絕!“無賴”,謂頑皮,是愛稱,並無貶意。“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壹字千金,即是說使用壹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裏的“臥”字正是如此。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壹個畫面裏,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壹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壹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從作者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雅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出詞人喜愛農村和平寧靜的生活。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誌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壹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向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壹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象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回答者:dmy1995 - 試用期 壹級 3-7 18:08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說明

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後,他壹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壹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壹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闊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才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麽年輕人,而是白發皤皤的老年人了。從"醉裏",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壹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裏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用了兩句,占全詞四分之壹篇幅。"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裏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壹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譯詞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邊長滿綠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

聽起來溫柔面又美好--

那滿頭白發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豆地鋤草身在河東,

二兒,正忙於編織雞籠。

最令人歡喜是小兒的調皮神態,

橫臥在溪頭草叢--

剝食著剛剛摘下的蓮蓬.

回答者:ANG女孩 - 助理 二級 3-7 19:33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①?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②,溪頭臥剝蓮蓬。

註釋

①:媼:音奧上聲,老之韻。於老婦之敬稱。

②:無賴:無奈。頑皮。

賞析

這首小詞近年來各種選本多已入選,有的選本還有簡單說明。如胡雲翼先生《宋詞選》雲:這首詞環境和人物的搭配是壹幅極勻稱自然的畫圖。老和小寫得最生動。“臥剝蓮蓬”正是“無賴”的形象化。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的《辛棄疾詞選》雲:這首詞可以說是壹幅農村素描。它寫得清新活潑,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清溪茅舍壹家老小的生動情景,使人仿佛身臨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詞選釋》雲:本篇客觀地寫農村景象,老人們有點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筆意清新,似不費力。上引諸家之說有壹***同特點,即認為這首詞對農村景象是在進行客觀描述。我卻以為詞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觀感情,並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基於這個出發點,對詞的文句就產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兩句,我就認為“醉裏”是作者自己帶有醉意而不是指農村中的“翁媼”。現將拙作《讀詞散劄》第十二則轉引如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上片雲:……胡《選》及俞平伯師《唐宋詞選釋》本皆以“醉”屬諸翁媼,疑非是。此“醉裏”乃作者自醉,猶之“醉裏挑燈看劍”之“醉裏”,皆作者自醉也。若謂翁媼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吳音,使不醉,即不作吳音乎?“相媚好”者,謂吳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覺,非翁媼自相媚好也。蓋作者醉中聞吳語而悅之,然後細視諦聽,始知為農家翁媼對話也。此惟夏承燾先生《唐宋詞選》初版本註文得其解。(《學林漫錄》初集,頁壹八七。)我以為,從含醉意的作者眼中來看農村的壹個生活側面,比清醒的旁觀者在聽醉人說吳語要更富有詩意。退壹步說,即使讀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關於“醉裏”的講法,則此詞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語也該指作者,總不會是指白發翁媼。可見這首詞中作者的心情是開朗喜悅的。

----------------------------------------------------------------------------------------------------------------------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賞析[原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清平樂。村居》在辛詞中顯得頗為特殊。辛詞大多抒發愛國憂抿之情和壯誌難酬之感,具有壹種雄渾、豪放、沈郁、悲涼的格調,而這首詞卻是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詞人對美好的鄉村生活熱愛之情。

詞的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壹句,用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壹幅優美的田園生活圖畫:溫暖的陽光下,壹所低矮的茅屋,壹片綠茵茵的草地,透明的溪水在草地的壹邊潺潺流過,那麽恬靜,那麽柔和,如詩如夢,而接下來壹筆“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就在這如詩如夢的優美畫面上添上了音響、情趣,使之更為親切動人。正當詞人沈醉在這靜謐迷人的環境中時,朦朧中有說話的聲音傳來,似乎是青年男女在細訴娓娓動聽的情話吧?詞人不自禁地想看看哪壹對幸福的人兒,尋聲望去卻不大不小地吃了壹驚:竟是壹對白發翁媼!這壹句不僅寫出了聲音、情趣,還寫出了濃濃的情,把鄉村生活的安適和幸福揭示得淋漓盡致。整個上片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組成了壹幅美妙醉人的圖畫。

詞的下片把畫面拉開,描繪了農家勞動的情景,這裏仍用白描手法,為幾個人物畫上了動態的速寫,生動傳神。在溪水東邊的田野裏,大兒正辛勤的鋤豆,房前,次兒忙著編織雞籠,只有那最頑皮又惹人愛的小兒,壹個人偷偷地跑到溪邊去剝蓮子吃。“最喜”壹句尤為傳神,使小兒活潑頑皮、逗人喜愛的形象躍然紙上。下片寫了三人的活動,生動地渲染了農家生活的氣氛,而且“中兒”壹句雖沒有直接寫雞鴨等,卻使人由雞籠自然地想象出雞狗在院中往來行走,鴨鵝在溪中悠然遊動的農家生活景象。

全詞語言清晰,優美,明白曉暢。能準確地抓住富有特征的農村生活環境、景物以及生活內容,用樸素簡練的白描手法加以描繪,筆墨雖少,卻較完整地畫出了農村生活的畫面,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有生活之美,也有心情之快,洋溢著熱烈的生活氣息。

----------------------------------------------------------------------------------------------------------------------

辛棄疾詩作賞析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1,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2,溪頭臥剝蓮蓬。

1.吳音:泛指南方話。相媚好(讀上聲):用以形容柔軟悅耳的南方話,同時也有逗趣取樂之義。

2.無賴:頑皮。

〔導讀〕

詞中通過對壹個普通農家的描寫,展現出壹幅和平安寧的農村生活畫面,同時也表現出作者的情趣。“醉裏”二句,采用倒裝句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臥剝”二字極為傳神的勾勒出小孩天真活潑的神態,同時也把上句“無賴”二字形象化了。通篇采用通俗、平易的口語,恰與整首詞清新自然的情、景相吻合,通篇從內容到形式完全構成壹個和諧的、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

回答者:zwxxwz123 - 試用期 壹級 3-9 18:06

HEHE

回答者:wyc19961234567 - 兵卒 壹級 3-10 15:15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作者寫了不少描寫農村生活的佳作,這首詞即是其中之壹。劉熙載說,“詞要清新”,“淡語要有味”(《藝概·詞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淡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在描寫手法、結構和構思三個方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壹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壹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壹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壹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裏,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壹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壹起,壹邊喝酒,壹邊聊天的優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壹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裏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壹定的典型意義。“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於吳國。“媼”,是對老年婦女的代稱。

下闋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裏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裏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壹絕!“無賴”,謂頑皮,是愛稱,並無貶意。“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壹字千金,即是說使用壹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裏的“臥”字正是如此。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壹個畫面裏,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壹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壹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從作者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雅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出詞人喜愛農村和平寧靜的生活。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誌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壹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向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壹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象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回答者:玩轉銀河系 - 試用期 壹級 3-11 17:22

清平樂·村居①

辛棄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③相媚好④,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⑤溪東,中兒正織⑥雞籠。最喜小兒無賴⑦,溪頭臥剝蓮蓬。

註釋

①村居:選自《稼軒長短句》。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

②茅檐:指茅屋。

③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壹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壹帶的方言為吳音。

④相媚好:互相說喜愛要好的話。

⑤鋤豆:鋤掉豆田裏的草。

⑥織:編織。

⑦無賴:這裏是頑皮的意思。

古詞大意

房子是用茅草蓋的,屋矮檐低;門前有壹道溪流,岸邊長滿青草,綠水青草相映,更顯得碧清可愛。不知是誰家的兩位</PGN0352.TXT/PGN>斑斑白發的老夫妻喝過幾杯酒後,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語對話,互相取悅,語調柔媚親昵。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田裏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子,只有我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爬著臥著剝蓮蓬玩。

回答者:開腐敗 - 兵卒 壹級 3-12 19:23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①?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②,溪頭臥剝蓮蓬。

註釋

①:媼:音奧上聲,老之韻。於老婦之敬稱。

②:無賴:無奈。頑皮。

賞析

這首小詞近年來各種選本多已入選,有的選本還有簡單說明。如胡雲翼先生《宋詞選》雲:這首詞環境和人物的搭配是壹幅極勻稱自然的畫圖。老和小寫得最生動。“臥剝蓮蓬”正是“無賴”的形象化。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的《辛棄疾詞選》雲:這首詞可以說是壹幅農村素描。它寫得清新活潑,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清溪茅舍壹家老小的生動情景,使人仿佛身臨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詞選釋》雲:本篇客觀地寫農村景象,老人們有點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筆意清新,似不費力。上引諸家之說有壹***同特點,即認為這首詞對農村景象是在進行客觀描述。我卻以為詞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觀感情,並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基於這個出發點,對詞的文句就產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兩句,我就認為“醉裏”是作者自己帶有醉意而不是指農村中的“翁媼”。現將拙作《讀詞散劄》第十二則轉引如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上片雲:……胡《選》及俞平伯師《唐宋詞選釋》本皆以“醉”屬諸翁媼,疑非是。此“醉裏”乃作者自醉,猶之“醉裏挑燈看劍”之“醉裏”,皆作者自醉也。若謂翁媼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吳音,使不醉,即不作吳音乎?“相媚好”者,謂吳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覺,非翁媼自相媚好也。蓋作者醉中聞吳語而悅之,然後細視諦聽,始知為農家翁媼對話也。此惟夏承燾先生《唐宋詞選》初版本註文得其解。(《學林漫錄》初集,頁壹八七。)我以為,從含醉意的作者眼中來看農村的壹個生活側面,比清醒的旁觀者在聽醉人說吳語要更富有詩意。退壹步說,即使讀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關於“醉裏”的講法,則此詞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語也該指作者,總不會是指白發翁媼。可見這首詞中作者的心情是開朗喜悅的。

----------------------------------------------------------------------------------------------------------------------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賞析[原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清平樂。村居》在辛詞中顯得頗為特殊。辛詞大多抒發愛國憂抿之情和壯誌難酬之感,具有壹種雄渾、豪放、沈郁、悲涼的格調,而這首詞卻是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詞人對美好的鄉村生活熱愛之情。

詞的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壹句,用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壹幅優美的田園生活圖畫:溫暖的陽光下,壹所低矮的茅屋,壹片綠茵茵的草地,透明的溪水在草地的壹邊潺潺流過,那麽恬靜,那麽柔和,如詩如夢,而接下來壹筆“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就在這如詩如夢的優美畫面上添上了音響、情趣,使之更為親切動人。正當詞人沈醉在這靜謐迷人的環境中時,朦朧中有說話的聲音傳來,似乎是青年男女在細訴娓娓動聽的情話吧?詞人不自禁地想看看哪壹對幸福的人兒,尋聲望去卻不大不小地吃了壹驚:竟是壹對白發翁媼!這壹句不僅寫出了聲音、情趣,還寫出了濃濃的情,把鄉村生活的安適和幸福揭示得淋漓盡致。整個上片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組成了壹幅美妙醉人的圖畫。

詞的下片把畫面拉開,描繪了農家勞動的情景,這裏仍用白描手法,為幾個人物畫上了動態的速寫,生動傳神。在溪水東邊的田野裏,大兒正辛勤的鋤豆,房前,次兒忙著編織雞籠,只有那最頑皮又惹人愛的小兒,壹個人偷偷地跑到溪邊去剝蓮子吃。“最喜”壹句尤為傳神,使小兒活潑頑皮、逗人喜愛的形象躍然紙上。下片寫了三人的活動,生動地渲染了農家生活的氣氛,而且“中兒”壹句雖沒有直接寫雞鴨等,卻使人由雞籠自然地想象出雞狗在院中往來行走,鴨鵝在溪中悠然遊動的農家生活景象。

全詞語言清晰,優美,明白曉暢。能準確地抓住富有特征的農村生活環境、景物以及生活內容,用樸素簡練的白描手法加以描繪,筆墨雖少,卻較完整地畫出了農村生活的畫面,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有生活之美,也有心情之快,洋溢著熱烈的生活氣息。

----------------------------------------------------------------------------------------------------------------------

辛棄疾詩作賞析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1,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2,溪頭臥剝蓮蓬。

1.吳音:泛指南方話。相媚好(讀上聲):用以形容柔軟悅耳的南方話,同時也有逗趣取樂之義。

2.無賴:頑皮。

〔導讀〕

詞中通過對壹個普通農家的描寫,展現出壹幅和平安寧的農村生活畫面,同時也表現出作者的情趣。“醉裏”二句,采用倒裝句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臥剝”二字極為傳神的勾勒出小孩天真活潑的神態,同時也把上句“無賴”二字形象化了。通篇采用通俗、平易的口語,恰與整首詞清新自然的情、景相吻合,通篇從內容到形式完全構成壹個和諧的、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

回答者:水星girl - 童生 壹級 3-12 19:40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壹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壹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裏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壹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回答者:tan19960618 - 試用期 壹級 3-13 20:54

清平樂·會昌

毛澤東

壹九三四年夏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壹九五七年壹月號。

註釋

〔會昌〕縣名,在江西省東南部,東連福建省,南經尋烏縣通廣東省。早在壹九二九年,毛澤東為開辟贛南根據地,就率領紅軍到過會昌,以後又常途經和居住在這裏。這首詞是壹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粵贛省委所在地會昌進行調查研究和指導工作時所作。

〔莫道君行早〕舊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註:“壹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壹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壹樣,表露了同壹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這邊〕指中央革命根據地南線。

〔會昌城外高峰〕指會昌城西北的會昌山,又名嵐山嶺。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憶說:會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顛連〕起伏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