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初唐四傑中的王勃
而這首詩的真正意圖是:
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文學史習慣稱之為王楊盧駱。他們主要活動於七世紀下半葉八十年代以前。這是壹批少年才子,才華橫溢,精神飽滿,壹出場就英氣勃勃;這是壹批短命詩人,活得最短的王勃才二十七歲;這又是壹批苦命詩人,王勃是淹死的,盧照鄰是因長期癱瘓抽投水自盡的,駱賓王是被殺的。他們雖然時運不濟,生活多艱,但都立誌要掃蕩詩壇的積穢,剿除陳陳相因的宮廷文學,要求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在詩中塑現出壹個真實的自我,改變詩歌與時代就像油花漂在水面上的關系,要叫詩歌具有激情和生氣。他們的能量雖然有限,但先聲奪人,互相呼應,經過壹番縱橫馳驟,終於為唐詩的出場準備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適的氣氛。四傑的成就有限,又沒有完全擺脫南朝綺靡文風的影響,因而頗受後人非議。杜甫對此很不平,曾斷然指出:“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