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3、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遊·重陽過後》
4、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5、歸雁橫秋,倦客思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擴展資料
6、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7、秋明白鷺雙飛處。——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8、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9、腸斷裂,搔首壹長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0、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1、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12、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參》
13、紫萸壹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4、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幹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15、武公不但歌淇澳,賢女猶能唁衛侯。——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16、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17、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
18、翠微高處,故人帽底,壹年最好,偏是重陽。——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19、露浥初英,早遺恨、參差九日。——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20、砧桿動微寒,暗欺羅袖。——潘希白《大有·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