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描寫蘭的詩句如下:
1、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泡露似沾巾。——《憶江南·春去也》(唐)劉禹錫
賞析: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泡露似沾巾”兩句,緊承前句“多謝洛城人”而來,不寫人之惜春,而先寫春依戀人,描繪出壹幅氣韻橫生的送春畫圖。
且看那纖弱的柳條隨風依依輕搖,就好像揮手作別輕揚起的衣袖;而葡花沾滿露珠,更有如壹位不勝嫣羞的美人,在離別之際淚濕紙巾。
2、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點絳唇·庚午重九》(北宋)蘇軾
賞析:
“橫汾”“蘭菊”,事出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秋風辭》是漢武帝“行幸河東,祠後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宴,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
此詩筆力雄健,表現了壹代英主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裏,泛舟中流,與群臣飲宴的歡樂景象。“尚想”二字,透露出蘇軾對漢武帝那種具有沖破秋天的肅殺氛圍而俯仰天地的氣概,抱有向往之情。但漢武帝畢竟隨著歷史的長河而去了,留給後人的只有“白雲飛亂,空有年年雁”。
3、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潭州》(唐)李商隱
賞析: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淺深與重叠,為反義連用詞與同義連用詞相對,竹色與蘭叢,草木名相對。
望“竹色”而懷“湘淚”,借二妃事而哭武宗;見“蘭叢”而懷“楚歌”,借屈原事而刺宣宗、白敏中。所謂“怨蘭叢”,就是怨排斥異己,貶逐會昌有功舊臣的白敏中、令狐絢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