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死亡的真相

杜甫死亡的真相

舊唐書》、《新唐書》本傳都說,杜甫是因為吃了太多牛肉、飲了太多白酒而亡。《舊唐書·杜甫傳》:“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壹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九。”。”《新唐書》記載更詳:“大歷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壹夕卒。年五十九。” 其時杜甫人在耒陽,遇見洪水,多日沒有進食,後來縣令以烤肉、白酒款待,杜甫大醉,當晚就死了!

根據元稹所撰的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扁舟下荊、楚間,竟以寓卒,旅殯嶽陽,享年五十九。」等語看來,杜甫又仿佛是衰老而死的。至於其他沒有證據的說法就沒有必要分析了.

新舊唐書這類的史書,可信度比較高,但是敘述皆采用唐《明皇雜錄》,《明皇雜錄》又多虛構故事,使這個死因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了.

大陸學者郭沫若在其《李白與杜甫》壹文,說到杜甫之死的時候,是傾向杜甫因食物而亡壹說的。郭沫若極富技巧地推論∶吃肉、飲酒為啥會要了杜甫的命呢?因為,杜甫吃的正是腐肉!

他認為杜甫確是死於牛肉白酒,但不是“飫死”,而是中毒。

根據唐人鄭處誨的《明皇雜錄》,說杜甫死於牛肉白酒。大歷五年(公元770)夏天,杜甫因避兵亂到衡州。中途到了耒陽,恰遇大水,船只好泊在方田驛。因無食物,挨餓了十天左右。耒陽縣令聶某得知後,送來了牛肉白酒。杜甫吃得過多,就在壹個晚上死了。根據郭沫若先生的考證,說聶縣令所送的牛肉壹定很多,杜甫壹次沒有吃完。時在暑天,冷藏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杜甫中毒而死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沒有可能是撐死的呢?撐死不是壹般意義上的撐死,而是很久吃不到東西,腸胃已經極其薄弱,壹次暴飲暴食導致急性胃擴張而死亡.

如果是中毒呢?

發洪水容易引發瘟疫,像動物都會被細菌感染,說不定縣令送來的肉已經成瘟肉了但是誰都不知道,而大詩聖又饑腸轆轆哪裏顧得了衛生不衛生,吃到嘴裏也沒啥感覺就填飽肚子而已,就食物中毒去世了。如果杜甫確因吃變質烤牛肉而死,那麽以肉毒桿菌致死的可能性為最大,因為肉毒桿菌特別喜愛在腐敗的肉類中生長、繁殖,且毒性特別強,醫學家們認為,2.5克肉毒桿菌毒素即可毒死上百萬人。如果杜甫是屬於飲白酒過量而死,那麽是屬於酒精急性中毒而亡。因為過量的酒精能損害人的中樞神經、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使它們急性壞死。何況,晚年的杜甫,健康已處於每況愈下的狀態。

可以看出,根據記載,杜甫是當天晚上死的,也就是說吃完牛肉後不久就死了,如果是食物中毒的話,應該是等牛肉變質之後才會死,即使當時環境再惡劣,幾個小時是不會變質的,縣令是因為仰慕杜甫才派人送酒菜的,所以不可能故意毒害他,如果想害他不管他就得了,用的著下毒嗎?而且杜甫得罪權貴也得罪不到壹個小小的縣令,所以杜甫不會死於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應該是急性胃擴張.

急性胃擴張(acutedilatationofstomach),是指在短時間裏, 胃內大量積氣和積液,並伴有反胃性嘔吐、進行性脫水和尿閉,若不 及時處理,往往導致死亡。

急性胃擴張的病因是多方面的:a.約有70%的病例繼發於腹腔手 術後,這與麻醉時咽入過多空氣,以及麻醉、手術引起反射性胃運動 抑制有關,作胃迷走神經切斷術者,因胃壁張力和蠕動減弱,更易發生胃擴張。b.暴飲暴食亦系壹重要病因。c.此外,尚可見於長期吸 氧、急性胰腺炎、尿毒癥、肝硬化合並肝昏迷、糖尿病合並酸中毒, 以及脊柱骨折後上石膏背心等患者。當胃擴張到壹定程度時,胃壁肌肉張力減弱,使食管與責門、胃與十二指腸交界處形成銳角,阻礙胃內容物的排出,膨大的胃可壓迫十二指腸,並將系膜及小腸擠向盆腔。因此,牽張系膜上動脈而壓迫十二指腸,造成幽門遠端的梗阻。唾液、胃十二指腸液和胰液、腸液的分泌亢進,均可使大量液體積聚於胃內,加重胃擴張。擴張的胃還可以機械地壓迫門靜脈,使血液郁滯於腹腔內臟,亦可壓迫下腔靜脈,使回心血量減少,最後可導致周圍循環衰竭。由於大量嘔吐、禁食和胃腸減壓引流,可引起水和電解質紊亂進而導致死亡.

壹般情況3天左右才會死亡,但杜甫身體不好,在登高中已寫到"多病"和"新停濁酒杯",戒酒的原因就是因為身體不好,而且當時環境惡劣,病毒滋生,所以加速了他的死亡.

綜上所述:杜甫的主要死因是急性胃擴張,中毒為次要原因,而且這裏說的中毒是指吃飯不註意衛生,而不是郭沫若先生所說的牛肉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