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巾幗的詞語

描寫巾幗的詞語

1.有關描述巾幗英雄的句子或成語

英姿颯爽不愛紅妝愛武裝女中豪傑女丈夫還有《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描寫巾幗女豪傑的詩詞

1、《葛雄女子舞劍歌》宋末元初·仇遠葛家女兒十四五,不向深閨學針縷。

遍身繡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紅羅帕兮錦纏頭,口吐長安遊俠語。

側身捷如飛鳥輕,嗔目勇如獨鶻舉。雲窗霧閣豈無情,終欠嬌嬈太粗武。

黃堂張燕燈燭光,兩耳喧喧厭歌鼓。人言葛氏善舞劍,曾向梨園奉尊俎。

短衣結束當筵呈,壯士增雄懦夫沮。我憐健婦勝丈夫,卻欲驕兵如處女。

安得成軍如娘子,直氣端能捷秦楚。只愁逢著裴將軍,公孫大娘汗成雨。

2、《於氏琵琶行》宋末元初·方回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鐵甲臥起二十年。不知誰作古樂府,至今流傳木蘭篇。

又不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揮霍低昂動天地。我杜少陵有長歌,每壹讀之生壯氣。

漢時昭君顏如花,強令出塞禁風沙。馬上無以寫愁思,推手為琵卻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卻傳來漢家。壹弦壹字萬怨恨,始聽歡樂終咨嗟。

燕代佳人有於氏,春日黃鶯韻桃李。齒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緩轉青蔥指。

聲外調聲非桿撥,意中寫意自宮徵。曲闌歌罷或潸然,何能動人壹至此。

有時不用琵琶歌,辯如儀秦勇賁軻。武昌東西說赤壁,洙泗南北誇黃河。

壹炬壹失百萬卻,古今勝敗何其多。拔山蓋世亦淚下,騅兮虞兮奈若何。

老夫嗜好無它癖,為爾看朱幾成碧。白發多情似樂天,衫袖江州司馬濕。

前身不是木蘭舊女郎,今生恐是公孫真大娘。哦此琵琶敲詩腸,爾或因之姓名香。

3、《王昭君二首 其二》元末明初·張昱巾幗猶知辱,裙釵可即戎。單於如有問,教妾若為容?4、《木蘭從軍》清末民國初·費墨娟花鈿從此兩離分,鐵甲金戈系戰裙。

莫謂蛾眉難報國,也能替父遠從軍。5、《木蘭祠》清·朱壹蜚木蘭花放勺梁春,環佩空祠鎖暗塵。

十二年間金鼓地,此花照見女郎身。6、《木蘭祠》清·弘歷克敵垂成不受勛,凜然巾幗是將軍。

壹般過客留吟句,絕勝錢塘蘇小墳。7、《題木蘭廟》唐·杜牧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裏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8、《木蘭歌》唐·韋元甫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

欲聞所戚戚,感激強其顏。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

豈足萬裏行,有子復尚少。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

老父舊羸病,何以強自扶。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

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幹將。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襲燕支虜,更攜於闐羌。

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

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韝理絲簧。昔為烈士雄,今為(壹作復)嬌子容。

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門前舊軍都,十年***崎嶇。

本結弟兄交,死戰誓不渝。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

驚愕不敢前,嘆息徒嘻籲。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

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3.形容巾幗不讓須眉的詩句或者成語有哪些

形容巾幗不讓須眉的詩句或者成語如下:1、巾幗須眉拼音jīn guó xū méi釋義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後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

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1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含褒義。示例楊家鐵騎,男兒傲骨,巾幗須眉,擅長策馬沖鋒,楊家槍更是被傳為天下無敵手。

2、女中豪傑拼音nǚ zhōng háo jié釋義豪傑: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傑出人物。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鐘情所歡,不以貧寠易心,此乃女中豪傑。”示例過學士兒子百般用計求他,他有本事百般拒絕,又是個女中豪傑,正好與中玉作配。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四回。3、女中丈夫拼音nǚ zhōng zhàng fū釋義指女子中有男子氣概的人。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妳是個女中丈夫,是妳去畢竟停當。只是萬裏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示例世言女中丈夫,猶知非丈夫也,婦並忘其為巾幗矣。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農婦》4、巾幗英雄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釋義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後借指婦女。

指女子中的英雄。出處唐·房玄齡《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

譯文“諸葛亮送巾幗給司馬懿諷刺他像個女人。”示例:因為穆桂英這個巾幗英雄,不過是人們憑想象創造出來的。

——王朝聞《論鳳姐》第三章5、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誌,不愛紅裝愛武裝。

—— *** 《為女民兵題照》。釋義颯爽:矯健威風。

奇誌:大誌。紅裝:女子美麗鮮艷的衣著打扮。

武裝:戰士的裝束。譯文在紅日初升的萬裏紅霞中,漂亮的女民兵們身著樸素的戰鬥服裝,手持鋼槍,勁捷勇健而又神采飛揚地在練兵場裏瞄準、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