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狗與主人的詩句

狗與主人的詩句

1. 關於狗和主人詩句古詩

關於狗和主人詩句古詩 1.關於狗的古詩大全

壹、關於狗的古詩非常多,只選取部分,示例如下:

1、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唐·賈島《送道者》

2、鬥雞走狗家世事,抱來皆佩黃金魚。——唐·秦韜玉《貴公子行》

3、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漢《刺巴郡守詩》

4、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5、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歸。——唐·錢起《送元評事歸山居》

6、荒徑已風急,獨行唯犬隨。——北宋·梅堯臣

7、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詠雪》

8、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唐·劉禹錫《插田歌》

9、雞鳴將狗盜,論德不論勛。——唐·宋之問《過函谷關》

10、雞犬暮聲合,城池秋霽空。——唐·儲光羲《新豐作貽殷四校書》

11、莫學捕鳩鴿,莫學打雞狗。——唐·盧仝《寄男抱孫》

12、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唐·於鵠《尋李逸人舊居》

13、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4、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占低枝。——宋·陸遊

15、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杜甫《新婚別》

16、雖沾巾覆形,不及貴門犬。——唐·於濆《山村叟》

17、隨人黃犬攙前去,走到溪橋忽自歸。——南宋範成大

18、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唐·杜甫《可嘆》

19、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郁達夫《過嶽墳有感時事》

20、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21、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唐·貫休《琴曲歌辭》之《白雪歌》

22、唯有中林犬,猶應望我還。——唐·費冠卿《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

23、武陵川徑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2.描寫狗對主人忠實的詩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2、舍北行飯

宋:陸遊

飯飽逍遙信所之,芡塘蔬圃遍遊嬉。梧楸雕落風高後,瓜瓠輪囷雨足時。

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占低枝。晚來嬾復呼童子,自掩柴門上扊扅。

3、送道者

唐:賈島

獨向山中見,今朝又別離。壹心無掛住,萬裏獨何之。

到處絕煙火,逢人話古時。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

4、別匡山

唐:李白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

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5、犬離主

唐:薛濤

出入朱門四五年,為知人意得人憐。

近緣咬著親知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搜狗百科-別匡山

搜狗百科-送道者

搜狗百科-舍北行飯

搜狗百科-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搜狗百科-犬離主

3.關於狗的詩句

★ 莫學捕鳩鴿,莫學打雞狗。——唐·盧仝《寄男抱孫》

★ 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唐·於鵠《尋李逸人舊居》

★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占低枝。——宋·陸遊

★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杜甫《新婚別》

★ 雖沾巾覆形,不及貴門犬。——唐·於濆《山村叟》

★ 隨人黃犬攙前去,走到溪橋忽自歸。——南宋範成大

★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唐·杜甫《可嘆》

★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郁達夫《過嶽墳有感時事》

★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 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唐·貫休《琴曲歌辭》之《白雪歌》

★ 唯有中林犬,猶應望我還。——唐·費冠卿《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

★ 武陵川徑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李白《行路難》

★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李賀《開愁歌》

★ 鳶飽淩風飛,犬暖向日眠。——唐·白居易《犬鳶》

★ 自此長江內,無因夜犬驚。——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長沙》

★ 白雲將犬去,芳草任人歸。——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之《洞山陽》

★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唐·賈島《送道者》

★ 鬥雞走狗家世事,抱來皆佩黃金魚。——唐·秦韜玉《貴公子行》

★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漢《刺巴郡守詩》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歸。——唐·錢起《送元評事歸山居》

★ 荒徑已風急,獨行唯犬隨。——北宋·梅堯臣

★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詠雪》

★ 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唐·劉禹錫《插田歌》

★ 雞鳴將狗盜,論德不論勛。——唐·宋之問《過函谷關》

★ 雞犬暮聲合,城池秋霽空。——唐·儲光羲《新豐作貽殷四校書》

★ 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唐·杜甫《草堂》

★ 可嗟獵犬壯復壯,不堪兔絕良弓喪。——北宋·蘇拯《獵犬行》

★ 可憐白犬子,閑吠遠行人。——唐·姚合《哭硯山孫道士》

★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唐·李賀《贈陳商》

★ 獵犬今盈群,狐兔依舊多。——宋·蘇拯《獵犬行》

★ 獵犬未成行,狐兔無奈何。——宋·蘇拯《獵犬行》

4.關於狗的詩句有哪些

1、莫學捕鳩鴿,莫學打雞狗。——唐·盧仝《寄男抱孫》

2、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唐·於鵠《尋李逸人舊居》

3、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4、犬喜人歸迎野路,鵲營巢穩占低枝。——宋·陸遊

5、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杜甫《新婚別》

6、雖沾巾覆形,不及貴門犬。——唐·於濆《山村叟》

7、隨人黃犬攙前去,走到溪橋忽自歸。——南宋範成大

8、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唐·杜甫《可嘆》

9、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郁達夫《過嶽墳有感時事》

10、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11、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唐·貫休《琴曲歌辭》之《白雪歌》

12、唯有中林犬,猶應望我還。——唐·費冠卿《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

13、武陵川徑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14、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李白《行路難》

15、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李賀《開愁歌》

16、鳶飽淩風飛,犬暖向日眠。——唐·白居易《犬鳶》

17、自此長江內,無因夜犬驚。——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長沙》

18、白雲將犬去,芳草任人歸。——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之《洞山陽》

19、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20、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1、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唐·賈島《送道者》

5.關於狗的詩句有哪些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漢 《刺巴郡守詩》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 郁達夫《過嶽墳有感時事》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 李賀《開愁歌》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 杜甫《新婚別》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 李白《行路難》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唐 李賀《贈陳商》

6.與狗有關的詩詞

楊布打狗

先秦:列禦寇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十五從軍征

兩漢:佚名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 壹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壹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歸園田居·其壹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誤落 壹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尋陸鴻漸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7.關於狗的詩句古詩

☆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漢 《刺巴郡守詩》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 郁達夫《過嶽墳有感時事》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 李賀《開愁歌》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 杜甫《新婚別》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 李白《行路難》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唐 李賀《贈陳商》。